【导语】本文根据实用程度整理了15篇优质的影响税务知识相关知识范本,便于您一一对比,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范本。以下是影响税收收入预测准确率的因素范本,希望您能喜欢。
【第1篇】影响税收收入预测准确率的因素
又到了每个月的申报期啦~
需要在网上填报税收预测的纳税人们,
你的税收收入预测完成了吗?
现在,
电子税务局“税收预测填报模块”
更新后更加便捷啦~
税收预测表更新后有哪些变化呢?
→时间提前,每月25日后即可填写下月预测数据
→数据同步,去年同期数据自动取数,方便比对
→自动计算税收预测准确率,掌握预测精确情况
下面就让小编来教大家更新后的系统怎么填报吧~
办理流程
1、登陆厦门税务官方网站,点击左上角的“电子税务局”模块。
2、点击右上角“登陆”,输入企业用户名及密码。
3、选择左边“套餐”中的“更多选项”,点击“财务报表报送”。
4、在左侧菜单栏选择《税收收入预测表》。逾期表格将自动关闭,大家记得根据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及时填报噢!
要点1
在《税收收入预测表》中,既可以通过手动输入数据进行填报,也可以通过上方导入功能在本地填写完成后上传。
同时提醒大家,同比增减量和增减幅较大的,必须填写说明才能上报。
预测系统会根据大家填报的预测数据跟实际入库数据进行比对,预测准确率过低的税务局将会进行预测培训辅导。
要点2
填报完成后请点击“保存上报”,若需要暂时退出可点击“暂存”。
上报后若数据有变化,需联系税管员进行解锁后进行修改、重新上报。
要点3
可点击左侧《税收收入预测表查询》查询之前已填报的收入预测表。
聪明的你学会了吗~更多问题,可联系主管税务机关咨询噢~
【第2篇】税收优惠政策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一、研究结论
根据模型的回归结果,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一)根据税收反应函数的回归结果,认为我国地方政府间存在税收竞争行为,且地区间存在相互模仿的税收竞争,但总体来说,地区间税收竞争的程度不大,未出现“逐底竞争”的情况。
(二)从全国范围来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会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作用,这与我国的客观实际也是相符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实现了率先发展,东部地区利用自身的成功经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
(三)在全国层面,税收竞争、资本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间通过开展税收竞争吸引资本流入,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会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全国范围的税收竞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资本流动,提高资本利用效率,资本产生聚集效应后,也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辐射带动作用。
(四)分地区来看,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受到税收竞争、资本流动的正向影响,而西部地区的税收竞争、资本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负面影响。这表明在地区间的税收竞争中,东部地区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条件占据了较大优势,能够吸引资本的流入。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而中部地区由于邻近东部地区,受到东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上中部崛起战略的支持,其税收竞争也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由于区位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充足的财政收入支持地方政府开展税收竞争,即使开展税收竞争,其吸引力也不如东、中部地区,还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对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的研究结论,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分税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
完善分税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税收竞争等方式来争夺资源,从而满足支出需求。因此,为了避免地方政府在支出缺口的压力下开展过度的税收竞争,有必要对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进行合理划分,给予地方政府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权。
具体来说,要培育地方的主体税种,使地方财政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适当放宽地方政府税收裁量权,允许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税收征税管理办法,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税收监管;中央政府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经济欠发达地区供给不足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需要由中央政府来提供。
(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公平合理配置财政资源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不同和政策的差异,使得资本不断向东部地区聚集,而在资本聚集过程中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资本是逐利的,仅靠市场调节难以改变资本的流向,需要通过转移支付制度来引导资本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涉及基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科技、公共文化等领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方案,使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的划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在出台的改革方案中,一项重大变化是中央对各地区的划分不再简单地以东中西为划分标准,而是将各地区根据财力状况划分为五个档次,分别确定支出责任分担比例,这一变化打破了固化的利益分配格局,有利于更加公平地配置财政资源,也与各地区的发展实际相符合。
同时,在改革方案中还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下设立了共同财政事权分类分档转移支付,在预算安排中优先保障,提高了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针对性,体现了中央的支出责任。在完成主要领域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后,未来还需要梳理改革方案中需要上升为法律的内容,通过法律形式保障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合理划分。
(三)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责任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往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gdp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已无法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情况。这种绩效考核机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在这种考核机制下,官员出于仕途晋升的考虑,只关注gdp指标的高低,忽略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还出现了一些无序竞争、过度开发的现象,比如不顾地区实际情况盲目招商引资,追求短期经济绩效等行为,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现阶段,我国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需要改革绩效考核机制以适应经济发展情况。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就编制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国国土空间统一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也明确了各主体功能区的开发方向,并非所有地区都要以经济增长最大化为目标。
在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承载能力较差的地区要限制开发甚至闲置开发,政绩考核模式也将以功能区为单位进行调整。对于优化开发区要着重评价经济结构、资源消耗和自主创新等方面;重点开发区要重点关注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方面;限制开发区要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禁止开发区主要评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中部地区在资本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必须要改善现有的资本市场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才能吸引资本流入。首先,要建立区域性金融机构,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大多规模较小,融资能力较弱,难以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可以考虑在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城市培育区域性金融中心,增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资金筹集能力和辐射能力。
其次,可以考虑设立中西部产业投资基金,吸引东部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支持中西部地区重点产业的发展。此外,还要积极鼓励中西部地区企业上市,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壮大中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当前,世界形势严峻复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必然要求。
而地区间竞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在地区间的竞争中,各地政府倾向于保护本地企业,甚至保护一些落后产能,同时出台一些歧视外地企业的优惠政策,阻碍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为了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必要系统矫正区域竞争产生的负面效应。
引导区域间的竞争从过去围绕低端产能的同质化竞争向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优质产能的差异化竞争转变,同时,还要加强地区间产业转移项目的协调合作,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实现要素和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充分流动,提高新发展格局下的要素配置效率。
【第3篇】绿色税收对企业的影响
文 / 本刊记者 陈园
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税收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自2023年双碳目标提出后,国内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今年5月底印发的《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相关财政政策措施和保障措施,以重点支持构建低碳能源体系、重点行业领域低碳转型、低碳科技创新和基础能力建设等六大重点方向和领域。
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税收政策?对此,毕马威税务领域相关负责人近日称,目前,国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以及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有所加大,覆盖行业、项目或产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西部大开发及前海等特殊区域优惠政策延续。长期来看,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适用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门槛有望降低。
绿色税收助力企业降低转型成本
据了解,从国外税收政策看,碳定价工具是助力实现“双碳”的政策工具,在国际上的运用主要包括开征碳税以及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等。根据世界银行报告和经合组织报告,截至2023年5月,全球共有68个碳定价工具投入运行,覆盖领域包括公路运输、电力和工业等领域。未来,碳定价工具将进一步发展和实施,可能出现新的国际制度与区域性方案。
此外,欧盟出台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提案,对来自非欧盟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商品征收“碳边境税”,初期可能涉及包括钢铁、水泥、化肥、铝、电力、有机化学品、塑料、氢和氨产品等行业,2023年起相关企业需报告产品的碳排放量,2026年或2027年起开始购买cbam配额(即缴纳“碳边境税”);若未按期购买并清缴足额的cbam配额,企业需补足未清缴的cbam配额,并缴纳罚金,罚金金额为上一年度cbam配额平均价格的三倍。
谈到国内情况,毕马威税务领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国内现有主要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资源税及环境保护税、进出口税收等。其中,企业所得税主要通过研发支出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及一次性税前扣除、资源综合利用减计收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及购进设备器具税前扣除、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高新技术企业亏损弥补年限延长、技术入股递延纳税等方式减少税基;通过西部地区等特殊区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污染防治企业享受15%优惠税率等方式以降低税率;通过环保、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抵税、环保节能节水项目、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及公共基础设施“三免三减半”、技术转让所得免税及减半征收等方式以直接减少应纳税额。
增值税主要通过再生资源回收简易计税、技术转让免税、合同能源管理服务项目免税、资源综合利用、风力发电及新型墙体材料项目即征即退、核电项目先征后退等方式以降低税负;通过期末留抵退税等方式以减少企业短期资金压力;通过企业重组增值税不征税处理以推动企业重组、优化产业布局。
资源税的从价计征改革建立了资源开采环节的税收自动调节机制,征收对象包括能源矿产、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和盐等。
环境保护税则替代了原有的排污费,征收对象包括大气污染物、固定废物等污染物,确立了正向减排激励机制,排放污染物浓度值低于污染物排放标准一定比例的可减征环境保护税,推动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改造。
另外,对大型水力发电机组、核电机组等目录内的清洁能源设备和零件免征关税和进口增值税,以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对部分铁矿产品采取提高出口关税、取消出口退税等措施以间接降低钢铁行业碳排放。
此外,在消费税方面,明确电动汽车不属于消费税征收范围,对锂电池、燃料电池等免征消费税,对利用废矿物油生产的汽油、柴油等工业油料免征消费税;车辆购置税方面,对部分公共汽电车辆和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车船税方面,对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对节能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
谈到碳排放权交易的税务处理,毕马威税务领域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范围逐步从发电扩大到建材、有色、钢铁、石化等行业,更多企业需要关注碳排放权交易的税务处理。目前相关法规主要明确了碳权交易的会计处理,但税务处理上仍有部分问题尚待明确。如转让碳排放权是否应缴纳增值税以及按何种项目缴纳增值税;在通过交易中心外购碳排放权无法取得合规增值税发票的情况下,应以何种凭证作为外购碳排放权的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凭证;此外,注销碳排放权配额时会计上确认的营业外支出能否作为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明确。
企业期待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出台
根据中国碳核算数据库,我国碳排放主要集中于电力和热力行业、钢铁冶炼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泥、玻璃等)、交通运输业等。目前国家规划对相关行业均针对性地提出了转型要求。
从毕马威税务团队针对企业的调研结果看,企业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税收优惠,比如在企业所得税方面,针对绿色低碳领域的研发支出,可考虑适当加大加计扣除比例;针对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以及专用设备优惠目录、资源综合利用优惠目录,可考虑适当提高更新频率,适时将更多的绿色低碳内容纳入优惠范围,合理降低适用门槛并增加优惠力度;考虑出台西部大开发鼓励类产业目录的执行口径,提高绿色低碳产业项目适用优惠税率的便利性;明确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税务处理,如允许使用或注销外购的碳排放权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针对企业出售结余的碳排放权取得的所得考虑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等。
在增值税方面,风力发电领域现行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可考虑推广至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领域;可适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即征即退优惠目录的更新频率,合理降低对利用资源适用税收优惠的要求等,以进一步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针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可考虑降低优惠门槛,并考虑以即征即退政策代替目前的免税政策,从而允许用能单位计算抵扣部分进项税额,提高其参与合同能源管理的积极性;针对受让绿色低碳相关技术的企业,可考虑允许加速摊销或一次性摊销等;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可考虑进一步明确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下的增值税处理;明确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税务处理,如出售碳排放权考虑参照销售金融商品差额纳税等。
其他税种方面,受调研的企业也期待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的政策在未来结合能源结构调整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适时优化,针对进口减少碳排放的先进设备考虑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谈到现有政策背景下企业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毕马威税务领域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全球碳定价工具进一步发展,开征碳税或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的国家/地区日益增多,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应充分了解当地施行的碳定价工具、碳价/碳税水平及未来规划。对于从事高排放产品生产和贸易的企业而言,碳定价工具的施行对其成本的影响尤为显著,尤其需要关注欧盟等国家地区潜在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对跨境贸易的影响。同时建议企业持续关注国家和所在地区对所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或转型相关的财政扶持政策,以及碳权交易税务处理的法规动向,梳理日常运营、企业重组、投资并购等业务中可能适用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相关税收处理和优惠政策,针对行业共性的涉税痛点事项则可考虑联合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提高税务合规性,充分享受税收优惠。
此外,该负责人建议企业关注供应链上下游以及并购交易中的碳排放事宜。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可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发展战略,提前布局和灵活配置低碳技术或进行低碳技术研发,也可通过直接投资、并购、风险投资等方式,加大低碳投资,抓住产业链与价值链的转型机遇。
【第4篇】生活中的税收影响
大萧条是指1929年到1933年之间全球经济大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大萧条是二十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
大萧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人均收入、税收、盈利、价格全面下挫,国际贸易锐减50%,美国失业率飙升到25%,有些国家甚至达到33%。全球各大主要城市都遭到重创,特别是依赖重工业的地区,许多国家无法进行建筑工程,农产品价格亦急跌约60%。由于没有可替代的工种,第一产业中的经济作物、采矿、伐木等部门受到最为沉重的打击。
那么,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时期,普通人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
1.普通人不得不面对失业和贫困的现实。据1932年9月的《财富》杂志统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这个数字超过美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此外,还有1100万农民在萧条的美国农村苦苦挣扎。 失业者们只能靠救济或亲友来维持生计,在公共场所排队领取食物或住在简陋的帐篷里。有些失业者则四处流浪寻找工作或乞讨。
2. 普通人不得不节省开支和改变消费习惯。由于货币紧缩和物价下跌导致购买力下降,在没有信用卡和分期付款等金融工具支持下,只能减少非必需品、奢侈品的购买,并尽量利用旧物或自制物品来满足日常需求。例如,在服装方面,选择耐穿耐洗且价格低廉的棉布制品,延长使用寿命;在饮食方面,选择便宜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土豆、豆类等,并通过自己种菜或养鸡来节省开支;在娱乐方面,普通人会选择免费或低成本的活动如听广播、看电影(当时电影票价很便宜)等,并通过参与社区组织或教堂活动来增加社交。
3. 普通人也不得不承受心理和身体上的压力和困扰。大萧条给普通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和社会动荡。许多人因为失去工作、收入和尊严,导致沮丧、绝望和自卑,甚至出现自杀或犯罪的情况。同时,大萧条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运动和抗议活动,如工人罢工、农民暴动、游行示威等,要求政府和资本家改善普通人的生活条件和权利。在这样一个充满不安和动荡的时代,普通人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适应能力来面对各种挑战。
总之,大萧条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它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消费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关系。从那次大萧条中,我们普通人可以汲取一些宝贵的经验,如节俭、自立、团结等,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危机中保持冷静和坚强。
【第5篇】大数据对税收的影响
一、研究结论
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政府治理水平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从政府治理的四个维度进行检验,发现政府治理可以通过提高政府效率、公平公正程度、市场化水平和清廉程度来实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行业性质和企业性质来看,在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政府治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在东部地区,政府治理水平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第二,大数据税收征管削弱了政府治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行业性质和企业性质来看,在非国有企业和非垄断行业,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两者关系的削弱作用也更为明显;在东部地区,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两者关系的削弱作用也更为明显。
二、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从外部经营环境来看,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可以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特别是提高政府效率、公平公正程度、市场化程度和清廉程度,可以提高企业经营过程中各项要素投入的效率。因此,企业在解决“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这一问题时,需借助政府治理这一主要抓手,充分实施其外部治理的功能,发挥政府作用,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必需的制度支持。
第二,以提升全要素生产力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协调好政府部门与市场关系,健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机制与优惠政策举措。在企业乃至整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从不同方面不断提高政府治理水平,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市场化竞争机制。特别要注意提升政府效率的实施方式,是否切合市场的需要以及市场本身的发展规律。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
第三,鉴于大数据税收征管的应用会影响政府治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应当健全新兴技术的应用规范,进一步优化税收征管方式和水平,更加完善税收实施过程中的合法合规性,激励企业自觉重视纳税义务,实现企业经营的健康发展。
平衡大数据税收征管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平衡大数据税收征管技术和相应制度之间的匹配发展,使大数据税收征管应用在政府治理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而实现政府治理和新兴信息科技应用的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企业向更好的方向迈进,从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论文进一步拓展了有关政府治理经济后果的相关理论研究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范畴,但仍存在着一定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部分数据的精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采用樊纲等人测算的市场化指数来衡量市场化水平。官方数据只给到二〇一六年,二〇一六年-二〇二〇年的市场化指数根据官方市场化指数增长幅度预测得出,可能与实际存在有一定的误差。
在政府清廉程度指标的计算中,少部分年度工作报告中统计公职人员职务犯罪人数的数据不精确,各个省份的统计口径也可能存在不一致,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后续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数据的精确性,得到更加稳健更加可靠的结论。
第二,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有待优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较为丰富,是一个复杂且综合的概念。本文的评价方式借鉴以效率提升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核心的思路。事实上企业高质量发展除了提升效率以外,还涉及绿色、创新、可持续等许多方面。未来在科研中可在多种视角、多个层面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深入研究,得到更加全面综合的衡量指标,进而在后续研究中得到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实践性的成果。
第三,对于大数据税收征管调节作用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本文大数据税收征管指标以地区金税三期工程上一年上线与否为基础,但在金税三期改革的同时,国家税收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二〇一三年实施“营改增”全国范围内的试点。税收政策的变化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报表情况造成影响,从而对本文的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在本文的研究中,没有排除税收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结果偏差。
未来在研究中可对营改增、金税三期工程改革等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得到更加稳健更加可靠的结论。政府补贴会对一个企业发展的速度提高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但同时由于政府补贴也会直接产生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等活动的积极效果从而会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和质量提升形成一些正面影响。从市场环境角度出发,通过改善对外经济关系,优化企业营商环境能够增强企业信心,促进企业高质量持续发展。
在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后发现,环境的规制可以通过促使工业企业积极开展各种创新型科技活动从而有效改善工业企业的内部环境,并且减少各个企业之间存在的对资源利用的不公平竞争甚至资源错误的分配行为,最终对公司高质量的发展目标产生影响。
市场的分割情况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对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研发投入水平形成重大影响,市场的扭曲将显著对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创新水平产生负面影响。除此之外,赵宸宇等指出,提高现代企业的数字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将会直接带动企业全要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不难发现,政府治理的经济后果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被学者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较高的政府治理水平带来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微观特征都会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理解政府治理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洞见。然而,已有文献仍存在如下缺憾:
第一,有关政府治理经济后果的文献主要聚焦于企业的某一经济活动或财务行为,尚未有文献从企业整体发展质量视角进行研究;
第二,有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内涵以及评价方式研究,对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微观特征中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研究不足。实际上,由于政府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制度环境,企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政府治理水平密不可分。
同时,在当前倡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深入研究政府治理对企业整体发展质量的影响,不仅是为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更是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乃至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因此,厘清政府治理与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两者间的相关关系,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第6篇】简并税率对税收的影响
简并增值税税率的变化是非常大的,从税率本身、所涉及的行业都有了变动,这些变动是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市场状况而出现的,它有着许多积极影响。
简并增值税税率的变化是非常大的,从税率本身、所涉及的行业都有了变动,这些变动是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市场状况而出现的,它有着许多积极影响。
【简并增值税税率的变化有哪些】
自2023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
一、涉及的货物范围有哪些?
答: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1%:
农产品(含粮食)、自来水、暖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食用植物油、冷气、热水、煤气、居民用煤炭制品、食用盐、农机、饲料、农药、农膜、化肥、沼气、二甲醚、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二、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是如何规定的?
答: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期间,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的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
三、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的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如何进行操作?
答:1.购买农产品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时按照票面税额或计算税额,先抵扣11%(购进扣税);
2.购买的农产品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于生产领用当期按简并税率前的扣除率与11%之间的差额计算当期可加计扣除的农产品进项税额(实耗扣税);
3.加计扣除农产品进项税额=当期生产领用农产品已按11%税率(扣除率)抵扣税额÷11%×(简并税率前的扣除率-11%)。
四、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政策的变化有哪些?
答:纳税人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已实行核定扣除的:
1. 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用于生产的,其扣除率为销售货物的适用税率,本次规定未做政策调整;
2.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直接销售的,扣除率调整为11%;
3. 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用于生产经营且不构成货物实体的(包括包装物、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分为两种情形,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扣除率维持13%不变,用于其余产品的扣除率调整为11%.
五、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分别核算是如何规定的?
答: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既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又用于生产销售其他货物服务的,应当分别核算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和其他货物服务的农产品进项税额。未分别核算的,统一以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或以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六、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自哪天开始执行?
答:《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37号)自2023年7月1日起执行。
七、财税37号文附件2所列货物的出口退税政策有何变化?
答:财税37号文附件2所列货物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1%.出口货物适用的出口退税率,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界定。
外贸企业2023年8月31日前出口本通知附件2所列货物,购进时已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13%出口退税率;购进时已按11%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11%出口退税率。生产企业2023年8月31日前出口本通知附件2所列货物,执行13%出口退税率。出口货物的时间,按照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执行。
八、简并增值税税率申报表主要有哪些变化?
答:为配合增值税税率的简并,国家税务总局对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进行了调整,主要调整内容为:
1.将一般纳税人申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中的“11%税率”栏次调整为两栏,分别为“11%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11%税率的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 .
2.将一般纳税人申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中的第8栏“其他”栏次调整为两栏,分别为“加计扣除农产品进项税额”和“其他” 。
九、一般纳税人申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变化部分如何填写?
答:1.第6栏“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反映纳税人本期购进农业生产者自产农产品取得(开具)的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及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况。
“税额”栏=农产品销售发票或者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11%+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11%
2.第8a栏“加计扣除农产品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将购进的农产品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时,为维持原农产品扣除力度不变加计扣除的农产品进项税额。该栏不填写“份数”“金额”。
【简并增值税税率的变化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一是经营下列货物企业税率下调两个百分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37号)第一款规定,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使用11%税率:农产品(含粮食)、自来水、暖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食用植物油、冷气、热水、煤气、居民用煤炭制品、食用盐、农机、饲料、农药、农膜、化肥、沼气、二甲醚、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调查显示,目前滨州市符合这项政策规定的企业共计4094户,占纳税总户数的23%。
二是税率简并给振兴农业带来新的契机。这次税率从13%降至11%的货物主要集中在初级农产品和生活必需品。比如,农产品(含粮食)、农机、饲料、农药、农膜、化肥等。另外,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购入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避免了因进项抵扣减少而增加税负,企业税负下降了,农业生产者的负担也会随之降低。化肥行业自2023年恢复征收增值税以来价格一直上涨,农业生产者的成本随之增加,今年7月1日后化肥税率降低了,农业生产者的成本也会随之降低。滨州一位农民算了一笔账,买一吨尿素1480元,税率从13%降到11%后,少负担税款23.6元。
三是税率简并红利将更多落在普通消费者身上。增值税具有一定的累退性,如果税率过高会加重低收入群体的负担。这次简并税率在有效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同时,通过税负转嫁和传导机制,对处于终端的消费者具有较强减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普通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四是税率减档有利于降低涉税风险。简并税率有效减少了企业和税务机关在税率判定等方面的工作量。当前,有的企业不仅涉及13%的税率,还涉及17%的高税率,7月1日后会适用11%的税率。滨州亚光公司财务负责人反映,以往财务人员每月开错一两张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常有的事,现在少了一个税率,财务人员只要记住除了出售材料外,其他的都按照11%税率开就简单多了,自然降低了出错几率,涉税低风险使企业有种实实在在的轻松感。
【简并增值税税率的变化面临两个问题】
一是税率差拉大易加剧进销倒挂。取消13%税率后,增值税税率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有可能导致部分在销售环节适用11%低税率、而采购环节多为17%高税率的行业出现长期增值税进项税额留抵现象,部分行业的进销倒挂现象可能进一步加剧,对这些行业来说简并税率可能并未达到减税预期,其进项税额可能无法通过正常方式流转到下一环节,而是沉淀于该行业之中,将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二是分别核算17%税率货物和其他货物服务的农产品进项税额情况复杂,企业会计很难操作。以滨州市隆达竹园食品有限公司综合性肉类加工企业为例,这个企业原料主要是生猪,产品主要有生鲜猪肉、猪内脏、猪毛、火腿肠、香肠、腊肉等,该企业购进的生猪属于农产品,产品有初加工产品税率11%和深加工产品税率17%。在市场经济下,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并销售什么,至于以后是生产17%的还是11%的产品,只有看市场需要,变化没有规律,要求在购进时区分是用在生产17%的还是11%的产品难度很大。
从具体举措,到简并增值税变化带来的有利影响以及将可能面对的问题,本文都做了详细的解释,或许有所纰漏或是错误,大家可以在线咨询会计学堂专业老师。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助益。
【第7篇】税收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文| 史谈a
编辑| 史谈a
前言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和军事家。
在汉武帝统治期间,他大力发展了经济,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他用自己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发动了一系列成功的改革,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武帝统治期间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推恩令”的实施使诸侯王势力得到削弱,西汉王朝得以继续稳定发展,“盐铁官营”政策使国家对经济活动拥有绝对控制权;“盐铁专卖”政策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均输法”提高了国家对物资分配的控制;“平准之法”完善了国家对商品价格的调控。
这些改革为汉武帝经济上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他以后进一步改革发展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恩令”的实施使诸侯王势力得到削弱,西汉王朝得以继续稳定发展
西汉初年,诸侯王掌握了大部分的土地、人口和财富,这严重地影响了西汉王朝的稳定,为了削弱诸侯王势力,使西汉王朝得以继续稳定发展,汉武帝实行了“推恩令”政策。
他规定:诸侯王的嫡长子可以继承王位,其他儿子都可以分得一定数量的封地。
但是继承王位和分封土地要遵守一个条件,那就是所有兄弟都要与嫡长子一样,同时由嫡长子来继承王位。这个政策有效地削弱了诸侯王势力,为西汉王朝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推恩令”的实施还使得西汉王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
虽然它仍是一种中央政策而非法律制度,但它已成为中央政策的组成部分,从而为后来汉武帝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政策后,诸侯王的势力削弱了,他们的土地被分割成许多小块,有的被封给了自己的后代,有的被封给了诸侯王的亲戚,这些都有利于削弱诸侯王势力。
而且,西汉王朝也利用“推恩令”的实施,削弱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大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而且“推恩令”还规定:宗室子孙可以继承王位封地,这也为宗室子弟争取到了更多的利益。同时“推恩令”的实施还消除了诸侯国对中央权力的威胁,让西汉王朝在汉武帝统治期间得以继续稳定发展。
由此可见,“推恩令”政策有效地削弱了诸侯王势力,从而为汉武帝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盐铁官营”政策使国家对经济活动拥有绝对控制权
武帝时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统治阶级内部也很不团结。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武帝在公元前109年下令设置盐铁官,让私人经营盐铁,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盐、铁的管理,同时采取措施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国家完全垄断了对盐、铁的经营权,使国家控制了全国的盐、铁生产,政府还从富商那里收取很高的盐税、铁税。
这一措施使得汉武帝时期对国家经济活动拥有了绝对控制权,可以有效地增加国库收入。
汉武帝时期,汉朝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海内小康”的局面,这一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使政府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其他方面的建设。
在这一政策下,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和政治,使整个国家朝着高度统一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进步的。
同时,武帝还进行了许多其他方面的建设,例如将行政划分为十三个部郡,实行“郡国并行制”等,这一政策都极大地推动了汉朝经济的发展。
在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前,汉朝有许多法律制度是不健全的,例如:第一、盐铁官营使国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军事建设和其他方面的建设;第二国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农业生产;第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社会管理。
这三点都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而实行“盐铁专卖”政策后就大大不同。
“盐铁专卖”政策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为了加强对盐铁生产、交易和运输等领域的垄断,汉武帝实行了“盐铁专卖”政策。此项政策既能加强对盐铁生产的垄断,也能为国家增加税收,是一举两得的措施。
“盐铁专卖”政策规定所有商人不得私卖食盐和铁器,同时将盐、铁的生产、销售和运输收归中央。所有商品均由政府统一生产、销售,同时国家又规定了商人不得私自买卖食盐和铁器,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人的自由活动空间,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因此“盐铁专卖”政策不但为西汉王朝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还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换,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确保了社会秩序稳定。
同时“盐铁专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业发展,稳定了国家财政收入。
由于“盐铁专卖”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人的活动空间,这样就直接造成了商品交换和流通的减少,对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
但是“盐铁专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为通过对盐铁资源的垄断,盐铁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
这样就使得许多农民直接从事于食盐、铁器的生产和销售,这样就避免了农民从事其他行业所造成的损失。
此外由于大量商品集中于政府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一些农民则通过贩卖盐和铁器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另外由于盐铁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所以一些商人就会不愿意与政府合作,从而避免了和政府发生争执,大大减少了成本。
“均输法”提高了国家对物资分配的控制
“均输法”的实行使西汉政府获得了稳定的物资来源,稳定了社会秩序。
汉武帝为了弥补财政支出的不足,先后推行过多种不同的财政政策,如: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粟定率、算缗等,这些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汉武帝曾经颁布过一系列法令,例如:算缗政策,要求民间百姓将所有的钱财登记造册,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将财富上缴国家,如果是合法财产全部归国家所有。
算缗之法实施以后,使西汉的财政收入由少到多,同时还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
盐铁官营也是一项重要政策,这项政策推行以后,不仅使国家能够稳定获得物资,还增加了国库收入,算粟定率是指在每年秋收季节将粮食统一分配给农民。
这项政策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因为实施期间出现了一些问题:算缗政策与算粟定率的实施都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算粟定率只对粮食征收一定的税收,但是并不是对所有物资进行征税。
“平准之法”完善了国家对商品价格的调控。
汉朝的政府是一个由各种行业组织所组成的机构,他们负责对商品价格进行宏观调控,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致使价格出现不合理波动。
汉武帝即位后,便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改革,汉武帝采用了“平准法”来平衡商品价格。
这个方法就是由官方出钱,购买民间的商品,然后再把这些商品运往指定的地点,由指定的地方负责出售,从而降低商品价格。
“平准法”的实行使市场上的物资供给趋于稳定和均衡,商品价格也得到了相应的降低。
“黄老之术”是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改革措施,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黄老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逸恶劳,所以不应该干扰人民的自由,应该顺应人民的生活,这就有利于人民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汉武帝时期,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这些改革政策在当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影响。
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改革措施使汉朝的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为汉朝以后进一步改革发展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武帝统治期间大力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武帝时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民族间的融合,推动了中央集权统治体系的建立。
(1)政治上,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治。
(2)经济上,汉武帝通过“盐铁专卖”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同时,还颁布“平准政策”,稳定市场物价。
(3)文化上,汉武帝颁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诏令,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4)民族关系上,汉武帝大力推行“与夷夏等处”的政策,使各族人民交流融合,为日后形成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5)思想文化上,汉武帝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提倡儒学教育和儒学宣传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
总结
汉武帝在位期间,大力推行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些政策包括:“推恩令”、“盐铁官营”、“均输法”、“平准之法”、“盐铁专卖”和“均输法”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大大增强了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使汉朝在汉武帝时期的经济达到了顶峰,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一个帝国。
同时这些改革也促进了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使汉朝成为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而汉武帝这些政策产生的巨大影响也为后世各代王朝提供了很多经验教训,这些都为之后各个朝代改革发展经济提供了宝贵经验。
虽然汉武帝对后世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也造成了很多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史记·平准书》:“武帝时,而桑弘羊等皆治天下,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百姓富,财用饶。于是平准书、均输之法行于天下。上所用桑弘羊等为少府,治算缗、告缗,以助王位世守。于是富者有其田,贫者无所积。”
(2)《汉书·张敞传》:“夫平准书、均输法、算缗、告缗之法,皆先王所定以待时变,以惠百姓。今海内赖其利而安、天人共定其罚。”
(3)《史记·平准书》:“及世祖即位,皆为博士。以太尉赵充国为大司空,平通典、法、术、衡,以称当世之盛;元帝时,丞相王嘉为御史大夫。皆明经学,通律历,与今法度同功焉。”
【第8篇】影响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的问题
更多更详细的税收优惠政策,可移步公众号《税虾虾》
对于企业而言,除了本身的业务之外,纳税对于企业来说也是相当头疼的事。一般纳税企业需要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附加税,个人生产经营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除了高新企业,以及年销售额不超过500万的企业在今年能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之外,其余的都是按照25%的税率进行申报纳税;而增值税的税率则是根据行业税率的不同,税率有所变化,税率为6%—13%。
企业在缴纳完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之后,还需要缴纳一些小的税种以及个人所得税,也就是分红税,分红税的税率为20%。企业主要的税负压力主要来自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分红税。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可以通过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来减轻自身的税负问题。
企业增值税的税负问题,可以通过在园区成立一家有限公司,享受园区的税收返还政策。企业以业务分包的形式在园区正常经营,缴纳相应的税费。在缴纳完税费之后,地方政府根据企业实际缴纳税费的情况,按照30%—80%的比例返还企业缴纳的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企业缴纳得越多,返还比例就越高。在园区注册,不需要法人到场,只需要提供相应的基本信息即可。近年底,大多企业都在进入最后的核算阶段,享受地方园区的税收返还政策,可长期有效解决企业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的税负问题。
【第9篇】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
因受疫情影响,企业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国家颁布了许多对企业利好政策。其中小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按时纳税的话,会有很大的经济负担,会减少他们的经济收益,为此很多小微企业都会积极关注税收政策,希望可以享受优惠政策。
一、什么是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包含两层意思: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而“小型微利企业”的出处是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指的是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特定企业,其特点不只体现在“小型”上,还要求“微利”,主要用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方面。
小微企业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每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得超过300万;
2.企业从业人员人数不超过300人;
3.企业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这些条件缺一不可,总的来说,小微企业需要满足纳税额加从业人员加资产总额三个指标。
二、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企业影响在哪里?
1.降低成本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出台对于企业成本的控制有一定的影响。企业发展有人力成本,有资金成本,有设备成本的,而税收则会影响到这一些资金的 支出,如果税收过高的话,对企业的发展影响相当大,但有了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就不一样了,至少这一部分优惠可以满足企业继续发展的可能,让他们可以自由发挥现有的专项资金,是一种支持鼓励政策。
2.提高收益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能够让企业更注重创新,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很多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面临的市场不定性因素较多,这会限制企业在战略部署方面的创新,此时的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则能够减少他们的纳税比例,减少他们的创业风险,提高企业的预期收入,他们会更加积极地进行战略创新。
【第10篇】税收负担的影响因素
1.税收负担转嫁与税收负担归宿的区别是什么
税收负担转嫁是税收负担不断地运动过程,纳税人通过该运动将自己缴纳的税款转嫁给实际负税人的过程。
税收负担归宿是对纳税人和负税人而言,纳税人是法律上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人,负税人是实际承担税务的一方。由此,税务负担归宿包括:法定税收负担和经济税收负担。
2.税收转嫁是如何发生的,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政府征税会影响纳税人实际取得的收入,这时利益机制就发生作用,纳税人会想方设法地将这部分损失转移出去,因此就会产生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分离,税收在纳税人和负税人之间发生再分配,由此就发生了税收转嫁。
税收转嫁一定会发生吗?不一定。税收负担能不能转嫁以及转嫁多少最主要的是看供需弹性的影响。
3.税收负担转嫁程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主要包括:供需弹性、市场结构、税种的性质、征税范围。
税收负担转嫁程度衡量工具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供需弹性的结论是:哪条曲线越有弹性,对价格的敏感性越强,就不容易被转嫁。
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在征税一定缓冲期后重新完成税负的转嫁,转嫁不是由单个厂商的力量决定,而是由整个行业决定。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担程度依然要看弹性程度。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价格。
完全垄断市场:首先厂商有绝对的定价权,一般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来确定价格;其次政府征税使企业调整产量到新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的交点处,价格也对应增加;最后厂商和购买者分摊税收负担,分担程度仍然取决于弹性大小。
税种的性质:一般认为商品税比较容易转嫁,所得税和财产税不容易转嫁,因为商品税与经济交易直接联系,商品税有增值税、消费税、销售税、关税、周转税、劳务税。
【第11篇】退税影响当地的税收吗
小豆社保:社保缴纳业务覆盖300+城市,手机自助缴纳,智能参保系统零失误操作,办理进度实时跟踪,心里有谱更放心~
众所周知,外地人想要在北京参加车牌摇号无非两种途径,要么通过北京工作居住证,要么通过连续五年(含)以上在北京市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因为通过工作居住证获取摇号资格难度较大,所以大多数外地人都会选择通过5年连续社保和个税缴纳证明来参加摇号。
有不少朋友想问:办理了退税会不会影响摇号资格?
如果办理了退税,是非常有可能影响摇号资格的。因为据北京市交通委规定:非北京户籍人员参与购车摇号,需要连续五年(含)以上在北京市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
其中,“近五年(含)连续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指的是:申请人从申请年的上一年开始往前推算连续五年,每年在京缴纳个人所得税,且纳税额大于零,可以断月,不能断年;如有断年,补缴无效。 如不符合上述规定,则无法继续参与本市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
重点在于“纳税额大于0,可以断月,不能断年”。税前月薪超过5000元起征点的朋友,每个月工资单上多多少少都会被扣一部分税,少则几十几百,多则上千甚至更高,基本不会“断月”。如果不会“断月”,“断年”又从何而来呢?问题就出在退税上,国家税务局纳税服务平台提醒,根据摇号政策:要求纳税人当年有实际的入库金额,即年度缴税总额-年度退税额>0。
如果在达到个税起征点并且正常缴纳情况下,当年申报个税金额是大于0 的,如果当年个税申报为0或者小于0,那很有可能是因为办理了退税,而办理退税后申报金额小于0就会造成当年个税中断,导致无法参与摇号。
假设小王2023年3月做了2023年度全年的汇算清缴,减去专项附加扣除,国家给他退了1000元的税,但是,2023年1-12月小王缴纳了总共800元的税。这样一来,2023年小王的国库入库金额是800元,出库金额是1000元,实际(净)入库金额为负200元(小于0),这样就会导致无法参与摇号资格!
所以说,想参加北京车牌摇号的朋友,一定要慎重退税!虽然退税是好事,但是如果影响摇号资格就得不偿失了!
不过也有朋友想问:已经办理了退税,而且因为退税导致个税中断无法参与摇号,有什么补救的办法吗?
办法当然是有了,可以通过小豆企服办理单独个税申报,申报个税基数不限,只要手机就能操作,当月办理成功后,次月可在个人所得税app中查询纳税记录,一年申报一次,申报成功过后每年会有一次纳税记录,非常简单方便!
对于想摇号但是个税不到起征点的,以及办理过退税导致失去摇号资格的,都可以通过单独申报个税进行补救。目前北京市2023年度个税办理进度只剩10月、11月了,想要申报个税的朋友一定尽快办理!
【第12篇】税收对企业的影响
李姝 等 南开管理评论2023-02-08 11:14
作者简介
李姝,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与公司治理,资本市场与信息披露;
田马飞(通讯作者), 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与公司治理;
李丹,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与公司治理;
杜亚光,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与公司治理。
研究缘起
理论上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管理层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形下,有动机向投资者提供客户信息,且越详细越有利于降低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利于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发挥。大量研究表明,企业自愿披露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来增加股票流动性和分析师跟踪以降低融资成本,作为非财务信息披露重要组成部分的客户信息披露理应具有类似降低融资成本效应,因此企业会倾向于尽可能详细地披露客户信息。现实并非如此,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只是应规披露客户信息。本文统计的企业中,只应规披露的企业占到了总企业数的22.99%。之所以出现此类情形,是由于专有化成本的存在,企业担心客户详细信息披露后会置其于损失客户的巨大风险中,此时企业只是应规披露,并未迎合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披露前五名客户的名称或销售金额的鼓励性信息,表现为“讳莫如深”;一部分企业却会在应规披露的基础上考虑到证监会的鼓励性信息而自愿性披露每个客户销售额或客户名称,表现为“直言不讳”。那么,外部人对于这两类企业的反应如何?此种反应会如何影响企业行为?本文关注的税收规避作为企业行为中的一种,是否会因客户信息披露不同导致外部人反应不同而呈现不同结果?已有研究并未对此进行探讨,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缘起。
理论渊源
既有研究客户信息披露的文献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客户信息披露影响因素:专有化成本是众多研究信息披露文献中广泛被提及的因素,客户信息相较于其他非财务信息更具私密性,客户信息的披露受到专有化成本的影响也较显著。ellis等(2012) 研究发现当企业具有更多研发支出、更多扣除商誉后的无形资产、更多的广告支出时更倾向于隐藏客户信息,此类现象在竞争程度较低或具有高超额回报持续性的行业中同样存在。li 等以美国“不可避免披露原则”(inevitable disclosure doctrine,idd)的交错采用为契机,发现处于采用idd州的企业会减少客户信息披露,是因为idd阻止了离职员工向其竞争对手提供企业商业机密(如客户信息等),此时竞争对手会转而依赖从企业公开披露中获取专有信息。企业之所以不愿披露客户详细信息是由于竞争对手会通过纵向合并、价格谈判等方式抢夺客户,利用客户信息评估企业产能和生产成本等,并针对性采取反制措施,置企业于竞争劣势地位。以上因素都在增加企业隐藏客户信息的动机。企业规模和审计师质量能够提升企业应规客户信息的披露意愿,但是对于自愿性披露未起到促进作用。现实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部分企业在应规披露基础上会额外自愿披露客户信息(包括每个客户销售额或客户名称),披露目的可以归为既有研究的第二个方面: 客户信息披露经济后果。客户关系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并未得到体现,因此,企业有动机增加客户关系价值的自愿披露,确保投资者能够观察到企业绩效及展示这种无形资产如何为股东创造价值。认识到客户资源是企业价值创造过程的主要驱动因素,披露此类信息可能会降低投资者评估风险、增加投资者认可度、提升股票流动性。balakrishnan等,brown等研究得出股票流动性的增加既可以提升企业价值,又可以引起机构投资者和金融中介机构的兴趣,降低融资成本。jackson论述了企业会开发自身已披露大客户的声誉和品牌用来吸引新客户(孙铮认为自身不具备良好声誉的企业从其他地方借得“声誉”,可以起到与自身声誉相同的作用),既减少了销售和管理费用,又能提高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率、缩短资金周转期。valta发现当企业现金流风险较高时,债务融资成本也会提高,具有更高利润率更短资金周转期的企业能够吸收损失并防止违约,从而会得到较低的贷款利率。自愿披露的客户信息能对企业产生信号作用,客户稳定和客户质量向外传递出稳定现金流和较少关系专用性投资。这些积极的信号作用是应规披露的企业不曾享有的,导致其在资本市场上面临较高融资成本。担心客户流失与可能被竞争对手利用客户信息采取反制措施是影响客户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在客户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中,已有文献关注的是企业融资成本和销售收入及现金流等变化。无论是影响因素还是经济后果,最终都会指向企业现金流的变化,在涉及到现金流的众多企业行为中,税收规避不容忽视。
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税收规避已日益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在企业税收理论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对于税收规避的影响因素中,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因素。宏观因素如政策不确定性会加剧企业税收规避行为,金融危机、金融欠发展都存在类似效应。而市场化进程、法制水平和政府治理水平等宏观因素能够提升地区竞争力,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降低企业税收规避行为。微观因素主要表现为高管权益型薪酬比例、实际控制人海外居留权及高管政治关联等直接影响企业税收规避政策是否实施的内在因素上。亦表现在客户集中度、机构投资者及审计师等外在因素对税收规避的影响上。在内外因素兼具的信息披露与税收规避的文献中,包括财务信息披露(盈余、财务报告质量)与非财务信息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对税收规避的影响,客户信息是非财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客户信息披露及不同披露程度对税收规避会造成怎样影响不容忽视。
主要发现
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相较于应规披露,自愿性披露客户信息的企业税收规避程度更低。第二、披露了客户具体名称的企业相较于只自愿披露每名客户销售额的企业更不倾向于税收规避。第三、披露政府客户信息的企业税收规避程度最低。第四、进一步分析发现自愿性客户信息披露能够降低融资约束和增加分析师跟踪进而减少企业税收规避行为。
研究贡献
第一,将自愿性信息披露经济后果进一步拓展到客户信息层面,已有关于自愿性披露的经济后果主要集中于财务信息,近年来虽有研究涉及到非财务信息,但也主要集中于社会责任信息方面,有关客户信息的文献却较为罕见。
第二,已有关于客户与税收规避的文献关注的是客户集中度、客户同供应商关系对税收规避的影响,前提是建立在企业已自愿披露客户名称上,而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前探,关注企业是否自愿披露客户信息这一行为对税收规避的影响。
第三,证监会虽从 2009 年开始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客户具体信息,但截至目前之所 以并未进一步作出强制披露要求,可能是由于强制披露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披露成本,本文从税收规避与融资约束的视角,为自愿披露客户信息这一举措的成本收益分析提供新的证据。
实践价值
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梳理了客户信息披露的微观作用机制,为国内学术界关于税收规避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支持。总体而言,披露客户信息有助于改善公司内外部信息环境,丰富投资者信息来源渠道,为完善资本市场的作用添砖加瓦。当前我国公司普遍存在税收规避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约束。因此,为改善这一状况,一方面应保证应规披露的标准,强调对未应规披露企业的惩罚措施。另一方面我国应当引导客户信息的自愿性披露,完善客户信息自愿性披露的鼓励政策(融资、税 收等方面给予优惠)与配套设施,激发有条件公司的披露动机,使得客户信息发挥对投资者等外部人决策的辅助作用,改善上市公司税收规避情形。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应规披露的基础上,进一步自愿性披露客户信息对于税收规避的约束作用更强,这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自愿性客户信息披露对税收规避的影响,对证监会现阶段鼓励自愿性客户信息披露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根据现有相关准则规定,企业被强制披露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与占比合计数,对客户具体名称的披露以鼓励为主,可见证监会对客户具体名称等的披露要求还停留在探索性阶段。从本文研究结论来看,自愿性披露客户信息(客户具体名称等)能够强有力约束企业的税收规避。考虑到企业税收规避行为会加剧政府的财政赤字及扭曲公共资源配置,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和强制企业披露更多客户信息势在必行。
原文引用
李姝,田马飞,李丹,杜亚光. 客户信息披露会影响企业税收规避吗[j]. 南开管理评论, 2022(6).
【第13篇】税收对需求弹性的影响
definition 定义: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ped) measures the responsiveness of demand after a change in price. 需求的价格弹性(ped)衡量价格变化后需求的反应能力。
example of ped ped的例子
if price increases by 10% and demand for cds fell by 20% 如果价格上涨10%,而对cd的需求下降了20%
then ped = -20/10 = -2.0
if the price of petrol increased from 130p to 140p and demand fell from 10,000 units to 9,900 如果汽油的价格从130便士上升到140便士,而需求量从10,000件下降到9,900件
% change in q.d = (-100/10,000) *100 = – 1%
% change in price 10/130 ) * 100= 7.7%
therefore ped = – 1/7.7 = -0.13
if you need help calculating a percentage, see: how to calculate a percentage 如果你需要计算百分比的帮助,请看。如何计算百分比
if price increase from £50 to £55 and ped was 0.5 how much did quantity demanded fall? 如果价格从50英镑上升到55英镑,ped为0.5,需求量下降多少?
0.5 = % change in qd
therefore % qd = -5
price elastic demand 价格弹性需求
definition 定义: demand is price elastic if a change in price leads to a bigger % change in demand; therefore the ped will, therefore, be greater than 1. 如果价格的变化导致了需求的更大%的变化,那么需求就具有价格弹性;因此,ped将大于1。
goods which are elastic, tend to have some or all of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具有弹性的商品,往往具有以下一些或全部特征。
they are luxury goods, e.g. sports cars 它们是奢侈品,如跑车。
they are expensive and a big % of income e.g. sports cars and holidays 价格昂贵,占收入的很大比例,如跑车和假期。
goods with many substitutes and a very competitive market. e.g. if sainsbury’s put up the price of its bread there are many alternatives, so people would be price sensitive. 有许多替代品的商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例如,如果sainsbury's提高其面包的价格,有许多替代品,所以人们会对价格敏感。
bought frequently 经常购买
price inelastic demand 价格无弹性需求
these are goods where a change in price leads to a smaller % change in demand; therefore ped <1 e.g. – 0.5 这些商品的价格变化导致的需求变化较小,因此ped<1,例如:- 0.5。
inelastic demand ped <1 – perfectly inelastic ped =0 无弹性需求ped<1 - 完全无弹性ped=0
goods which are inelastic tend to have some or all of the following features 无弹性的商品往往具有以下一些或全部特征:
they have few or no close substitutes, e.g. petrol, cigarettes. 它们很少或没有接近的替代品,如汽油、香烟
they are necessities, e.g. if you have a car, you need to keep buying petrol, even if price of petrol increases 它们是必需品,例如,如果你有一辆车,你需要继续购买汽油,即使汽油的价格上涨。
they are addictive, e.g. cigarettes. 它们会让人上瘾,例如香烟。
they cost a small % of income or are bought infrequently. 它们的成本只占收入的一小部分,或者不经常购买。
in the short term, demand is usually more inelastic because it takes time to find alternatives 在短期内,需求通常更缺乏弹性,因为需要时间来寻找替代品。
if the price of chocolate increased demand would be inelastic because there are no alternatives, however, if the price of mars increased there are close substitutes in the form of other chocolate, therefore, demand will be more elastic. 如果巧克力的价格上升,需求将是无弹性的,因为没有替代品,然而,如果玛氏巧克力的价格上升,有其他巧克力的接近替代品,因此,需求将更有弹性。
using knowledge of elasticity 使用弹性的知识
1. if demand is inelastic then increasing the price can lead to an increase in revenue. this is why opec try to increase the price of oil. 如果需求没有弹性,那么提高价格就会导致收入的增加。这就是为什么opec试图提高石油价格的原因。
graph showing increase in revenue following increase in price 图表显示价格上涨后收入的增加
2. if demand is elastic, firms would be unlikely to increase revenue as this could lead to a fall in revenue. instead, they could try advertising to increase brand loyalty and make demand more inelastic 如果需求有弹性,企业就不可能增加收入,因为这可能导致收入下降。相反,他们可以尝试通过广告来提高品牌忠诚度,使需求更加缺乏弹性。
3. price discrimination. some people pay higher prices for tickets for trains because their demand is more inelastic. 价格歧视。有些人支付更高的火车票价格,因为他们的需求更没有弹性。
adults (with more inelastic demand) face higher prices. students with more elastic demand get lower price. 成年人(需求更无弹性)面临更高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大的学生得到较低的价格。
4. tax incidence. if demand is price inelastic, then a higher tax will lead to higher prices for consumers (e.g. tobacco tax). the tax incidence will mainly be borne by consumers. if demand is price elastic, firms will face a bigger burden, and consumers will have a lower tax burden. 税收发生率。如果需求没有价格弹性,那么较高的税收将导致消费者的价格上升(例如烟草税)。税收发生率将主要由消费者承担。如果需求是有价格弹性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负担,而消费者将有更低的税收负担。
【第14篇】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益税捷》专注于税务筹划,通过当地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合法合理的节约税收!
国家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进行了大力的扶持计划,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一部分问题,因为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在最初成立时,企业的发展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包括市场的竞争,企业的业务和资金都是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所以国家对这个时间段的企业是大力扶持的。
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在最近两年更是加大了扶持力度,2023年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下:
首先,对于小微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税在100万以下的,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税,所得税税率则为2.5%,年应纳税所得税在100万-300万之间的,则是按50%计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则是按照5%的税率缴纳。
其次,对于小微企业适用于3%增值税的企业,年销售额在500万以下的企业,自4月起到年底12月31日,都会对企业的增值税免征,预缴的增值税也是暂停。
最后就是对中小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企业所得税可以减按15%缴纳。
这些政策都是属于国家性的普惠政策,可以帮助企业减轻很大一部分税负压力,不过企业还可以申请享受地方性的政策,我们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当地差异,所以为了带动东西部共同发展,国家也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政策,而地方也为了促进地方的经济,出台了一些地方的政策,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帮助企业减轻税负压力。
企业目前可以申请享受的地方性政策企业可以参考以下政策:
1、有限公司税收扶持政策
对增值税:企业正常经营缴纳在当地的税收,地方根据保留的50%的税收,对企业扶持70%到90%的税收扶持。
2、个人独资企业/个体户核定政策
个人独资企业,在园区可以申请对个人经营所得税的核定,个税核定为0.6%-2%左右,企业综合缴纳1.2%-2.5%左右。
个体工商户,园区对企业的个税可以核定为0.3%-0.45%左右,综合税率在0.8%-1.5%左右。
企业在享受过国家性的普惠性政策时,也可以叠加享受地方对企业的税收扶持。
版权公告:本文转自《益税捷》公众号,更多税务筹划可以移步《益税捷》详细了解!
【第15篇】税收对经济影响因素
文|春尽安
编辑|文知远
经济的快速增长已不能满足我国各方面的需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提高生产动能。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可以满足资源合理规划,环境保护,人文方面的不断提升的需求,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普惠金融作为一种促进金融资源以及金融服务更加全面均衡分配的金融形式,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理清普惠金融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方式。
对于转变地区之间的生产方式、增加生产动能、满足人们增长的金融服务的需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了直接的促进地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等方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外,普惠金融可以通过减少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间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通过对普惠金融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出发,来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直接效应
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效应为增加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使得偏远地区和中小微企业能够获得便利的金融服务。
并且能够增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使得金融服务得以渗透进千家万户、各行各业中。
从而加速资金流转速率,直接影响到经济生产效率,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和简单化使得人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得大量资金。
加速了经济资源转化为实际生产的过程,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方面,通过提供各式各样的金融服务,增加了农村居民以及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便利性。
加速了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这样能够使得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一定程度的缩小,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主要在于消费,投资以及各类的突发事件。
而由于金融机构往往倾向于将资金汇集到发达地区以及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投资者手中。
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因其自身信用不足以及缺少融资所必要的抵押成本使得自身成为“金融弱势群体”。
普惠金融通过其证券、小额贷款、保险等方式为“金融弱势群体”提供了他们所需求的金融服务。
从而解决其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金融融资问题,提高了弱势群体摆脱贫困的能力从而得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消除“金融贫困”的同时,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提高金融服务机构的覆盖率,增加金融服务可达到的范围。
从而促进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的不断提升,完善资产资本的合理流向,对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金融机构是以“理性人”为前提来进行金融服务建设的。
金融机构和网点的选址通常是从人员流动、商业价值和居住环境的角度来考虑的,考虑到这些因素,金融机构的选址往往会考虑自身的收益情况。
这就使得金融机构和网点一般位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在选址条件难以满足的地区,金融服务网点存在大量空置区域。
因此,居民获得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较低,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较高。
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在金融服务空白区建设金融基础设施,完善金融服务网的建设,解决居民难以获得金融服务的问题。
普惠金融为当地居民提供多种金融服务,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促进资本积累,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间接效应
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一定的间接影响,间接影响主要是对金融资源流向与分配的改变来达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能够有效地减少收入差距和促进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均衡发展这两方面。
普惠金融的出现能够使得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普惠金融所构建的金融服务能够为失业者或者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
提高就业率能够充分利用社会中的人力成本,从而加速生产效率,提高创新能力,间接地影响到某城市的发展质量。
普惠金融还可以解决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得经济发展质量间接得到提升。
其具体表现如下:
1.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体现在缩小收入差距上。
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低收入地区的金融服务可以加速该地区经济建设,使得收入差距得以缩小。
传统金融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门槛效应”,资金占有者往往能凭借着其自身的资本优势和人力优势,获得相对于资金匮乏者更多的金融服务,这样使得一些弱势群体被排除在外。
普惠金融能够使得弱势群体所缺失的金融服务得以弥补,使得低收入群体你以及弱势群体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的机会。
这样有利于实现收入差距的缩小,而收入差距的缩小会更加促进金融服务的升级,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能够加速城市协调发展,有助于加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普惠金融可以实现地区间的优势互补。
该影响体现在普惠金融的建设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流动。
各地市生产力的流动可以为城市提供所需的人才以及所需的生产力,使得生产力得到补充。
加速了城市的生产效率和发展进程,从而间接影响了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使得地区间协同性强化和发展均衡,从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对于地区之间的协调促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带来便利的金融服务,改善了当地的投资以及融资环境,这些正向因素能够吸引外来资金流入本地,使得当地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工作机会。
金融的流通和发展也能够使得大量人才流入这些地区,人才的流入能够促进当地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当地的税收。
财政收入的增加又能够更好的吸引投资和吸收人,资金和人才流动使得地区间的协同性变强,从而促进地区之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普惠金融的发展也能过促进投资融资的实现,方便的投融资能够使得各地区的闲置资金得以利用,闲置资金的利用,闲置资金的合理利用又会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空间效应。
相邻地区的生产要素传导和流动会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并且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
从而提升地区gdp,带动当地居民收入的增加,从而得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从空间层面上促进地区信息的流动,实现信息共享。
可以缩小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便于三者之间构建经济信息共享、实体企业与资本市场协作、技术创新信息交流的新体系。
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能够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普惠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某地区的金融服务环境,能够改善“权利歧视”的现象。
并且能够间接地改善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能够加快城市建设,实现地区间均衡发展。
在空间层面上,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加速城市间资源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做到地区之间的优势条件能够合理的促进周围地区的发展。
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又会提高发展的协同性,从而使得经济能够在一个合理的环境下良好发展,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