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根据实用程度整理了15篇优质的企业税务知识相关知识范本,便于您一一对比,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范本。以下是2023企业税收范本,希望您能喜欢。
【第1篇】2023企业税收
在实行改革开放,尤其是在明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我国逐步走向了经济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道路,我国的关税体系也因此不断改革和完善。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为了加快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脚步,先后多次阶梯式调低关税税率从1992年至1997年,中国的平均关税率从43.4%迅速削减至17.8%,降幅超过五成。
经过几年较为平缓的关税调整后,随着21世纪初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关税水平继续出现大幅调整,平均关税率由2001年的16%下降至2005年的9.9%,降幅高达38%。
2005年后,由于中国为加入wto而承诺大幅降低关税的协议截止,因此中国的关税水平在2005年以后停止显著下降,仅于截止至2023年的12年间,小幅下降至9.8%,并于2023年降至约7.5%。
优化关税体系的同时,我国还积极地推动国际间制度性合作以不断优化关税结构,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
截至2023年底,中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的零关税待遇惠及42个国家;已对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19个,其中包括在2023年11月与15个亚太国家签署的世界上辐射人口和贸易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
通过促进区域产业和价值链的融合,通过双边或多边协商形成的进出口商品关税优惠,通过彰显国际担当,中国不断地在推动区域和世界经济共同前进。
除了传统的关税水平之外,我国还从各个途径不断削减非关税比垒,以达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开放贸易经营权、加快外贸企业经营方式转换、扩大贸易开放领域、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设立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中国对于对外开放的新模式与新路径的探索,使得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断敞开,国际化程度持续加深,中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高速且平稳的发展态势,为世界各国所瞩目。
20世纪70年代末,刚迈开改革开放脚步的中国平均年对外贸易总额仅在300亿元人民币左右徘徊,改革开放后5年,该指标就翻了两番,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而踏入21世纪后,我国对外贸易更是呈现大幅度增长。
截止至2023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已经增长至31.54万亿元人民币,是1978年贸易总额的近900倍之多。
2023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一度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打击,但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以及国外疫情蔓延导致的相关物资需求增加,中国的对外贸易在2023年中后期反而大幅增长,刷新了历史纪录,达到32.14万亿元,全年贸易顺差更是较2023年增长了26.9%,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份额进一步提升。
而在全球范围内横向比较,我国对外贸易在全球的地位已经从1978年的全球第26位,上升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除了贸易额增长之外,我国对海外市场的多元化拓展也是成绩斐然1978年至今,我国的贸易伙伴已由40多个发展到超过230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如“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政策还在进一步加深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深不仅从宏观经济上对中国造成影响,也同样是影响企业行为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异质性的企业面临着更广阔的市场,更丰富的原材料和中间品,更多元的贸易方式和更完整的价值链,企业行为也会由此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调整,进而由企业个体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历年来我国的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都达到近9成,税收收入己成为政府发挥财政政策的重要财力来源。
虽然目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的大背景下,我国不断地加大对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扩大减税降费规模,但无论如何降低税率,税费支出对于企业而言都是无法忽视的庞大成本。
202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布的《中国企业税收负担报告》对我国企业的税收负担进行了量化2008年至2023年,我国企业平均总税收负担率高达25.89%。
企业为了降低来自税收的成本,税收规避成为了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税收规避行为是指企业通过合法或者非法的途径,通过低报账面利润以实现少缴税款以提升企业实际收益的策略性行为,通过进行税收规避,会使得本该为国家税收的资源向企业所有者转移,从而实现企业所有者价值的提升或减少企业的融资约束。
税收规避行为不仅在全球形成了维京群岛、卢森堡等大量的避税天堂,而且合理避税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越来越成为其重要的竞争力之一,其行为在全球企业界也越发普遍:
据英国纳税评估报告,在要求公司税率不低于35%的情况下,2023年以来,亚马逊公司支付的现金税仅占其利润的12.7%,脸书公司实际所得税率则仅占其利润的10.2%,同时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上市公司税负缴纳比例不超过其利润的20%。
而我国企业避税情况同样严峻,根据我国税务总局报告,我国仅2023年针对反避税调查立案就超过200件,促使超过1500家企业通过合理手段共补税额接近400亿元。
而尽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反避税的法律制度不断趋于完善,更是于2023年在新个税法中引入“反避税条款”,进一步扩大了避税监管范围,但我国的反避税工作依然存在缺陷和空白。
因此,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税收规避的监管与控制都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虽然税收规避行为在全世界普遍存在,但依然有多种因素会对企业税收规避行为的程度产生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会显著提升企业税收规避倾向。
而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将提高本国市场的竞争强度,从而降低了本国内销企业的短期利润率,在市场中形成选择效应。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第2篇】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市场经济环境与国内税收政策改革在逐渐变化,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投资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中之重。
合理可行的投资方案,不但能够帮助企业的取得收益,还能够大大降低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以及规避掉税收风险而不被税务部门处罚。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方式可以作为筹划方向吧!
一、投资地点的筹划
国家为了适应各地区不同的情況,针对一些地区制定了不同的税收政策。例如,现行税法中规定的享受減免税优惠政策的地区主要包括国务院批准的 “老、少、边、穷”地区、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千放城市、保矿区旅游度假区这些优惠的税收政策为企业进行注册地选择的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企业在设立之初或为扩大经营进行投资时,可以选择低税负的地区进行投资,以享受税收优惠的好处。
案例:
某投资者想在西部地区投资创办一个新公司,兼营公路旅容运输业务和其他业务,预计全年公路旅客运输业务收入为 5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为300 万元,利润率均为25%。
该项目的企业所得税额:(500+300)*25%*25%=50万元,如何筹划企业所得税?
建议:
可以选择分别投资两个企业,一个从事公路旅客运输业务,二个从事其他业务。从事公路旅客运输业务的收入为企业的总收入,占比为100%,超过了70%的此例,可享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应纳所得税=500×25%×15%+300×25%×25%=37.50(万元)
根据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将企业业务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节约税费的目的。
二、投资方向的筹划
《企业所得税法》是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作为税收优惠导向的。无论是初次投资还是追加投资,都可以根据税收优惠政策加以选择,充分享受产业的税收优惠率征收政策。
(1)选择减免税项目进行投资
第一,投资于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投资于高收益的农、林、牧、渔业项目,如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可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二,投资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及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从项目取得第一笔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实行“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
(2)创业投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筹划
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项目,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两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案例:甲公司属于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2023年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入资本2000万元,在某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a高新技术企业(小型),职工人数120人,a企业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已取得软件企业资质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当年,a企业实现利润20 万元,2023年实现利润300万元。2023年1月,甲公司将a企业的股权转让,转让价格为3500万元。
建议:
(1)甲公司工商登记为“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符合《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投资设立的a企业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可以享受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优惠。
(2)甲公司是a企业的投资方,享有100%的股权。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20〕8号)的规定,我国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企业和软件企业,经认定后,在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a企业在前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共获利500万元,全部分配给甲公司,而甲公司从a企业分得的利润属于免税收入,不必缴纳企业所得税。
(3)2023年1月,甲公司转让了a企业的股权,转让价格为3500万元,则股权转让所得=3500-2000=1500(万元)
甲公司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限额=2000×70%=1400(万元)
应缴企业所得税=(1500—1400)×25%=25(万元)
三、投资方式的筹划
按投资者能否直接控制其投资资金的运用进行划分,可将企业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不同投资所得会面临不同的税收待遇,比如国债利息收入属于免税收入。企业应综合考虑不同的业务收入类型所适用的所得税政策对税后收益率的影响,选择税后收益率最大的投资方案。
案例:甲公司有500万元的闲置资金,打算近期进行投资。其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年利率为5%的国债投资,另一种是选择年收益率为8%的其他债券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请问从财务角度分析,哪种方式更合适?
建议:
若选择投资国债,则 投资收益=500×5%=25(万元)
由于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所以税后收益为25万元
若选择投资其他债券,则投资收益=500×8%=40(万元)税后收益=40-40×25%=30(万元)
因此,选择投资其他债券更有益。
【第3篇】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
一、小型微利企业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小型微利企业要同时满足“335”三个条件:
1、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 300万元
2、从业人数 ≤ 300人
3、资产总额 ≤ 5000万元
从业人数 = 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 + 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
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按全年季度平均值确定。
全年季度平均值 = 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季度平均值 =(季初值 + 季末值)÷2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二、增值税优惠政策
1、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 ≤ 500万元
注意;连续12个月或在12个月期间营业额累计达到500万以上,会强制申请为一般纳税人。
2、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税率:
2023.1.1——2023.12.31:3%征收率减按1%
注意区别:
2023.1.1——2023.12.31:3%征收率减按1%(适用于普票和专票);
2022.4.1——2022.12.31:3%征收率免税(仅免普票,专票仍按3%计征);
针对2023年1月1日至1月9日:
已开具免税普票的,无需追回重开,申报时按1%计算缴纳即可。
但已开出了3%专票的,有两种解决办法:
一、按3%缴税
二、全部联次追回,予以作废或红冲,可享受1%减征率。
3、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额:
2023.1.1——2023.12.31:月销售额 ≤ 10万元(季销售额 ≤ 30万元),免征增值税。
2022.1.1——2022.3.31:月销售额 ≤ 15万元(季销售额 ≤ 45万元),免征增值税。
2022.4.1——2022.12.31:免征增值税(仅限500万以内的小规模纳税人)。
注意:
政策适用对象为小规模纳税人,包括单位、个体户、个人。
个人代开发票,可享受3%征收率减按1%,但无法享受10万免税优惠!!
4、若超过免征额,则全额缴税。
案例一:
某小规模企业2023年第一季度不含税开票额29w,其中增值税专用发票9w,增值税普通发票20w。
缴纳增值税为:90000*0.01=900元
案例二:
某小规模企业2023年第一季度不含税开票额31w,其中增值税专用发票9w,增值税普通发票22w。
缴纳增值税为:310000*0.01=3100元
其中专用发票9 w在代开发票时已经缴纳增值税900元,在填制申报表时,只需将900元填入主表“本期预缴税额”一栏即可。
5、账务处理:
一、计提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二、税款减免或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入-减免税
或银行存款(实际缴纳) 不符合减免政策的就正常交税
三、期末结转:
借: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减免税
贷:本年利润
增值税需要做减免,或者缴纳分录,不需要像一般纳税人那样做结转未交增值税处理
三、六税两费优惠政策
1、六税两费: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2、优惠主体: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3、优惠内容:2022.1.1——2024.12.31:减征50%
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4、注意事项:按规定办理首次汇算清缴后确定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的一般纳税人,自办理汇算清缴的次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不得再申报享受“六税两费”减免优惠;按次申报的,自首次办理汇算清缴确定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之日起至次年6月30日,不得再申报享受“六税两费”减免优惠。
5、2018.1.1——2023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6、账务处理
第一种:计提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税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税
贷:银行存款
第二种:不计提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注意:便于查询,建议计提入账
四、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1、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税率 :
2023年-2024年:
≤ 300万: 5% (减按25%*20%)
2023年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023年-2023年:
≤ 100万: 5% (减按25%*20%)
> 100万,且≤ 300万:10% (减按50%*20%)
2019-2021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为5%)
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为10%)
2023年-2023年:
≤ 100万: 2.5% (减按25%*50%*20%)
> 100万,且≤ 300万:10% (减按50%*20%)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2019]13号)第二条规定的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案例:某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2023年度纳税调整后的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270万元,那么,企业应缴企业所得税是多少?
1)、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应税所得额://税负实为5%(25%×20%)
100×25%=25(万)
2)、超过100万元至270万元的部分应税所得额://税负实为10%(50%×20%)
(270-100)×50%=85(万)
3)、计算2023年应缴企业所得税://20%税率计算
(25+85)*20% = 22(万)
纳税申报表填报时,会将所减免的税额,通过《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反映至主表“减免所得税额”所在行。
3、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
①按月或按季计提应预缴所得税额: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②所得税减免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营业外收入--减免税收入
③缴纳季度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④跨年5月31日前汇算清缴,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
一般纳税人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小规模纳税人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进行调整。
4、企业如果亏损的话,没有盈利不需要计提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所以没有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亏损的时候把本年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科目就好了。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五、非税收入优惠政策
1、残保金:一般在7月计提缴纳上一年度的残疾人就业保证金
计算公式:(上年用工人数*1.5%-残疾人数)*上年度平均工资
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在职职工总数30人(含)以下的企业,免征残保金。工商注册登记未满3年、在职职工总数30人(含)以下的企业,可在剩余时期内按规定免征残保金.
残保金财务处理:
一、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残保金
贷:其他应付款——残保金
缴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残保金
贷:银行存款
二、如果不计提:
借:管理费用——残保金
贷:银行存款
2、工会经费:一般在3月和7月计提上年度下半年和本年度上半年的工会经费
计算公式:工资总额(半年)*0.8%
2023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继续实施小额缴费(低于1万)工会组织工会经费全额返还支持政策。
工会经费计提的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额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六、其他相关政策
1、广宣费支出税前扣除
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对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扶贫捐赠支出据实扣除
自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捐赠支出,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
3、2023年12月31日前:
①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②纳税人为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借款、发行债券提供融资担保取得的担保费收入,以及融资担保再担保取得的再担保费收入,免征增值税。
③企业间资金无偿借贷行为免征增值税。
④经营公租房租金收入,免征增值税。(公租房租金收入应单独核算,否则不得享受免征优惠)
其他的就不一一赘述。我是喜欢分享的春雨映彩虹,欢迎大家指正,共同探讨!(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第4篇】创业投资企业税收抵扣的方式
创业投资企业有何税收优惠政策
1.创投企业享受“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
创投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按投资额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一、企业是依法设立和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投资运作符合相关法规的规定;
二、企业按比例抵扣的投资额是对符合条件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
三、创投企业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方式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创业投资企业可以享受那些税收优惠政策?
一、所得税优惠政策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二、创业投资企业申请享受投资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应向其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以下资料:(一)经备案管理部门核实的创业投资企业投资运作情况等证明材料;(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合同的复印件及实投资金验资证明等相关材料;(三)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基本情况,以及省级科技部门出具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和高新技术项目认定证书的复印件。
3.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法律依据有哪些?
(一)《企业所得税法》
(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三)《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配合财税部门做好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工作的通知》
(六)《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何谓创业投资企业?
创业投资企业的概念出自《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它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设立的,向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在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企业组织。创业投资企业只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子概念,也是中国特有的概念。
创业投资企业的目标企业只限于投资处于创建或初建过程中的成长性非上市企业。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是所有非上市企业,目标企业可以处于创建初期,亦可处于成长期或上市前期(pre-ipo)阶段。
创业投资企业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有一定区别的。在组织形式上,创业投资企业可以采用公司制和法律允许的其他企业形式,比如合伙制或合作制的中外合作企业,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但可以是公司制、有限合伙制,还可以是以信托为典型代表的契约制。
【第5篇】2023小微企业最新税收政策
首先小编在这里给大家说声抱歉!之前国务院常务会传递的信息,将减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部分的所得税政策延续到2024年。
很多老师(包括小编)都误以为将延长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 12号的内容,即小微企业100万以内的具体税负是2.5%,但这是错误解读!
随着3月27日的政策出台,明确了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100 万元的部分,减按 25%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注意:实际税负是5%,不是2.5%!
也就是说,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300万以内(包含300万),统一减按 25%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是5%。
目前2个政策执行到期时间统一是2024年12月31日。
具体如何解读?最新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又变成如何?小编重新整理了最新文件内容。
财政部、税务局连发4个文件,小型微利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残保金等多项税收优惠延长!详细政策如下:
关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号
为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现将有关税收政策公告如下:
一、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本公告所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所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四、本公告执行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特此公告。
案例:我是小微,第一季度盈利90万元(不考虑其他调整),请问预缴多少企业所得税?2.5%还是5%?
答复:
第一季度预缴所得税=90×25%×20%=4.5(万元)。
实际所得税负为5%。
关于延续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惠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公告2023年第8号
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进一步减轻用人单位负担,现就延续实施《财政部关于调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公告2023年第98号)相关优惠政策公告如下:
一、延续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分档减缴政策。其中: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1%(含)以上,但未达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5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在1%以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9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二、在职职工人数在30人(含)以下的企业,继续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三、本公告执行期限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对符合本公告规定减免条件但缴费人已缴费的,可按规定办理退费。
特此公告。
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7号
为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现就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公告如下:
一、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二、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其他政策口径和管理要求,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企业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64号)等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三、本公告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3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公告2023年第16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税前扣除力度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公告2023年第28号)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关于继续实施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5号
为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继续实施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现将有关政策公告如下:
一、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止,对物流企业自有(包括自用和出租)或承租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二、本公告所称物流企业,是指至少从事仓储或运输一种经营业务,为工农业生产、流通、进出口和居民生活提供仓储、配送等第三方物流服务,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为物流、仓储或运输的专业物流企业。
本公告所称大宗商品仓储设施,是指同一仓储设施占地面积在6000平方米及以上,且主要储存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化肥、农药、种子、饲料等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煤炭、焦炭、矿砂、非金属矿产品、原油、成品油、化工原料、木材、橡胶、纸浆及纸制品、钢材、水泥、有色金属、建材、塑料、纺织原料等矿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的仓储设施。
本公告所称仓储设施用地,包括仓库库区内的各类仓房(含配送中心)、油罐(池)、货场、晒场(堆场)、罩棚等储存设施和铁路专用线、码头、道路、装卸搬运区域等物流作业配套设施的用地。
三、物流企业的办公、生活区用地及其他非直接用于大宗商品仓储的土地,不属于本公告规定的减税范围,应按规定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四、本公告印发之日前已缴纳的应予减征的税款,在纳税人以后应缴税款中抵减或者予以退还。
五、纳税人享受本公告规定的减税政策,应按规定进行减免税申报,并将不动产权属证明、土地用途证明、租赁协议等资料留存备查。
【第6篇】大企业税收收入分析
2023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涉税风险防控,事前预防要比事后“找补”性价比高得多。实务中,一些涉税风险防控环节薄弱的企业,在“爆雷”后才想到缝补漏洞,往往已经无济于事。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期结束后,税局后续管理工作也开始启动。后续管理工作就好比:守株待兔——万事俱备,只待个别自作聪明之“吾辈”撞枪口。纵观以往年度,“收入费用不匹配”、“费用列支异常”指标极易引发关注,基本位居每年企业所得税风险稽查指标榜首。说起涉税风险,核心在“防”,基础在“控”。
企业所得税作为周期比较长(按年计税,分期预缴)的一个税种,在税收风险分析中,通常以动态分析方法(也称纵向对比分析)为基础,静态分析方法(也称横向对比分析)为辅助。税收风险预警关键指标包括:税负率、弹性系数、税收收入变动率、利润率、成本费用率、物耗率、投入产出率、能耗率等。
下面以案为鉴,来梳理下成本费用的后续管理风险。
【案例】a服装生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实行查账征收,经营范围包括服装、服饰等针纺织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业务,公司管理人员的工资相对固定,生产工人的工资采用计件工资制度。2023年,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税收风险动态监控系统推送的任务提示和风险管理工作安排,对a公司2023年企业所得税问题开展案头风险分析。
1.税收大数据获取
(1)通过金税系统查询,抽取a公司2023年和2023年部分财务报表数据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如下表所示:
a公司2019-2023年部分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数据(单位:万元)
项目
2023年
2023年
主营业务收入
5800
6400
其他业务收入
500
400
主营业务成本
4300
5100
销售费用
700
800
管理费用
950
1100
财务费用
100
100
工资发生额
720
850
营业外收入
200
1200
营业外支出
100
560
利润
200
260
固定资产原值
2900
4300
应纳所得税额
56
50
提示:获取两年数据,目的是为了纵向比对分析。
(2)企业涉税大数据获取
一是查询获取同行业风险指标预警参数,2023年的行业企业所得税贡献率预警值为1.3%。
二是通过互联网查询获取服装生产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经营特点涉税信息数据,2023年至2023年,a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料、工、费及产品市场供求情况,了解到a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料、工、费及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2.案头风险分析识别
(1)企业所得税贡献率横向比对分析
计算a公司2023年企业所得税贡献率,结合同行业企业所得税贡献率预警值,分析识别a公司企业所得税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点。
2023年企业所得税贡献率=50÷(6400+400)×100%=0.74%
2023年a公司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为0.74%,低于同行业企业所得税贡献率预警值1.3%,a公司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少缴企业所得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并约谈核实确认。
提示:税负预警值是动态的,因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而不同,预警值由各地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2)计算a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的弹性系数,进行指标动态配比分析,分析识别a公司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点。
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6400-5800)÷5800×100%=10.34%
2023年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5100-4300)÷4300×100%=18.60%
2023年营业外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的弹性系数=10.34%÷18.60%=0.56。
2023年a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18.60%,大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10.34%,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成本变动率弹性系数为0.56,小于1且幅度较大,反映a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上涨幅度大于主营业务收入上涨幅度,涉税财务指标关联变动不配比,风险进一步指向:a公司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少缴企业所得税等风险,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并约谈核实确认。
风险分析识别:我们经常说收入成本需配比,出现倒挂有风险,那如何理解配比呢?配比可以通过收入与成本的弹性系数来判断。正常情况下,弹性系数趋近于1是合理的,0.8-1.2是相对合理区间。实际业务中,1.2是预警上限,0.8是预警下限。高于上限值或低于下限值的幅度越大,说明税收风险程度越高。
(3)计算2023年工资变动率,结合a公司的工资制度及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固定资产变动率,进行关联指标动态配比分析,分析识别a公司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点。
2023年工资变动率=(850-720)÷720×100%=18.06%
2023年固定资产变动率=(4300-2900)÷2900×100%=48.28%
2023年工资变动率上涨了18.1%,固定资产变动率为48.28%,均大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10.34%,指标关联变动不配比。结合a公司现有职工人数稳定,管理人员工资相对固定,生产人员采用计件工资制度的情况,再结合固资产大幅度上涨,进一步分析,a公司可能因生产规模扩大,每位工人为增加完工产品提效,导致工资费用增长。风险指向:a公司存在产能规模扩大量增长、销售未计收入、少缴企业所得税等风险点。
(4)计算a公司2023年营业外收入变动率,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进行关联指标动态配比分析,分析识别a公司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点。
2023年营业外收入变动率=(1200-200)÷200×100%=500%
2023年a公司营业外收入变动率为500%,大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10.34%和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18.6%,指标变动且配比。风险指向:a公司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并约谈核实确认。
(5)计算a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变动率,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进行关联指标动态配比分析,分析识别a公司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点。
2023年销售费用变动率=(800-700)÷700×100%=14.29%
2023年管理费用变动率=(1100-950)÷950×100%=15.79%
2023年a公司销售费用变动率14.29%,管理费用变动率15.79%,大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10.34%,指标关联变动不配比。进一步分析指向:a公司可能存在多列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少缴企业所得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并约谈核实确认。
风险分析识别:基于整体业务,成本费用的变动率应与收入的变动率同向同比增长或下降!
综上,要想防控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风险,在申报之前,就需要对申报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运用税局思维开展涉税风险评估,才有可能将存在的风险快速识别,并将已出现的涉税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拥有了“防控”思维,将企业打造成“低风险+高信用”体质指日可待!
来源:税屋,作者:杨小艳。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均不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税务或其他建议,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号所转载的文章,仅供学术交流之用。文章或资料的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或原版权人所有,我们尊重版权保护。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第7篇】工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优税先锋》专注于税收筹划!
工业设备销售企业是指以销售各类工业设备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包括机械、电子、仪器仪表、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的设备。工业设备销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创新。
然而,工业设备销售企业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市场竞争激烈、客户需求多变、资金周转困难、利润空间压缩等。在这种情况下,工业设备销售企业需要关注和掌握如何通过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高效益的重要问题。
想要提高效益,为企业合理节税,工业设备销售企业可以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园区财政扶持政策
在一些特殊的园区,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扶持政策。只要在园区正常经营纳税,工业设备销售企业就可以享受财政扶持奖励政策,财政扶持奖励折算是所交税额的40%左右,例如纳税100万元,财政扶持奖励在40万元左右。具体操作方式为企业将价值链条中的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核算中心或其分支机构(不含百货店、大卖场)注册在园区。工业设备销售企业只需虚拟入驻,办公地点不变,当月纳税,次月奖励,兑现及时政策稳定!由于该政策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所以完全合理合法,不会有税务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订阅号《优税先锋》
【第8篇】企业给的佣金税收
在实务中,佣金和手续费的扣除会因为业务的复杂性而难以被准确判断。那么,在处理佣金和手续费时有哪些技巧呢?
一般情况
依据财税[2009]29号中的相关通知,企业的手续费和佣金不能直接冲减服务协议或合同,只能如实入账;已经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相关资产的手续费和佣金支出,可以通过折旧和摊销等方式分期扣除;企业的手续费和佣金支出不能被计入回扣、业务提成、返利和进场费等费用;企业和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介服务机构或者个人签订了服务协议或者合同之后,其手续费及佣金最高只能是合同确认收入的5%。
简单来说,一般企业在计算佣金和手续费限额时,是以其服务协议或合同所确认金额的5%为计算限额的。
保险企业
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72号相关规定,保险企业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能超过全年保险收入(扣除退保金之后的余额)的18%,只有这样才能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如果存在超过18%的部分,保险公司可以结转到之后的年度扣除。
电信企业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5号公告,电信企业在发展客户、拓展业务等过程中,在需要向经纪人、代办商支付手续费或者佣金的时候,企业年收入总额的5%是实际发生相关手续费和佣金支出之后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的基准。
此外,该公告中还规定了从事代理服务、主营业务收入为手续费、佣金的企业在取得相关收入实际发生后产生的营业成本(包括手续费和佣金支出),都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总之,电信企业的手续费和佣金支出,是以企业当年的收入总额作为基数进行限额扣除的支出。虽然和一般企业一样扣除比例都是5%,但是它们的计算基数是不一致的。
关于企业佣金和手续费的扣除标准,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或联系“广州印心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哦!
【第9篇】房地产企业的税收筹划
众所周知,房地产企业耗用资金巨大、涉及领域广泛,是地方纳税大户,也是税务稽查的重点对象。因其税费种类多,成本核算又比较难,所以税收风险是很高的,纳税支出也常常成为这个行业发展的绊脚石。为了避免地产行业面临享受不到税收优惠政策,税务风险等问题,合理科学的税务筹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案例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一批商品房,支付的地价款为600万元,开发成本为1000万元,假设房地产开发项目分摊利息且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应扣除利息为100万元和70万元时(设贷款利率5%),如何为该公司利用利息扣除进行筹划?
房地产税收筹划过程如下:首先计算扣除的利息支出差异:(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x(10%5%)=(600+1000)x5%=80万元
其次判断:当允许扣除的利息支出为100万元时,由于100万>80万,所以该公司应严格按房地产开发项目分摊利息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这样就可以按100万元扣除,否则只能按80万元扣除,计税依据将增加20万元,造成多缴税款;当允许扣除的利息支出为70万元时,由于70万<80万,所以应选择第二种计扣方式,即不按房地产开发项目分摊利息或不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金融机构的证明,这样可以多扣除10万元利息支出,减少计税依据10万元,合理降低税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利息费用计入房地产开发成本,是企业在该扣除项目纳税筹划时的首选。
企业税收筹划开展的时候,如果能够拥有正确的思路,那么则可以朝着好的方向走。那么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01
对筹资中的税收筹划
房地产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不论是从何种渠道取得,都存在着一定的资金成本。虽然任何筹资方案都可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但资金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税收负担的轻重。因此不同的筹资方案的税负轻重程度往往存在差异。这便为企业在筹资中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
02
投资中的税收筹划
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经营同一般的工业生产活动有很大差别,其税收筹划也有其区别,在开发——销售模式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一项新的项目,除了进行各种投资分析以外,还应该进行投资税收筹划,减轻房地产企业的高税收负担,投资按照发生作用的地点可以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
03
房地产企业经营中的税收筹划
在此过程中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债券溢折价的摊销方法的选择、费用分摊方法的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损益的计算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所得税的税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有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摊销方法,有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两种。企业通常有许多费用开支项目,对发生的费用应及时核销入账。
利用土地增值税的临界点
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如果企业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话,免征土地增值税。普通标准住宅的标准为: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 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各省市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浮动。因此,企业建造普通标准住宅进行出售的话,如果增值额略超20%这一临界点,就应当适当降低销售价格,以达到免税标准。
增加可扣除项目
上一条说到,土地增值税在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增值率不超过20%的情况下可以免征。如果企业的增值率超过20%临界点较多的话,可以通过增加扣除项目,使得房地产的增值率不超过20%,从而享受免税待遇。例如,将房屋进行简单装修,增加可扣除项目,并增加等额的销售价格。企业不会有任何损失,而增值率降低了。
利用不同的利息扣除方式
虽然现行政策限制贷款流入房地产,但只要是房产开发,就肯定会涉及到大量贷款。关于利息支出的扣除,我国税法规定了一些限制。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凡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允许据实扣除,但最高不能超过按商业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按本条(一)、(二)项规定计算的金额之和的5%以内计算扣除。凡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房地产开发费用按本条(一)、(二)项规定计算的金额之和的10%以内计算扣除。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么提供金融机构证明,在商业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的限度内据实扣除;要么与其他费用一起,按税法规定在房地产开发成本的10%以内扣除。这两种不同的扣除方式,给了企业税收筹划的空间。一般来说,所发生的能够扣除的利息支出占税法规定的开发成本的比例,如果超过5%,则提供证明比较有利;如果没有超过5%,则不提供证明比较有利。
政府代收费用的处理
根据财税字〔1995〕48号规定,对于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售房时代收的各项费用,如果代收费用是计入房价中向购买方一并收取的,可作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计税;如果代收费用未计入房价中,而是在房价之外单独收取的,可以不作为转让房地产的收入。对于代收费用作为转让收入计税的,在计算扣除项目金额时,可予以扣除,但不允许作为加计20%扣除的基数;对于代收费用未作为转让房地产的收入计税的,在计算增值额时不允许扣除代收费用。企业是否将该代收费用计入房价,对于企业的增值额不会产生影响, 但是会影响房地产开发的总成本,也就会影响房地产的增值率,进而影响土地增值税的数额。
利用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我国对土地增值税规定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通过享受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收、征用、收回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财税〔2008〕137号)。除了这些法定的政策以外,还有很多政策性的减免。
开发多处房地产时的核算方式
房地产公司在同时开发多处房地产时,可以分别核算,也可以合并核算。这两种方式所缴纳的税费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合并核算的税收利益大一些。但如果开发项目中同时包含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分别计算增值额的收益会更大。
分解房地产销售价格降低税率
房地产销售所负担的税收主要是土地增值税和所得税,而土地增值税是超率累进税率,即房地产的增值率越高,所适用的税率也越高。因此,如果有可能分解房地产销售的价格,从而降低房地产的增值率,则房地产销售所承担的土地增值税就可以大大降低。由于很多房地产在出售时已经进行了简单装修,因此,可以从简单装修上做文章,将其作为单独的业务独立核算,以降低所适用的税率。
转换房产税计税方式
根据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房产税的税率,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两种方式计算出来的应纳税额有时候存在很大差异。企业可以适当将出租业务转变为承包业务,从而避免采用依照租金计算房产税的方式。
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成功,仅仅依靠正确的筹划思路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拥有好的筹划人员以及合理合法的筹划方式以及方案,这样才能确保筹划的成功。
【第10篇】加强走逃失联企业的税收管理
裁判要旨
税务部门将某公司认定为走逃(失联)企业,并将其所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列入异常增值税扣税范围的行政行为,属于内部行政行为和过程性行政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
案情
某国税稽查局对某公司涉税情况进行检查,但未联系到该公司,遂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23年76号公告,认定该公司为走逃(失联)企业。于是,该国税稽查局向该公司住所地的辖区国税局作出便函,认为发现该公司存在不履行税收义务并脱离税务机关监管的情形,属于走逃(失联)企业,为了有效防范税收风险,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23年76号公告第二条规定,对该公司2023年5月至2023年12月所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列入异常增值税扣税凭证范围,请该辖区国税局将该公司开具的异常增值税扣税凭证推送至发票接收方所在地税务机关进行处理。而后,该国税稽查局通知该公司定期提供2023年至2023年相关货物进销存情况、收付款情况、业务合同等相关资料。该公司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国税稽查局将其认定为走逃(失联)企业,以及将其所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列入异常增值税扣税凭证范围的行政行为违法并依法撤销该行政行为。
裁判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税务部门将该公司认定为走逃(失联)企业,并将其所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列入异常增值税扣税范围的行政行为,属于内部行政行为和过程性行政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遂裁定驳回该公司的起诉。该公司不服,提起上诉。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评析
本案双方争议的焦点为:税务部门将该公司认定为走逃(失联)企业,并将其所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列入异常增值税扣税范围的行政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一、税务部门将该公司认定为走逃(失联)企业,并将其所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列入异常增值税扣税范围的行政行为,属于内部行政行为。对外性是可诉的行政行为的重要特征之一,内部行政行为属于不可诉的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根据职能职责对本机关内部行政事务管理所实施的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不仅包括对本机关内部机构的设立撤并或对相关公务人员实施的奖励、处分、任命等,而且还包括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职能职责对其下属机构所进行的听取报告、执法检查、督促履责等监督管理行为。为了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防范税收风险,国家税务总局作出的2023年7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走逃(失联)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认定处理有关问题的公告》,要求将脱离税务机关监管的企业列为走逃(失联)企业,以及将相关异常凭证推送至接受方所在地的税务机关进行处理。因此,将脱离税务机关监管的企业列为走逃(失联)企业,以及将相关异常凭证推送至接受方所在地的税务机关进行处理的行政行为,系税务机关系统内部防范风险、加强监督的举措,属于内部行政行为。该内部行政行为不对企业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的时候,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
二、税务部门将该公司认定为走逃(失联)企业,并将其所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列入异常增值税扣税范围的行政行为,属于过程性行政行为。该国税稽查局向辖区国税局作出的将该公司列为走逃(失联)企业,以及将相关异常凭证推送至接受方所在地的税务机关进行处理的一系列行政行为,是该国税稽查局履行其监督职责的行为,是上级税务机关督促下级税务机关进行执法检查的过程性行为,并未对该公司的相关发票进行最终处理。即使该国税稽查局已经将相关异常凭证推送至接受方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最终仍应由接受方所在地的税务机关进行处理。从行政法原理来看,一个完整的行政行为经常体现为一系列行政行为组成的一个复杂过程。在最终的行政处理决定作出之前,会有一系列程序性的、处于中间阶段的过程性行政行为以辅助行政机关作出最终处理决定。在税务机关作出最终的处理决定之前,税务机关与原告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属于不确定状态,亦存在进一步发生各种变化的可能性,法院缺乏进行司法审查的确定对象。如果法院对以上一系列过程性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将会妨碍行政机关相关行政程序的正常进行。即使法院对以上过程性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审查的裁判结果也可能与行政机关其后作出的最终结果相冲突,实无进行审查的必要。对于以上一系列过程性行政行为,从行政过程的整体性来看,其对行政相对人不产生独立的行政法律效力,必须等到行政行为产生最终的结果才能进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成为司法审查的对象。如果该公司认为以上一系列过程性行政行为违法,可在税务机关作出最终的处理决定后,按照法律规定以最终的处理决定违法为由提起行政诉讼,而以上一系列过程性行政行为可以作为是否违法的理由。
因此,税务机关将该公司认定为走逃(失联)企业,并将其所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列入异常增值税扣税范围的行政行为,既属于税务机关的内部行政行为,也属于行政机关的过程性行政行为,并不对外产生外部法律效力,也不对原告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故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第11篇】小微企业税收计算方法
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某企业2023年亏损80万元,2023年纳税调整后所得为360万元,从业人数266人,资产总额3560万,该企业2023年应纳所得税()万元
360-80=280 亏损可以弥补
100*0.25=2.5
180*0.1=18
18+2.5=20.5
100*12.5%*20%+180*50%*20%=20.5
某生物制药企业,2023年度取得主营业务收入56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3000万元,营业外收入1200万元,投资收益800万元;发生主营业务成本240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1400万元,营业外支出1300万元;税金及附加4500万元,管理费用5000万元,销售费用12000万元,财务费用1100万元,企业自行计算实现年度利润总额11700万元。具体业务如下:(1)发生广告费支出9500万元。(2)发生业务招待费500万元。(3)该企业实发工资5000万元,其中残疾人工资100万元。(4)工会经费发生额为110万元,福利费发生额为75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发生额为140万元。(5)专门为研发新产品发生600万元的费用,该600万元独立核算,未形成无形资产。(6)2023年12月进口专门的研发设备一台,关税完税价格为800万元。收入150万元。(8)企业取得转让专利技术收入900万元,发生相关成本及税费200万元
关税10%
收入=56000+3000=59000
59000*0.3=17700
17700-9500=>0 广告费无需调整
59000*0.005=295 业务宣传费营业收入千分之五和当期发生额的60%取其小
500*0.6=300
500-295=205
应纳税所得额调增205
100*100%=100
应纳税所得额调减100 残疾人工资加计100%扣除
5000*0.14=700
750-700=50
5000*0.08=400>140
5000*0.02=100
110-100=10
应纳税所得额调增60
600*100%=600 研发费用加计100%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调减600
800*0.1=80 关税
800*1.1*0.13=114.4 增值税(进项)
国债利息,政府债券利息免税
应纳税所得额调减150
900-200=700
700-500*0.5=100
500+100=600 技术转让500内免税,超过部分减半征收
应纳税所得额调减600
会计利润=11700+205-100+60-600-150-600=10515
10515*0.25=2628.75 应纳企业所得税
【第12篇】企业设立税收筹划
一、有限还无限?
有限25%的企业所得税,分红20%的个人所得税,如果不分则不用交。无限责任是税收穿透法则,也就说有利润即使不分也要穿透到背后的股东去缴税,如果你是个人股东,就缴个税,如果是公司股东,就缴企业所得税。
如果利润都要分掉,那你就用无限。如果不分,就可以用有限。
二、分公司还是子公司?
法律责任不同。从总公司的角度,子公司风险是自己承担。而分公司的风险是由总公司承担。从税收角度来说的话,分公司是合并纳税,而子公司是独立纳税。
三、小规模还是一般纳税人?
看规模(营收超过500万,只能选一般),看买方(客户如果不接受3%的专票,要选一般),看抵扣(进项充分,实际税负低于3%,建议先一般),看行业(税负较高的,可以先小规模),看优惠(软件等行业有超税负返还政策,选一般)。
四、注册地点的选择?
税源充足地,税收洼地。长期经营的放在税源充足地,阶段性的可以随时撤掉的放在税收洼地。
五、注册资金是认缴还是实缴?
资本弱化,股东借钱给公司,还可以从公司支付一笔利息,税前列支。
六、企业名称的选择?
比如xx设备销售公司,如果换个名字xx信息技术公司,或者xx研发公司,税率是很不一样的。
如需详细沟通,可留言。
【第13篇】小型微型企业税收扶持
《wg税收优惠政策》专注于税务筹划,通过产业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合法合理的节约税收!
对于小微企业,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其实很多人是很容易把小微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弄混的,但其实这两者的概念却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小微企业有三个认定标准,一是符合自2023年起的,从事的是国家非限制和禁止的行业,二是年应纳税所得税不得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也不得超过300人,最后就是企业的资产总额不得超过5000万,满足这三个条件,那就可以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
其次,小规模纳税人指的是年销售额在规定的标准以下,并且该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无法按照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这里会计不健全指的是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进销项税额和应纳税额。一般年销售额的规定是低于500万的纳税人。
其实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认定标准,那就是小微企业是按照企业所得税来划定标准,小规模纳税人则是按照增值税来划定。
那么小微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呢?
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1、小微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税低于100万,今年实行再减半征收,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税,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2.5%。超过100万,低于300万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税,同样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则是5%。
2、一般纳税人的有限公司扶持政策:该项政策主要是针对一般纳税人的小微企业,入驻地方可以享受地方的奖励扶持政策,具体政策如下:
地方将会以企业实际缴纳的税收地方保留的部分税收为标准,扶持企业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70%-90%的奖励比例,增值税地方保留50%,企业所得税地方保留40%。
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政策:
1、今年国家为了进一步支持小规模企业的发展,对符合增值税征收率在3%的企业,实行免增值税的政策,一般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比较多。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wg税收优惠政策》公众号,更多税收政策可以移步《wg税收优惠政策》详细了解!
【第14篇】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
由于增值税有许多提前确认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并不完全按照是否提供货物劳务服务来确定,因此,在同一个纳税时点,增值税的收入和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就会不一致。
由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两个税种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不一样,它们之间产生差异也是必然的。
粗线条地说,企业所得税在收入确认方面大体上是遵循权责发生制的,权责发生制是根据货物劳务服务的提供进度来确认收入的
增值税如何确认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呢?通常来说,开发票就需要缴税,收到钱就需要缴税,没收到钱但合同约定你收到钱就需要缴税,合同没约定没收到钱但提供完了货物劳务服务就需要缴税。
我们可以看到,正因为增值税有许多提前确认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并不完全按照是否据供货物劳务服务来确定,所以,在同一个纳税时点,增值税的收入和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就会不一致那是很正常的,我们看几个常见的不一致的情况。
(1)提供的劳务或服务超过12个月
这种情况比如有建造大型机械设备,需要花好几年时间,或者签了一个长达三年的技术服务合同,但一次性先收取了三年服务费。
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收到钱或者合同约定收到钱的当天。但企业所得税是根据进度来确认收入的,收到钱,但当年肯定不能全部完工,不可能都确认收入,这个时候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就会有差异。
(2)委托代销销售货物
委托他人代销货物,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如果企业在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之前收到代销清单,增值税与所得税确认收入的时点是一致的;如果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及以后,企业仍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增值税必须确认收入申报缴纳税款,而企业所得税则不需要确认。此时,两个税种的收入会有差异。
(3)先开发票后发商品
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如果企业先开具发票,但没有发出商品,并不满足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的相关条件,在企业所得税处时不需要确认收入。
(4)增值税视同销售,企业所得税不视同销售
举例来说:如果企业有两个不在同一县市的分支机构,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到另一个机构增值税是需要视同销售,在申报表上填写销售收入的,而由于这是企业内部行为,商品并没有脱离本企业的控制,在企业所得税上是不确认收入的。这个时候显然两个税种的收入是不一致的。
(5)处置固定资产
纳税人处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果资产的销售价格是10000元,净收入是500元,会计上记入“资产处置损益”的金额是500元。
在这种情况下,增值税申报销售收入是10000元,企业所得税确认的收入是500元,两个税种确认的收入会不一致。
【第15篇】企业税收情况报告
图为山西省大企业《税收健康体检报告》发布活动现场。记者钱龙 摄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钱龙)5月26日,经过近一年的数据整合、指标搭建、模板研发、人工校验、税企验证,山西省税务局正式推出了大企业《税收健康体检报告》。
图为山西省税务局向到会企业代表发送《税收健康体检报告》。记者钱龙 摄
《税收健康体检报告》是我省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创新举措。山西省税务局贯彻“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理念,融合推进税务执法规范性、税费服务便捷性、税务监管精准性,以大企业集团为主要对象,以集团一户式数据为基础支撑,以防范税收风险为根本驱动,以推进税法遵从为核心目标,着力创建“税收行为智慧分析”新方式。
《税收健康体检报告》是大企业总对总服务监管的重要环节。山西省税务局落实税务总局要求,积极构建总局和省局对接集团总部的“总对总”大企业税收服务管理模式,着力搭建“税源监控+健康体检+风险管理”三位一体的大企业税收监管体系,税收体检健康就是这一体系中,面向大企业推出的重磅服务产品,力争实现税收经营数据“指标化”呈现,潜在税收风险“建议式”预警,集团税收健康状况“亮灯式”提醒,充分体现税收执法的准度、税收监管的精度、税收服务的温度。
《税收健康体检报告》是税收数据技术革新的生动实践。山西省税务局坚持科技赋能驱动,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着力推进内外部数据汇聚联通、线上线下有机贯通,完成全省所有大企业集团的一户式数据智能归集,实现《税收健康体检报告》“一键生成”的技术突破,为“智慧税务”建设提供了优秀范例。
《税收健康体检报告》是大企业集团内控管理的有益参考。山西省税务局为大企业健康发展“精准把脉”,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同向而行,与集团“业财税”融合同步发展,将税收健康体检作为引导大企业加强内部风险管控的“金钥匙”,帮助企业关注潜在税收风险,提出合理意见建议,引导企业合作遵从,实现从“自愿遵从”向“自动遵从”转变。
《税收健康体检报告》是税企合作共建的全新载体。山西省税务局积极深化税企合作共建,主动搭建大企业协同参与税收治理的平台,在健康体检报告的数据提取、研发验证、企业应用过程中得到了千户集团的大力支持,许多集团高管对深化大企业税收服务管理改革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税企双方共治、共享、共赢的乘数效应得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