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根据实用程度整理了15篇优质的大企业税务知识相关知识范本,便于您一一对比,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范本。以下是大企业税收风险应对范本,希望您能喜欢。
【第1篇】大企业税收风险应对
税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常面临的问题之一,如果企业没有妥善处理税务风险问题,可能会导致经济损失、影响声誉和形象,甚至面临停业整顿等严重后果。因此,企业应该认真了解常见的税务风险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合规应对措施,以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本文将介绍企业常见的税务风险问题及合规应对方法。
一、企业常见的税务风险问题1.税务稽查风险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的行为。如果企业存在纳税违法行为,就可能面临税务稽查的风险。2.税务诉讼风险如果企业与税务机关产生了纳税争议,就可能需要通过行政诉讼、仲裁或司法诉讼等方式解决,而这些方式可能存在税务诉讼风险。3.税务违法风险企业如果存在偷税漏税、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就可能面临税务违法风险,这将给企业带来罚款、行政处罚、损失等后果。4.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企业如果没有意识到税务风险的重要性,没有制定合理的税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就可能存在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的风险。
二、企业合规应对税务风险的方法1.加强税务合规意识企业应该加强税法意识和风险意识,及时了解税法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税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以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2.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票据管理、征收管理、税务申报、纳税申报、企业所得税处理、增值税处理、个人所得税处理、进出口税处理、其他税种处理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税务合规。3.加强内部管理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严格遵守税法法规和企业所制定的税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以确保税务合规。
4.及时处理税务风险问题企业应该及时处理税务风险问题,如果企业存在纳税违法行为,应该及时纠正并主动与税务机关沟通,积极配合税务稽查,及时补缴税款和缴纳罚款。5.加强对外部环境的了解和预测企业应该加强对外部环境的了解和预测,及时掌握税法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和税务管理制度,以规避税务风险。6.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应该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主动向税务机关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资料和相关信息,与税务机关密切沟通,加强合作,共同维护税收稳定和社会稳定。7.建立税务合规监督和反馈机制企业应该建立税务合规监督和反馈机制,加强对税务合规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定期对税务合规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企业税务合规的实践案例1.某企业存在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导致面临税务追缴、罚款等后果。企业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并采取措施纠正错误行为,最终顺利解决了税务风险问题。2.某企业在税务申报和纳税申报方面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导致被税务机关开出罚单。企业采取了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和加强内部管理等措施,成功避免了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3.某企业与税务机关产生了纳税争议,经过多次沟通和协商未能解决。企业采取了向上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方式解决争议,最终成功维护了自身权益。
结语企业常见的税务风险问题包括税务稽查、税务诉讼、税务违法、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等方面,对于这些问题,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合规应对措施,包括加强税务合规意识、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及时处理税务风险问题、加强对外部环境的了解和预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税务合规监督和反馈机制等。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企业避免税务风险,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税务合规策略,并进行有效的实施和监督。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员工的税务合规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税法法规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以构建良好的税务合规企业文化,从而保障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和持续发展。
险易梳针对如今企业面对税收时“商业模式不合理税负偏高”、“税收政策不了解多缴冤枉税”、“金四大数据监管时代违规风险高”、“发票开具或接受不规范,承担违规风险”,以及税收干部工作时面对的“多维立体的征管信息”、“多样化的会计核算”、“海量数据”、“疑点成因不清晰”等问题,睿当家“险易梳”能够一键检测、快速出具报告、可视化呈现、风险提示、数据安全保护、权威设计。
【第2篇】大企业税收管理税务
企业所得税高怎么做好税务筹划?
税收问题千千万,《优税大大》懂一半
企业所得税也是我国的大税种,各行各业都有企业所得税税负高这一难题,那么企业在面对企业所得税税负高的问题时应该怎么应对?
通常企业所得税高的痛点主要是以下原因:
1.部分业务无法取得成本发票,导致企业所得税税负重
2.行业本身利润高,导致企业所得税税负重
现在金税四期陆续上线,不要再采取非正规手段进行避税,之前的监管力度可能不够,到了金税四期,对数据的监管一定会越来越严,各大行业在税负方面更应该做到规范化,规范化这个趋势将不可逆转。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优税大大》订阅号,关注了解更多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也不必过多忧虑,当对方为个人时,无法提供成本发票,可到税收园区进行自然人代开,个税核定0.5%-1.6%,无需自然人到场,提供相关信息即可。
当然,企业也可在业务开展前,在税收园区成立小规模个体户,以个体户名义承接开展,个体户无需进项成本,个税核定0.3%-1.2%,综合税负2%之内即可完税。
开票450万为例:
增值税:450万*1%=4.5万
附加税:4.5万*0.06%
个税:450万*0.3%=1.35万
综合税负5.85万左右
【第3篇】宣讲大企业税收服务
近日,松山区税务局举办了以“直播宣讲税收优惠·精准服务惠企利民”为主题的线上直播宣讲活动,拉开了全国第31个税收宣传月的帷幕。
活动现场,税务干部化身“主播”,详细讲解了当前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以及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费缓缴等涉税热点问题,进一步宣传了税收优惠政策,给纳税人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干货”。在互动环节,针对纳税人提出的问题,税务干部进行了答疑解惑。
此次线上直播,纳税人通过手机扫码后便可观看,既防范了疫情期间人员聚集的风险,又减轻了纳税人下载各种软件的负担,实现了热点问题“面对面”沟通、税惠政策“点对点”送达。
褚时松 松山区税务局副局长
“这次直播宣讲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推进‘智慧税务’建设的良好契机,目前来看,纳税人的反响很热烈,达到了活动的预期效果。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线上征纳互动,探索多渠道宣传辅导方式,搭建起更灵活、便利的沟通渠道,确保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直达快享,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来源:今日松山
【第4篇】大企业税收风险提示
23、加计扣除超出规定标准和范围:
24、企业所得税预缴及汇算清缴收入额明显小于同期增值税申报收入额。
25、纳税人将开发产品用千指信,赞助,职工福利,奖励,分配给股东或投资入股,拍卖,换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资产等,未视同销售申报纳税。
26、罚没支出、赞助支出等不应税前扣除而进行了扣除。
27、指赠支出不满足税法规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条件,或者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除国务院购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未做纳税调增。
28、当年发生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超过当年销售 (营业)收入15%(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超过部分未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29、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没有按照税前扣除标准(不超过发生额的60%且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千分之五)进行申报,超过部分未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0、关联企业成本、投资者或职工生活的个人支出、离退休福利、对外担保费用等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成本费用,以及各类代缴代付款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委托加工代垫运费等)在税前扣除,未进行纳税调整。
31、发放非任职于本公司的独立董事报酬,未按“劳务报酬”所得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32、自然人投资方股权变更交易发生增值的,到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资方变更前未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电报缴纳。
33、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应享受未享受、或不应享受而进行了享受、或填写扣除信息不真实。34、支付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35、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办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多次使用。36、个人多处取得的收入未合并缴纳个人所得。
37、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而支付给个人的一次性补偿金,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未按工资、薪金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38、发放给职工的各类补贴、奖金、实物、购物卡、礼品等,未折算价值作为工资薪金并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
39、企业为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超过允许标准的部分未扣缴个人所得税。
40、纳税人取得以房屋为载体,不可随意移动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价款未按规定计入房产原值申报缴纳房产税。
41、房屋租金收入未申报或未按期申报、未如实申报。
42、免税单位将其自用房产用于非免税用途(出租等)未进行申报缴税。
【第5篇】税务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
摘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又不重视,造成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内部审计机构在中国中小企业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中小企业应该重视内部审计在税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的功能、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等措施对税务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1引言
根据《2023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调查显示,税收负担过重是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希望政府出台税收减免的政策呼声最高。税收负担过重而政府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当企业的人工成本、融资成本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时,企业是经济人,为了生存会想办法降低成本,而有时会铤而走险通过非法的途径来降低成本。降低税收负担就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渠道之一。企业在涉税过程中如果没有遵守国家的税收法律规章制度,会导致企业利益的损失,将给企业带来风险,这就需要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近年来,很多学者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如何最大限度通过管理如纳税筹划等来降低税务风险。罗威在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博士论文中提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但对内部审计对税务风险管理如何监督没有展开进一步研究[2]。目前国内研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文献较少,本文将运用内部审计的有关知识,从内部审计的角度讨论降低税务风险的措施,以此给中小企业管理和控制税务风险提供一些参考。
2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coso的风险管理定义是指企业可以有条不紊的管理风险的过程,而这种风险指的是附着在每一个战略组合之上,以实现持续盈利为目标的风险。风险是阻碍企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企业要实现盈利目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iia《标准》第2120条规定:内部审计必需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并对其改善做出贡献。内部审计组织介入企业风险管理已经得到国际内部职业界的普遍认可。
2.1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可以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环节,没有风险就不需要控制,税务风险是存在的,企业需要对税务风险进行分析,才能评估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而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手段的一种。根据2004年iia颁布《内部审计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中指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该发挥核心作用。内部审计以独立、客观的态度对内部组织进行评价和监督,以保证企业管理的需要,控制和化解各种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风险管理的加强能够使内部审计更加明确自身参与企业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风险导向决定了其能与风险控制完美结合,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涉税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审计人员在为企业把脉,审计人员要确保企业识别全部税务风险,进而企业才能管理风险。
2.2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如果企业税务风险没有控制得当,会导致企业违反法律规章制度,影响企业声誉甚至可能导致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成为中小企业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从现实意义上看,目前很多企业的管控都侧重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效益方面,而对税务审计有明显的忽视现象。彭喜阳对全国部分城市的中小企业调查发现,企业税务风险意识淡薄和税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是最基本的问题,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内部审计的监督,即使少数中小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也大都没有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审计。风险总是存在的,不会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对于中小企业管理者而言,在外界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来防范税务风险成为一项首要任务。由于审计人员和企业的管理者对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很多企业都是税务风险发生以后才采取措施,但为时已晚。如果企业能够尽早意识到税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及时地让审计部门参与到税务风险管理审计中,必然会大大降低涉税风险,进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不至于让企业在蒙受损失的同时担负更多的法律责任,这样也会提升企业的信用和声誉,给社会留下较好的口碑,中小企业将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为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国家税务总局2023年出台《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2023年出台《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暂行办法》,我国的大型企业开始逐步重视并且进行税务风险控制。但目前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并不乐观,而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明显低。彭喜阳(2014)经过调查发现,几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不存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将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的日常管理,税务风险缺乏内部审计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23年对9287家中国民营企业的调查显示,8128家占全部调查数的90.82%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有些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是为了满足上级单位、法律法规的外部要求。内部审计机构成为企业可有可无的部门。很多企业为了应付税务机关的要求被动地对企业各项涉税活动进行自查,而仅仅为应对税务部门的检查而没有真正让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来担当税务风险管理的监督和评价工作。
3.2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功能不到位
笔者调研了福建一些中小企业,对于企业税务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目前部分企业虽然设有审计部门,但大多是对于企业采购、招标以及生产等方面进行审计,忽视了税务风险管理审计。目前企业把税务审计作为财务审计的一部分,而对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不重视。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23年的调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经常开展的审计项目中风险审计占2.01%、国有企业占2.06%;而开展财务审计民营企业占16.7%、国有企业为23.7%。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认为企业的风险审计力度不够,内部审计还是集中在财务审计。
3.3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23年调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46.5%是兼职人员、专科学历从业人员占44.0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30.61%是兼职人员、专科学历从业人员占43.53%,由此可见,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偏低,无法胜任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需要复合的知识,因为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和其他方面的审计有很大的区别,税务风险审计不仅仅涉及到风险的控制,更要求审计人员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文和财务制度有比较深入了解,因此,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够胜任此项工作。但是目前企业的审计人员大多只是熟悉财务知识,对于税务风险管理没有太多的概念,一旦盲目进行税务风险审计,稍有不慎就会触及到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从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使企业的税务风险进一步增加。
4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应对措施
企业资源是有限的,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资源更有限,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要让企业的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对税务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企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机遇与风险并存,只有那些练好内部控制体系与防范风险管理措施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4.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根据2003年审计署的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企事业组织以及其他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企业管理层应重视企业的内部审计建设,企业管理层应该明白内部审计的建立和健全能有效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另外由于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特殊性,企业在完善审计部门的同时应该根据企业经营规模设立专门从事税务风险审计的小组和专业审计人员。要尽快落实税务风险审计部门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成立责任追究制度,中小企业可以在财务部门之下设定税收风险管理岗位,这样能够实现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每个人的责任明确,一旦出现问题,便可追责到人。另外,应明确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参与税务风险管理审计,制定相应制度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风险管理工作中。
4.2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功能
如果企业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内部审计的职能能够严格地监督和评价税务风险,但是由于企业的管理风险本身是随着企业内部环境和同领域的外部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的,所以企业的风险管理是很难摸索清楚的。另外,也由于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有限,导致在企业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过程中要首先抓住重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税收风险管理审计最主要的目的是从事后审计转向事前控制,把风险关口前移,实现全过程审计。这就需要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转变观念,做好各部门的自我约束,提升管理效益。
4.2.1提升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税务风险审计意识
gilmour认为,管理层把内部审计看做改善控制的资源,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王兵认为内部审计发挥作用,领导的重视是主要因素。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有些是企业主或管理层的故意行为,税务机关要加大税收规章制度和企业合法经营的宣传力度,并加大执法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合法经营的气氛。相关部门(如各级审计机关和各级内部审计协会)加大内部审计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宣传力度,并切实做好政府服务工作。另外,只有企业主或企业管理层提高税务风险意识和认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才会有意识地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关注风险并积极地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这样才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4.2.2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
企业的许多涉税行为是企业的整体层次行为,如果企业进行偷漏税,大部分是企业层面的舞弊行为,而企业主或管理层就不希望内部审计在此方面出具不利的审计报告。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容易受到企业管理层的影响或与管理层妥协,内部审计人员即使认为这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涉税风险,但一般会听从企业的安排,这使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根据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有责任提醒企业主或管理层相关的涉税风险,应与企业主或管理层沟通,明确告知涉税风险的后果。税务风险管理审计需要对税务知识、税务法律规章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账务处理了解透彻,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很高的要求,也容易造成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审计时信心不足。财务人员有时也认为审计人员没有能力来审计涉税业务,财务人员在进行涉税账务处理时存在故意的涉税风险行为,某些涉税不符合相关制度要求,但企业财务人员认为历来都是如此进行涉税处理,或者其他企业也是这样处理,而税务部门也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基于独立、客观的立场以及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与财会人员沟通,认真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4.2.3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内部协同度
内部审计在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不能成为风险的管理者而应是协调者。内部审计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但要查出错误,还要保证咨询与服务结合到位;不但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审计工作的过程,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进行协同工作,才能协调各部门共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防范风险的发生和对企业造成的利益损失。企业内部审计活动的计划要充分反映出企业的风险战略。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中,税务风险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保证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并重。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要和内部审计工作达成一致,确保两项工作协同发挥作用,这也要求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做好企业税务风险评估和风险暴露的基础工作之上,合理地安排好审计计划,在具体的审计活动中,强调内部审计和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协调一致性。同时,因为企业在风险评估中会涉及到企业横、纵向的广泛层次上的业务,这也需要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或风险管理部门共同协作,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其团队合作的力量,共同努力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4.2.4通过合规性的审计来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进行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落实税务岗位责任制,以制度为准绳。coso-erm框架提出,内部控制的各风险要素以及整个企业层面都要考虑合规性。而税务风险管理审计最终的目的是发现企业涉税过程中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风险,其本质应该是合规风险审计。内部审计应该从管理层的理念及管理风格、企业税务管理风险评估、税务控制活动和监督等几个方面对税收管理的内部控制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并通过内部审计的第三道防线来防范税收风险。
4.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税务风险管理
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影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审计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特别是风险导向的审计,审计人员仅仅有审计知识是不够的,学习和创新是内部审计人员的源泉。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既具有财会、税收、审计、管理、沟通知识又要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或者通过岗位轮换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胜任能力。一般的审计人员是不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中小企业可以和高校签订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对于那些愿意从事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优秀学生,企业可以在其未毕业时进行考查和培养,待其毕业即可快速参与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中,不断地给企业的审计人员注入新生力量。
5结语
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最大价值并不在于“监督”,而是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税务风险管理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带来严峻的挑战。内部审计在中小企业还不受重视,企业内部审计还集中在财务审计。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中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减轻中小企业税负应多管齐下[eb/ol].
[2]罗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彭喜阳.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刍探一基于对长沙、上海、广州、深圳、北京、西安六市有关单位的调查[j].湖湘论坛,2014(2):57-62.
[4]李乾文,李昆.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26-31.
[5]王兵,刘力云.中国内部审计需求调查与发展战略[j].会计研究,2015(2):73-79.
[6]吴敏慧.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12(12):79-81.
[7]理查德?l?莱特里夫,温特?a?华里丝,格兰恩?e?萨姆那,等.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上、下册)[m].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51-59.
[8]菲尔?格里夫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34-37.
作者:林仁灶 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第6篇】大企业税收与管理
导读:
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供应链的管理困惑。供应链也成为企业最具风险的管理问题之一。
来料不及时、来料品质不良、产品追溯、采购人员/品控人员四处救火,疲于奔命,引发生产成本上升、客户投诉与客户流失等一系列问题。
【企业供应商管理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a.缺乏有效的供应商评估体系,无法甄别优质供应商,采购风险高;
b.与供应商信息交互不及时,沟通效率低下;
c.供应商资质审核、认证等业务无标准化流程,监督管理困难;
d.基于纸张单据的文件易丢失,难以实现管理管控;
e.跨地域和部门间信息不互通,无法及时共享采购信息。
一、加强供应商管理的作用表现
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就是在降低企业内部成本,从源头做好管理,降本增利。
(一)对供应商方面的作用:
①增加对整个供应链业务活动的共同责任感和利益的分享;
②增加对未来需求的可预见性和可控能力,长期的合同关系使供应计划更加稳定;
③成功的客户有助于供应商的成功;
④高质量的产品增强了供应商的竞争力。
(二)对制造商方面的作用:
①增加对采购业务的控制能力;
②通过长期的、有信任保证的订货合同保证了满足采购的要求;
③减少和消除了不必要的对进购产品的检查活动。
二、供应商选择的十个原则
1、总原则-全面、具体、客观原则:
建立和使用一个全面的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商做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业绩、设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交货协议等方面可能影响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方面。
2、系统全面性原则:全面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使用。
3、简明科学性原则:供应商评价和选择步骤、选择过程透明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4、稳定可比性原则:评估体系应该稳定运作,标准统一,减少主观因素。
5、灵活可操作性原则:不同行业、企业、产品需求、不同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应是不一样的,保持一定的灵活操作性。
6、门当户对原则:供应商的规模和层次和采购商相当。
7、半数比例原则:购买数量不超过供应商产能的50%,反对全额供货的供应商。
8、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同类物料的供应商数量约2~3家,主次供应商之分。
9、供应链战略原则:与重要供应商发展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
10、学习更新原则:评估的指标、标杆对比的对象以及评估的工具与技术都需要不断的更新。
三、要想做好供应商的管理,首先要做的是从思想上对供应商管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对供应商的认知要“五要二不能”。
(一)“五要”,要什么?
1.要把供应商视作自己企业的一部分
企业在应改变供应商的管理理念,从原来的压迫式、命令式变更为经营式、领导式。把供应商视做企业的一个团队、一个部门来经营,把供应商能力的提升,看做企业的成长。日常工作中企业怎样经营自己的团队,就怎样经营供应商。
2.要对供应商定期评估、评审
企业对供应商的评估包括:供应商准入评审、供应商供货评审、供应商周期性评审及供应商的淘汰机制。
(1)供应商准入评审:
对供应商的的抗风险能力和资金实力,企业主的格局和经营能力进行评估。
要制定明确的准入流程,供应商准入评估不能只有采购,还要有品质部门、技术部门的介入。
(2)供应商供货评审
根据企业对物料的采购需求,评估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分析现有供应商当前产能饱和度,是否有扩产计划及满足企业需求的最短生产周期。每一个物料要规划合理地规避供应链风险的规划,主要的物料,关键部件的供应商,都应具备两家以上,最好是三家,进行优选。
(3)供应商的周期性评审。
内部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国内的大型企业对供应商都有一套非常明确的评估体系,且至少每年一次的供应链再评审的机制。重新判断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对供应商的评估维度主要参考:供货交期,供货品质,过程异常服务、议价能力及拓产能力的评估。
(4)供应商的淘汰机制:
企业应像考核内部员工一样考核供应商,每月对供应商进行多维度、数据化、结果化的评价,每季度综合月度得分对供应商做评级,再根据供应商的评级分配订单比重及是否参与样品的开发及订单停止,限期整改、做汰换规划。
企业要供应商有科学的数据化评估,规避供应链风险,有准入的评估,有周期性的评估及淘汰机制的建立。供应链管理不是靠感觉、靠感情、靠关系去做,而是靠具体的一批一批交货的品质、交期、异常处理、议价能力的数据收集、分析后的综合评价。
3、要帮助供应商提升
第一点建议就阐明了要把供应商看成是一个同体,用同体思维去经营供应商。
供应商是企业的一个部门,当供应链有问题的时候企业要去帮助他,深入到供应商的现场,不能只要求、责令整改。供应商可以在技术方面、品质管控方面、生产管理方面一些薄弱的地方获得你的技能加持,这些管理、技术等薄弱点都要通过日常的评审中获取,并有针对性的帮助。
当然,帮助供应商也是有前提的。
供应商有成长性,有意愿去配合改善,这样的供应商,才会值得企业去为其赋能,有技术问题你的团队去协助他解决,共同研发,而作为供应商本身,有问题也要及时知会我们,跟客户一起去面对。
作为客户,作为需求方,要同供应商一起面对问题,当供应商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善于帮助供应商。
5、要对供应商做契约管理
对供应商还要进行契约管理。在供应商的管理中是需要建立品质的契约、交期的契约、成本的契约以及过程当中服务配合的契约。
与供应商建立相应的契约管理,就是要做到凡事有规矩,做得好有哪些激励,做得不好又有哪些处罚规定。
例:获得a级供应商可以获得70%的订单额,新品打样80%分配量;
b级供应商可以获得20%的订单额,15%的新品打样;
c级供应商获得8%的订单,5%的样品分配;
d级供应商2%的定单,样品制作停止。
e级供应商返单订单停止,限期整改,考虑汰换。
在与供应商签订的供应合同里面就要规定清楚,这是基础管理动作,不可或缺。
通过这些合同的订立,来培养大家的契约意识、合作精神,这样就相当于把供应商也做了绩效考核、晋升通道的搭建。
(二)“二不能”具体解析
1、不能把供应商作为降本的关键点
首先要打破的一个思维误区,压低供应商材料的采购价,作为企业成本减少关键地方,不能总想着物美价廉。
材料成本的降低是企业成本控制一个方面,需要共识的点把供应商的材料成本一压再压,在合理的区间压价是可以的,但不能总是想着要递减,给供应商一定的利润空间,存活空间。与供应商谈降价时要学会去做市场调研,帮助供应商做降本减费的管理,辅导供应商通过技术输出的方式帮助供应商做降本减费的专项改善动作,节省的费用与供应商做分配。与供应商互利共赢,不能一味地杀价,不建议这么做的。
2、不能凭价格低作为供应商选择的首要条件
采购价格低,意味着企业可以降低其生产经营的成本,对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增加利润,有着明显的作用,是选择供应商的重要因素。但是价格最低的供应商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还需要考虑企业产品服务质量、交货时间发展以及运输成本费用等诸多影响因素。
四、供应商管理的八种方式:
(一)发展供应商。
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将企业年度开发或生产计划与当前供应商库的现状相结合,主动、有序地展开与更换供应商。
(二)确定供应商。
选择哪一家供应商不是老板说了算,也不是采购主观意愿。对供应商进行检查,确定供应商范围。要有评估流程、评委会、评审目标、规则等。公开、公平、公正组织审核,并根据评分结果挑选合格的供应商。
(三)对供应商流程的评价。
发生采购业务时,总要对供应进行绩效评估。在考核过程中,采购部要避免自己又当采购,又当自己的裁判,要多听取需求部门的意见,以及其他质量、技术等部门的评价意见。
(四)改善供应商。
采购部要及时并定期发布供应商评估意见,一般包括优秀、待改进、终止合作。原则上不要轻易放弃一个供应商,要及时帮助并给供应商机会,使之跟上公司的步伐。
(五)对供应商实现差异管理
老员工一般都很重视这方面的管理,必须根据采购项目的重要性,采购金额的大小,做好供应商的区分与分类。战略性供应商、重要供应商、一般供应商、备用供应商,实现差异化管理。
(六)设置准入门槛,确立试运行阶段。
了解供应商的家底,收集供应商基础,运用考核标准对供应能力进行核实。为何要分别尝试运行阶段。
(七)摆正寻找供应商的心态。
寻觅供应商应基于长期供应,若按短期目标寻找供应商,将耗费寻源成本和初期磨合成本。
(八)基于长期关系,整合供应链共同发展。
是对供应商的整合,也是对供应商管理的最高阶段。
五、如何有效管理供应商?
1.建立供应商管理考核制度
(1)质量考核的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品管的判定,根据不同的判定结果给予不同的加权分数,例如:允收是满分1分,特采是0.8分,全检是0.5分,批退则是0分。我们可以针对当月检验的结果得到考核分数,后续就能加总平均得到供应商的质量分数。
(2)交期考核的方式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准时交货」就是满分1分,「延误交货」就是0.5或0分,每个月计算出交期的加权分数,做法与质量考核相同,后续就能加总平均得到交期分数。
3、服务考核
这个部分可以交由公司的采购人员从「配合度」、「服务态度」、「问题解决速度」、「样品提供速度」、「信息提供速度」等进行综合考核。
综合以上的考核分数来判定供应商的等级,给予不同的奖励方式或是进行调整辅导。
举例:公司针对主要供应厂商每个月都做考核的综合评分,考核分数分为绿灯、黄灯与红灯,红灯就是60分以下不及格。每个月的考核结果就在供应商的下方贴上考核的标志,当厂商送货时就会看到这个标志,让厂商了解自己的考核结果,相信透过适当的辅导后,就能帮助公司提升物料的管理水平。
2.以合同的方式进行制约
必要时,对供应商以合同进行制约,维护公司的利益,杜绝来料品质以次充好,造成后续生产过期的恶性循环。
比如:签订质量保证协议、规定供应商交货时必须提供产品出货检验报告、加强来料数量、包装外观等确认等等。
3.定期跟进供应商
比如,制作供应商质量月报表,定期召开供应商质量会议;跟进供应商质量改善行动;
4.建立供应商协同管理系统(srm)
目前全球各国都极其重视数字智能技术在供应链管理和数据安全中的应用,最近几年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能力也大幅提升。通过工业互联网+数字供应链,大幅度提升提高工厂的智能化水平和供应链的敏捷管理能力,让生产更加“聪明”,让供应链更加“柔韧”。
企业可通过供应商管理系统平台,有效实现供应链互联互通,智慧化。管理目标将从关注从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到关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通过产业平台来消除产业链浪费,实现供应链的共享共赢。
【供应链协同体系五大关键路径:】
a.询比价与订单协同:供应商协同管理系统可实现自定义比价成本构成,快速比对多个外协厂商的料、工、管费;图纸实时上传并下发给指定供应商,并进行有效的版本控制;订单实时下发、供应商生产进度及库存实时上报,生产进度一目了然,若有异常及时干预。
b.供应商发货协同:通过交期控制,防止过早交货造成爆仓;送货预约申请,确保收货平准化;送货单格式统一化,便于采购方实时核对收货;送货物料标签规则统一格式打印,将产品追溯延伸到供应商端。
c.进场物流协同:借助专业信息系统减少操作环节,有效提升作业效率;进料检验急料任务置顶,可防止任务超期;待上架位置指引,便于快速确认接收地点。
d.加工物流-物料领用:通过仓储管理软件配合电子看板+移动扫码设备,可快速准确找料,集中合并拣货,提升拣货效率;同时具备灵活设定物料条码设定按照管理维度、任务实时合并、减少无效行走等功能。
e.成品库管理协同:从实物标识、入库管理等方面着手,实现发货明细关联、终端实时查询。
六、供应商管理与考核的四类基本指标
考核供应商的指标不外乎四类:供应商质量考核指标、价格考核指标、经济指标以及支持和服务考评指标。
(一)质量指标
质量是用来衡量供应商的最基本的指标。
供应商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来料批次合格率、来料抽检缺陷率、来料在线报废率、供应商来料免检率等。
1、来料批次合格率=(合格来料批次/来料总批次)×100%
2、来料抽检缺陷率=(抽检缺陷总数/抽检样品总数)×100%
3、来料在线报废率=【来料总报废数(含在线生产时发现的)/来料总数】×100%
4、来料免检率=(来料免检的各类数/该供应商供应的产品总类数)×100%
其中尤以来料批次合格率最为常用。
也有一些公司将供应商质量体系、供应商是否使用以及如何运用spc于质量控制等也纳入考核。还有一些公司要求供应商在提供产品的同时也要提供相应的质量文件如过程质量检验报告、出货质量检验报告、出货质量检验报告、产品成分性能测试报告等,并按照供应商提交信息资料的完整度、及时与否给予考评。
(二)供应指标
供应商的供应指标又称企业指标,是同供应商的交货表现以及供应商企划管理水平相关的考核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订单变化接受率等。
1 . 准时交货率
准时交货率=(按时按量交货的实际批次/订单确认的交货总批次)×100%
2 . 交货周期
交货周期是指自订单开出之日到货之时的时间长度,一般以天为单位来计算。
3 . 订单变化接受率
订单变化接受率是衡量供应商对订单变化反应灵敏度的一个指标,是指在双方确认的交货周期中供应商可接受的订单增加或减少的比率。
订单变化接受率=(订单增加或减少的交货数量/订单原定的交货数量)×100%
有些公司还将本公司必须保持的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的最低库存量、供应商的企划的体系水平、供应商所采用的信息系统如mrp或erp以及供应商是否同意实施“即时供应”(jit供应)等也纳入考核。
(三)经济指标
供应商考核的经济指标主要是考虑采购价格与成本。同质量与供应商指标不同的是,质量与供应考核按月进行,而经济指标则常常按季度考核。本指标往往是定性考核。
1 . 价格水平
企业可以将自己的采购价格同本公司所掌握的市场行情比较,也可以根据供应商的实际成本结构及利润率等进行主观判断。
2 . 报价行为
主要包括报价是否及时,报价单是否客观、具体、透明(分解成原材料费用、加工费用、包装费用、运输费用、税金、利润以及相对应的交货与付款条件)。
3 . 降低成本的态度与行动
供应商是否自觉自愿地配合本公司或主动地开展降低成本活动、制订成本改进计划、实施改进行动,是否定期与本公司审查价格等。
4 . 分享降价成果
供应商是否把降低成本的利益与本企业分享。
5 . 付款
供应商是否积极配合响应本公司提出的付款条件、付款要求以及付款方法,供应商开出付款发票是否准确、及时,是否符合有关财税要求。
有些单位还将供应商的财务管理水平与手段、财务状况以及对整体成本的认识也纳入考核范围。
四、支持、合作与服务指标
同经济指标一样,考核供应商在支持、合作与服务方面的表现通常也都是定性的考核,一般来说可以每季度一次。
考核内容包括:
1 . 投诉灵敏度
供应商对订单、交货、质量投诉等反应是否及时、迅速,答复是否完整,对退货、挑选等要求是否及时处理。
2 . 沟通
供应商是否派出合适的人员与本公司定期进行沟通,沟通手段是否本公司的要求(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以及文件书写所用软件与本公司的匹配程度等)。
3 . 合作态度
供应商是否将本公司看成是其重要客户,供应商高层领导或关键人物是否重视本公司的要求,是否经常走访本公司,供应商内部沟通协作(如市场、生产、计划、工程、质量等部门)是否能整体理解并满足本公司的要求。
4 . 共同改进
供应商是否积极参与或主动提出与本公司相关的质量、供应、成本等改进项目或活动,是否经常采用新的管理做法,是否积极组织参与本公司共同召开的供应商改进会议、配合本公司开展的质量体系审核等。
5 . 售后服务
供应商是否主动征询顾客意见,是否主动走访本公司,是否主动解决或预防问题发生,是否及时安排技术人员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处理。
6 . 参与开发
供应商是否主动参与本公司的各种相关开发项目,如何参与本公司的产品或业务开发过程,表现如何?
7 . 其他支持
供应商是否积极接纳本公司提出的有关参观、访问、实地调查等事宜,是否积极提供本公司要求的新产品报价与送样,是否妥善保存与本公司相关的机密文件等不予泄露,是否保证不与影响本公司切身利益的相关公司或单位进行合作等。
(完)
编辑创作:企业管理咨询师 张骥老师
专注企业管理改善与变革,贴心服务实体经济,现场咨询、辅导与培训,助力企业发展。
【第7篇】大企业走访促税收营商环境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近日,内乡县自然资源局深入南阳市恒通机动车驾校、内乡县瑞泰石材有限公司、信威石材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走访。
在走访中,实地查看企业产品生产、运营建设和发展需求,并与企业负责人就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政策上的解答,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内乡县自然资源发挥职能优势,强化服务意识,设身处地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简化办事程序,把服务质量体现在服务热情上。不断加大政策方面宣传,提高行政效能,帮助企业注入活力,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刘振伟 余迪 郭凤侠)
【第8篇】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规程
税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中最常见的风险类型之一,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筑企业的资金流动性较大,而且工程建设工期较长,管理难度较大,所涉及的税务内容非常复杂,故面临的税务风险也更大。因此,本文就详细分析当前建筑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分析影响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防范风险应对措施,减少企业税务风险的发生,确保企业的稳定经营。
税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经营中,由于自身纳税行为不当,导致出现各种税务问题,比如出现少纳或未纳税的现象,导致企业面临补税、罚款或者其他处罚,并对企业的声誉造成影响等一系列的风险。因此做好税务风险的分析和应对,不仅可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也是维护企业形象的重要措施。当前,企业税务风险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没有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来做好缴纳税款工作,比如出现偷税漏税的问题,导致企业面临各种处罚的风险。另外一种是在日常经营中由于不能准确掌握相关的税收政策,导致企业的税负增加所带来的风险。不管是哪一种风险,都会对企业的经营和利润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应当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财务成本的管控,也可以提高税务策划的科学性,减少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风险,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做好税务风险管理,也是企业做好财务风险防控的重要措施,可以确保企业能够获更加真实的财务数据,为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奠定重要的数据基础。
一、建筑企业的税务风险分析
(一)缺乏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
建筑企业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导致存在较多的风险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税务管理效果,从而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影响。目前有些建筑企业都缺乏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并没有重视税务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所以无法有效地减少税务风险的发生。即使部分建筑企业能够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但是并没有将税务风险工作和其他工作相互联系,从而导致税务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此外,部分税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升,缺乏对新税制的认识和掌握,所以也很难开展有效的税务管理工作,导致税务风险增大。
(二)资金的周转率不高
建筑企业在开展税务管理中,也存在着资金周转率不高的问题,从而增加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概率,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在建筑企业在运转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特别是在购买建筑材料上,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所以建筑企业的经营成本要比其他企业更高,企业极容易出现资金周转问题。而且建筑企业的资金回笼速度也比较慢,按照相关的合同约定,部分工程资金需要等到工程验收后才能收回,如果出现资金不能及时回收,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金情况,也会对企业的税务管理造成影响,产生税务风险。
(三)存在较大的进项抵扣税务风险
随着税制的改革,受营改增政策的影响,建筑企业缴纳税款的比例增加,虽然增值税能够进行抵扣,但是由于工程需要购进的一些材料并没有可以抵扣的进项发票,也会造成税务风险的产生。新税制政策下,建筑企业要做好进项税的抵扣,在购买物资时必须要开具合规发票,然后使用购买物资的发票才能进行抵扣。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期限较长,施工成本较大,为了节约施工成本,部分建筑企业会向一些小型厂家购买材料,但是部分小型厂家不具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或受开票限额的制约,导致无法及时进行抵扣,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税负,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四)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中,部分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导致税务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一是,当前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税务风险预警体系,不能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科学的预警机制,导致企业的税务风险得不到有效的防控。比如,建筑企业所制定的风险预警机制,没有专门建立识别方式,不能够精准地识别企业在经营中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大。二是,建筑企业的税务风险监督控制力度不足。要做好税务风险的应对,不仅要有完善的预警机制,更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监督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税务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从而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但是实际上,许多建筑企业都没有做好税务管理的监督工作,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不高。在开展审计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能够清晰地分析到企业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不能准确地稽查出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不能及时发现企业的税务风险。
(五)缺乏对税务风险管控人才的培养
随着我国新税制的实施,对于税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建筑企业,税务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工作难度大,如果税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将会直接影响税务管理质量,导致税务风险的发生。但是实际上,许多建筑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普遍不高,不能准确地掌握国家的制度政策内容,所以不能按照国家的要求和规范来开展税务管理工作,导致税务风险的发生。比如,新税制的实施,对于税务管理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工作人员不能准确地掌握新税制的内容和要求,不能做好新旧政策之间的有效衔接,会导致企业税务管理出现较多的问题,不仅造成较大的税务风险,也影响企业在税务机关中的形象。
二、影响建筑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影响建筑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分别是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的影响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部分企业采取了多元化的经营策略,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范围,虽然该方式能够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但是也增加了企业的税务管理难度,因为不同业务的税务管理方式不同,使得纳税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在大部分建筑企业的内部结构组成中,只有财务部门,并没有税务管理部门,所以一般税务管理工作是由财务部门进行负责管理。而财务部门的业务内容较多,所以开展税务管理的工作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无法保证工作质量。而且,大部分财务人员并没有具备良好的税务管理知识,并没有具备税务风险规避的能力,不能及时精准地识别出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从而导致企业税务风险增大。而且,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施工中,主要是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度,但是通常一个项目经理所管理的项目数量较多,所以不能全面顾及各个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不仅影响了工程的施工,也会对建筑企业的财务和税务造成影响,导致税务风险的发生。比如,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项目建设工期延长,不能如期验收,项目工程款项不能及时回笼,导致企业按合同产生纳税义务,占用流动资金,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缴纳税款,从而导致税务风险的产生。
(二)外部原因的影响
导致建筑企业形成税务风险的因素很多,也包括外部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税制的改革和发展,相关的政策内容也在不断地修订完善,导致企业的税务管理难度增大。比如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企业的应缴税额比例增加,税负增加,虽然说进项税可以进行抵扣,但是同时企业的资产总额也会随之下降,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增加,影响了企业的资产构成。此外,进项税的抵扣是需要发票的,部分建筑企业为了减轻税负,抵扣更多的进项税,也会铤而走险地虚开发票,从而造成新的税务风险。我国建筑行业现处于发展阶段,随着建筑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增大,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导致经营稳定性不高。此外,建筑企业的上游供应商数量众多,成分比较复杂,部分建筑材料是从农民、个体户或者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供应商一旦不按规定开具或者到税务机关代开发票,建筑企业就容易产生接受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风险,面临补缴企业所得税风险。
三、建筑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树立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
在新税制政策下,要做好税务风险的管理和应对,建筑企业必须要树立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从思想上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一是,建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更要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来制定一系列的风险防控措施。二是,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不仅要注重提高财务部门的税务风险防控意识,也要提高其他部门的风险防控意识,加强税务管理培训,加强对新税制政策的学习和掌握,确保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合法合规开展,减少税务风险的发生。
(二)提高资金周转率
要做好税务风险的管理和应对,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率十分关键,所以建筑企业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要结合工程的建设情况来合理调配资金的周转率,从而减少税务风险的发生。一是,企业要做好工程款的管理工作。当工程竣工后,相关人员应当立刻收回工程款项,避免出现拖欠工程款项的问题,减少企业资金的损失。如果客户在合同约定时间内未能划清工程款项,则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来收回工程款项,从而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保证企业能够拥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周转和经营。二是,建筑企业要做好内部资金的管理工作,要做好各项支出费用的规划,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方案,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建筑企业在经营中做好资金流的合理控制,确保企业能够拥有足够的资金去缴纳税额,减少税务风险的发生。
(三)做好发票管理工作
要做好进项税的抵扣工作,减少建筑企业应纳税额,企业应当做好发票的管理工作。在经营中,建筑企业购买建筑材料的支出费用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采购材料时,必须要求开具相应的增值税发票,并且做好发票的保管工作,确保在计算应缴税额时能够用来抵扣。在购买材料时,为了保证发票的合法合规性,应当签订相关的采购合同,并且在合同中明确地约定发票的开具方式、开具时间等,必须确保发票的合法性,保证能够进行抵扣。为了确保发票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在采购材料时,建筑企业应当选择和一般纳税人企业进行合作。此外,作为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要做好发票真实性和规范性的审核,避免出现虚假发票的现象,影响企业的扣税。
(四)制定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
要做好税务风险的管理和应对,建筑企业应当制定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一是,要设置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专门负责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风险管理负责人要明确不同人员的工作职责,强化每一位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比如,企业应当设置税务管理岗位,要求该岗位员工做好会计处理工作、做好税务登记和策划等相关的工作。企业还要加强税务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员工之间的沟通,及时获取相关的税务信息,保证税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减少税务风险的发生的。二是,建筑企业要制定完善的奖罚制度,借助奖罚制度来提高员工在税务风险管理中的积极性。比如,企业可以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来评估出企业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点,然后结合各个岗位的职责来将风险解决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有效地解决税务风险,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三是,企业要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机制。比如所制定的机制中,应当明确规定相关的税务工作流程,要明确税务策划的责任、流程,明确税务登记的责任流程等,从而确保税务管理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五)加强对税务风险管控人才的培养
在经营中,建筑企业要做好税务风险管控人才的培养工作,确保企业各项税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一是,在进行税务风险管理人才选聘时,应当结合新税制政策的要求,选拔专业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员来担任税务管理工作人员,并且要求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证,确保税务管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二是,建筑企业要加强对税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邀请税务管理专家前往企业开展培训工作,或者组织企业税务人员积极参加到税务局组织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更新税务人员的税务知识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掌握最新的政策内容,能够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来做好税务管理工作,减少税务问题和税务风险的发生。三是,建筑企业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将税务风险防控质量和员工的工资福利相挂钩,借此来激发员工在税务管理中的积极性,减少各种税务问题的发生。此外,企业也可以借助完善的工资福利体系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构建更高水平的税务管理队伍,提高建筑企业整体的税务管理水平。
总的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建筑企业也面临更大的税务风险,导致税务风险发生的因素很多,比如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外部政策环境的影响等,这些问题都会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因此,建筑企业要做好税务风险的分析工作,树立良好的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制度,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有效地提高建筑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确保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第9篇】关于服务大企业税收
服务行业利润虚高,缺少发票抵扣,怎么消化利润呢?
一家广东的服务类企业,它可以享受哪些税收政策?
《企税家》专注于税务筹划,您的贴身节税专家,合规合法节税!
服务行业只是一个大类,它的下面还分两大类,如现代服务类,传统服务类。有的企业是做信息技术服务之类的,有的企业是做传播和新闻服务业,有的是金融服务业的,有的企业是做教育服务业的,还有一类是做医疗护理服务业的。
可以看出,它是一种非物质产品、非物理劳动与技能、有形和无形服务的行业,这类行业,往往的利润都很高,企业只需要支出部分的材料费用,推广费用,以及人员工资即可,而中间除去成本外,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无疑让众多的服务企业头疼不已。
我们都知道,广东一直都是我国gdp常年霸榜第一,一方面是广东临南海海岸线长,海运发展好,另一方面广东本地的贸易类,服务类企业发展规模大。可能你看这的只是一个小作坊,实际上它一年的产值在上千万!
那么,如果说在广东有一家服务企业,它自身的利润高,发票抵扣少,可以享受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一、核定征收
可以对贸易类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或者个人经营所得税进行核定征收。比如说,一家一般纳税人的公司,可以对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3.5%,而小规模纳税人的个独个体户,可以核定征收个人经营所得税0.5-1%。
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可以是新设立企业,也可以是迁移。
二、自然人代开
公司的一些与个人的业务开展,可以委托第三方平台,在税务局代开发票,核定征收个税,综合税负3.5%,一人一年可以累计代开500万额度。
三、有限公司返税
如果说一家服务类公司,不仅企业所得税高,增值税也高,那么可以通过迁移或新办的方式,入驻园区,正常的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就可以获得园区对企业的扶持奖励。
增值税奖励总纳税额的35-45%,企业所得税奖励总纳税额的28-36%。
其实,税收政策适用于80%的企业,只要企业出现税务问题,都可以通过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来解决的,将主体公司的部分业务分包分流出去,转移税负压力就行。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需要更加详细的税收优惠政策,欢迎您的留言与私信!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企税家》公众号,更多税收优惠政策,可移步公众号了解~
【第10篇】基层税务局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金正义 肖成名)2023年,新县税务局认真落实《健全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新格局意见》,从做精税收服务,整合管理资源、做细风险管理等方面入手,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大企业个性化服务和风险管理,进一步健全大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新格局。
建立专班强机制。今年以来,新县税务局组建了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成立由各科室青年税干的辅导专班,对千户集团企业和重点税源企业主动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政策辅导,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税收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及时帮助解决涉税问题,化解涉税风险,助力健康长远发展。
细化措施送政策。对照总局出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推行网格化定制服务,靶向实施“一户一策”。按大企业纳税人标签体系进行细化,持续完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红利“幸福账单”精准推送工作机制,精准定位、精准发送,开展面向企业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的分类宣传,推送红利账单,进一步提升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知晓度,帮助了纳税人缴费人算清算细享受退税减税降费的红利账,持续增强了大企业纳税人对税费支持政策的获得感。
税企共建优服务。今年以来,管理大企业的第二税务分局党支部和多家千户集团企业和重点税源企业进行支部共建。为进一步提升大企业服务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展个性化服务,该局紧扣“强作风、优服务、抓落实、促发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主题,立足服务大企业职能,从大企业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出发,推出精细化服务,主动上门为大企业相关人员解读党和国家的最新退税减税优惠政策和企业适用的延缓缴纳税费政策。通过党支部结对共建,党组织之间更加亲密无间,让税企关系更近了,帮助企业理解政策、用好政策、用活政策,企业的发展也更有底气和信心了。
“下一步,新县税务局将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不断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通过优化横向部门协作、加强上下层级联动、有效整合现有资源、贯通内外协同机制等措施,结合今年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点工作任务,全力构建大企业税费服务和管理新格局。”新县税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映象网信阳新闻热线:0376-6880376,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第11篇】深入开展大企业税收风险提示
出口企业退税风险防范温馨提示
尊敬的纳税人:
为帮助您提高风险意识,防范出口退税风险,我们对出口及退(免)税申报过程中的重要风险点进行归集,并向您提示:
一、出口风险防范
(一)合同签订环节。依据贸易的真实性,签订与其相对应的合同。一是不得从事“假自营、真代理”出口业务。代理出口的,应由委托方申请退税并承担相应责任。代办退税的应在专用发票开具环节填入“代办”字样。二是不得从事“四自三不见”出口业务。即客商或中间人自带客户、自带货源、自带汇票、自行报关,出口企业不见出口产品、不见供货货主、不见外商的情况下进行的出口业务。三是可通过中信保对合作外商信用情况进行评估,降低贸易风险。
(二)出口报关环节。一是不得买卖报关单信息,通过报关行将他人出口的货物虚构为本企业出口货物。二是准确申报出口商品类别,出口货物真实情况与报关单载明的商品名称、数量、重量、单价应当相符。不得将低退税率产品申报为高退税率产品,不得将不退税产品申报为退税产品。三是应当按规定取得出口运输原始单据,特别是海运提单。有特殊原因无法取得的,应按政策规定取得具有相似作用的单证或有关第三方凭据证实。
(三)出口收汇环节。原则上付汇方为合同中明确的付汇对象,如果存在由第三方付汇的真实情况,应当将有关协议、说明备查。为避免汇率波动带来损失,在合同签订时,可以约定使用跨境人民币(非境内人民币)结算,不影响出口退税办理。对进口国有外汇管制的国家,可以采取“易货贸易”模式出口,不影响出口退税办理。未在规定期限内收汇,但符合《视同收汇原因及举证材料清单》所列原因的,留存《出口货物收汇情况表》及举证材料,即可视同收汇。
(四)单证备案环节。出口企业应在申报出口退(免)税后15日内,将所申报退(免)税货物的下列单证,按申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顺序,填写《出口货物备案单证目录》,注明备案单证存放地点,以备主管税务机关核查。一是出口企业的购销合同(包括:出口合同、外贸综合服务合同、外贸企业购货合同、生产企业收购非自产货物出口的购货合同等);二是出口货物的运输单据(包括:海运提单、航空运单、铁路运单、货物承运单据、邮政收据等承运人出具的货物单据,出口企业承付运费的国内运输发票,出口企业承付费用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费发票);三是出口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报关的单据(包括:委托报关协议、受托报关单位为其开具的代理报关服务费发票)。
可以采取电子数据备案有关单证。但不得篡改备案单证,发现出口单证涉嫌造假的,应主动改正,并交回已退税款。
二、货物购进风险防范
(一)取得发票环节。取得发票符合“货物流、资金流、发票流”三流一致。不得篡改货物名称、规格型号等信息。
(二)货物运输环节。保留收货、发货的运输原始单据备查。
(三)货款支付环节。通过银行支付有关货款。
(四)货物生产环节。投入产出匹配、生产与出口的货物匹配、生产能力与销售情况匹配。
三、财务核算风险防范
(一)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
(二)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一般要求:货物出入库有凭证、各项费用按规定取得发票,货物运输取得原始单据等等。
(三)出口货物在财务上作销售后,才能申报出口退税。
由于内容较多,以上提示均是简要述及,如有表述不全的或有误的,请以国家有关政策文件为准。
▲▲▲▲▲▲▲▲▲▲▲▲▲▲▲▲▲▲▲
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
出口退(免)税办理“负面清单”
序号
负面情形
政策依据
适用对象
1
未按规定设置、使用和保管有关出口货物退(免)税账簿、凭证、资料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规定予以处罚。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24号第十三条
出口企业
2
法定代表人不知道本人是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出口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货物劳务服务,一律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
财税〔2013〕112号第六条
出口企业
3
适用不同退税率的货物劳务,未分开报关、核算并申报退(免)税的;从低适用退税率。
财税〔2012〕39号第三条
出口企业
4
向国家商检、海关、外汇管理等对出口货物相关事项实施监管核查部门报送的资料中,属于申报出口退(免)税规定的凭证资料及备案单证,上述部门或主管税务机关发现为虚假或其内容不实的;对应的出口货物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查实属于偷骗税的按照相应的规定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5号第十三条
出口企业
5
发生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证、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行为对应的出口货物劳务服务(善意取得除外),视同内销,按规定征收增值税(骗取出口退税的按查处骗税的规定处理);发生2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证、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行为(善意取得除外),其出口的所有适用出口退(免)税政策的货物劳务服务,一律改为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
财税〔2013〕112号第一条
出口企业
6
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等进货凭证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虚开、伪造或内容不实;在供货企业税务登记被注销或被认定为非正常户之后开具;抵扣联上的内容与供货企业记账联上的内容不符;载明的货物劳务与供货企业实际销售的货物劳务不符;金额与实际购进交易的金额不符;货物名称、数量与供货企业的发货单、出库单及相关国内运输单据等凭证上的相关内容不符,数量属合理损溢的除外。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第五条
出口企业
7
属于以下情形之一而取得异常增值税扣税凭证申请出口退税,尚未申报办理退税的,除另有规定外,暂不允许办理出口退税;已办理出口退税的,作进项税额转出:纳税人丢失被盗税控专用设备中未开具或已开具未上传;非正常户纳税人未向税务机关申报或未按规定缴纳税款;“比对不符”“缺联”“作废”;取得商贸企业购进、销售货物名称严重背离的;生产企业无实际生产加工能力且无委托加工,或生产能耗与销售情况严重不符,或购进货物并不能直接生产其销售的货物且无委托加工的。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76号第二条,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8号第一、二、三条
出口企业
8
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退(免)税申报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商品名称、计量单位,与其匹配的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商品名称、单位不符,不得申报退(免)税;如属同一货物的多种零部件需要合并报关为同一商品名称的,企业应将出口货物报关单、增值税专用发票上不同商品名称的相关性及不同计量单位的折算标准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经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后,可申报退(免)税。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12号第二条
外贸型出口企业
9
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的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货物劳务服务,如果货物劳务服务的国内收购价格或出口价格明显偏高且无正当理由的,该出口货物劳务服务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
财税〔2013〕112号第五条
出口企业
10
供货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2年内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或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年内注销税务登记,外贸企业使用上述供货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出口退税,在连续12个月内达到200万元以上(含本数,下同)的;或申报退税额占该期间全部申报退税额30%以上的;或使用3户以上上述供货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退税,且占该期间全部供货纳税人户数20%以上;在24个月内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
财税〔2013〕112号第二条
外贸型出口企业
11
供货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2年内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或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年内注销税务登记,生产企业在连续12个月内申报出口退税额达到200万元以上,且从上述供货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达到200万元以上或占该期间全部进项税额30%以上的;生产企业连续12个月内有3户以上上述供货纳税人,且占该期间全部供货纳税人户数20%以上的;在24个月内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
财税〔2013〕112号第二条
生产型出口企业
12
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出具《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已出具的,将原取得的《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涉及的进项税额做转出处理: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为虚开、伪造或内容不实;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在供货企业税务登记被注销或被认定为非正常户之后开具;外贸企业出口货物转内销时申报的《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申报表》的进货凭证上载明的货物与申报免退税匹配的出口货物报关单上载明的出口货物名称不符,属同一货物的多种零部件合并报关为同一商品名称的除外;供货企业销售的自产货物,其生产设备、工具不能生产该种货物;供货企业销售的外购货物,其购进业务为虚假业务;供货企业销售的委托加工收回货物,其委托加工业务为虚假业务。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5号第十二条
外贸型出口企业
13
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其生产设备、工具不能生产该种货物的;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第五条
生产型出口企业
14
供货企业销售的自产货物,其生产设备、工具不能生产该种货物;供货企业销售的外购货物或委托加工收回货物,其购进或委托加工业务为虚假业务的;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第五条
出口企业
15
出口不符合视同自产货物条件的外购货物,申报出口退税的;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
财税〔2012〕39号第六条(一)第1目之(8)及其附件4
生产型出口企业
16
从事进料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未按规定期限办理进料加工登记、申报、核销手续的,主管税务机关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后再办理相关手续。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24号第十三条
生产型出口企业
17
从事来料加工委托加工业务,经审核不予办理免税核销的,委托方按规定补缴增值税、消费税。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29号第五条
出口企业
18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以自营名义出口,其出口业务实质上是由本企业及其投资的企业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借该出口企业名操作完成的;以自营名义出口,但不承担出口货物的质量、收款或退税风险之一的,即出口货物发生质量问题不承担购买方的索赔责任(合同中有约定质量责任承担者除外);不承担未按期收款导致不能核销的责任(合同中有约定收款责任承担者除外);不承担因申报出口退(免)税的资料、单证等出现问题造成不退税责任的;未实质参与出口经营活动、接受并从事由中间人介绍的其他出口业务,但仍以自营名义出口的。
财税〔2012〕39号第七条
出口企业
19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出口货物报关单是通过报关行等单位将他人出口的货物虚构为本企业出口货物的手段取得的;出口货物的提单或运单等备案单证为伪造、虚假的;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出口日期早于申报退税匹配的进货凭证上所列货物的发货时间(供货企业发货时间)或生产企业自产货物发货时间的;出口货物报关单上载明的出口货物与申报退税匹配的进货凭证上载明的货物或生产企业自产货物不符的;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商品名称、数量、重量与出口运输单据载明的不符,数量、重量属合理损溢的除外。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第五条
出口企业
20
将空白的出口货物报关单等退(免)税凭证交由除签有委托合同的货代公司、报关行,或由境外进口方指定的货代公司(提供合同约定或者其他相关证明)以外的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的;或者在出口货物海关验放后,自己或委托货代承运人对该笔货物的海运提单或其他运输单据等上的品名、规格等进行修改,造成出口货物报关单与海运提单或其他运输单据有关内容不符的;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
财税〔2012〕39号第七条
出口企业
21
四类企业申报不能提供收汇凭证的,不得申报退(免)税,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出口企业已申报退(免)税的,未在退(免)税申报期截止之日内收汇且未办理不能收汇手续的出口货物,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未在规定期限内收汇或者办理不能收汇手续的,在收汇或者办理不能收汇手续后,即可申报办理退(免)税。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0号第五条,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6号第八条,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2号第四条
出口企业
22
不能收汇的原因或证明材料为虚假的、或收汇凭证是冒用的,属于偷骗税的,由稽查部门查处;除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相应的规定处罚外,相应的出口货物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并自主管税务机关通知出口企业之日起24个月内申报时需提供收汇资料。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0号第八条,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6号第八条
出口企业
23
出口货物备案单证不齐全,缺少或与以下单证相似内容、作用单证的,不得申报退(免)税,适用免税政策;已申报退(免)税的,应用负数申报冲减原申报。备案单证包括:外贸企业购货合同、生产企业收购非自产货物出口的购货合同,包括一笔购销合同下签订的补充合同等;出口货物装货单;出口货物运输单据(包括:海运提单、航空运单、铁路运单、货物承运单据、邮政收据等承运人出具的货物单据,以及出口企业承付运费的国内运输单证)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24号第八条,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第五条
出口企业
24
未按规定装订存放和保管备案单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处罚。出口企业提供虚假备案单证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处罚。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24号第十三条
出口企业
25
因违反出口退(免)税有关规定,被税务机关行政处罚或被司法机关处理,或被列为国家联合惩戒对象的失信企业,出口企业管理类别调整为四类;一类、二类、三类出口企业的纳税信用级别发生降级的,相应调整出口企业管理类别.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6号第十三条
出口企业
26
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拒绝税务机关检查或拒绝提供有关出口货物退(免)税账簿、凭证、资料的,税务机关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七十条规定予以处罚。拒绝提供有关出口退(免)税账簿、原始凭证、申报资料、备案单证的,出口企业管理类别调整为四类;一类、二类出口企业不配合税务机关实施出口退(免)税管理,以及未按规定收集、装订、存放出口退(免)税凭证及备案单证的,管理类别被调整为三类;一类、二类出口企业因涉嫌骗取出口退税被立案査处尚未结案,管理类别暂按三类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24号第十三条,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6号第十三条
出口企业
27
因涉嫌骗取出口退税被税务机关稽查部门立案查处未结案;因涉嫌出口走私被海关立案查处未结案;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发票、海运提单等出口单证的商品名称、数量、金额等内容与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进口报关数据不符;涉嫌将低退税率出口货物以高退税率出口货物报关的;该笔出口业务暂不办理出口退(免)税;已办理的,按所涉及的退税额对该企业其他已审核通过的应退税款暂缓办理出口退(免)税,无其他应退税款或应退税款小于所涉及退税额的,可由出口企业提供差额部分的担保。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12号第五条
出口企业
28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的,追缴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出口企业在税务机关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期间发生的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以及代理出口货物等,一律不得申报办理出口退税,不得向税务机关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提供者在停止退税期间发生的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不得申报退(免)税,应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六条,国税发〔2008〕32号第三条,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1号第十九条
出口企业
29
具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的“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伪造或者签订虚假的买卖合同;以伪造、变造或者其他非法手段取得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等有关出口退税单据、凭证;虚开、伪造、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可以用于出口退税的发票;其他虚构已税货物出口事实的行为;骗取出口货物退税资格;将未纳税或者免税货物作为已税货物出口的;虽有货物出口,但虚构该出口货物的品名、数量、单价等要素,骗取未实际纳税部分出口退税额度;以其他手段骗取出口退税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骗取出口退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0号)
出口企业
30
综服企业未履行以下代办退税内部风险管控职责,综服企业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将生产企业未能补缴入库所涉及的税款进行补缴:未制定代办退税内部风险管控制度;未建立代办退税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对生产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对代办退税的出口业务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识别、分析;未对年度内委托代办退税税额超过100万元的生产企业实地核査其经营情况和生产能力;未对年度内委托代办退税税额100万元的生产企业进行出口货物的贸易真实性核査。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5号第九条、十六条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
31
综服企业代办退税连续12个月内,经审核发现不予退税的代办退税税额占申报代办退税税额5%以上,或生产企业户数占申报代办退税生产企业户数3%以上;管理类别下调一级。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5号第十七条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
32
综服企业代办退税连续12个月内,被认定为骗取出口退税的代办退税税额占申报代办退税税额2%以上,管理类别调整为四类。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5号第十七条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
33
代办退税的出口业务,如发生骗取出口退税等涉税违法行为,生产企业应作为责任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综服企业非法提供银行账户、发票、证明或者其他方便,导致发生骗取出口退税的,对综服企业没收其违法所得外,可以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1倍以下的罚款。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5号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三条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 生产型出口企业
34
综服企业连续12个月内被认定为骗取出口退税的代办退税税额占申报代办退税税额5%以上的,综服企业发生参与生产企业骗取出口退税等涉税违法行为的;综服企业36个月内不得从事代办退税业务,且应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5号第十八、十九条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
35
实行退(免)税办法的服务和无形资产,如果主管税务机关认定出口价格偏高的,有权按照核定的出口价格计算退(免)税,核定的出口价格低于外贸企业购进价格的,低于部分对应的进项税额不予退税,转入成本。
财税〔2016〕36号附件4第四条
跨境服务企业
36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取得相关资质的国际运输服务项目,纳税人取得相关资质的,适用增值税零税率政策,未取得的,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
财税〔2016〕36号附件4第三条
跨境服务企业
37
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
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39号第七条
出口企业
38
经核定的内资研发机构、外资研发中心,发生重大涉税违法失信行为的,不得享受退税政策。
财政部公告2023年第91号第三条
研发机构
39
研发机构涉及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办法〉的公告》(2023年第54号)被公布信息的,研发机构应自案件信息公布之日起,停止享受采购国产设备退税政策,并在30日内办理退税备案撤回。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8号第十八条
研发机构
40
研发机构采取假冒采购国产设备退税资格、虚构采购国产设备业务、增值税发票既申报抵扣又申报退税、提供虚假退税申报资料等手段,骗取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追回已退税款,并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8号第十九条
研发机构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怀化市税务局
【第12篇】对提高大企业税收遵从度的几点思考
平行威客——轻松
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巡视员王春路做客税务总局网站
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巡视员王春路做客税务总局网站,以'深化大企业税收服务,推进大企业税收遵从'为主题,就网民关心的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王春路接受在线访谈
访谈现场
访谈嘉宾
在线访谈摘要:
1、什么是千户集团?
千户集团是指年度缴纳税额达到国家税务总局管理服务标准的企业集团。其中,年度缴纳税额为集团总部及其境内外全部成员企业境内年度缴纳各项税收总额,不包括关税、船舶吨税以及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不扣减出口退税和财政部门办理的减免税。
全部中央企业、中央金融企业不论年度缴纳税额多少,均纳入千户集团范围。另外,单一的法人企业,即,虽然不是企业集团,如果年度缴纳税额达到国家税务总局管理服务标准的,也可纳入千户集团范围。
2、 千户集团的范围是否会进行调整?
根据千户集团税收风险分析及税收经济分析工作需要,千户集团名单保持总体稳定、个别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当年新增符合条件的千户集团,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以下简称“省税务机关”)提出,并组织集团总部按照要求填报集团名册信息,经省税务机关审核后于每年6月30日前汇总上报国家税务总局。
合并重组、破产、注销或年度缴纳税额连续五年未达到国家税务总局管理服务标准的企业集团,应从千户集团范围内调出。
3、千户集团名册管理范围包括哪些?
千户集团名册管理范围分内资企业集团、外资企业集团。
内资企业集团为纳入企业合并会计报表范围,或虽未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但为集团控制且办理了工商或税务登记的境内各级分公司和子公司、控股的境外公司以及其他涉税组织机构。其中,集团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集团控制”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通知》(财会〔2014〕10号)及其应用指南有关规定执行。
外资企业集团为全球总部控股并在中国境内办理了工商或税务登记的各级分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其他涉税组织机构。
【第13篇】地税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
建筑行业相对于一般的行业来说要复杂一些,自然涉税的风险更大一些。同时,还要面临国家日益严格的“税务稽查”,提前做好税收风险管理就更加重要了。
建筑企业税收风险有哪些?
风险1:收入不能准确核算
建筑行业施工周期长、结账期跨度大导致收入不能及时准确核算,记账收入与完工后的实际收入有较大出入,有的建筑企业甚至会通过完工工程款挂往来款、有意隐瞒开票收入等方法来少缴所得税税款。
风险2:成本核算问题较多
成本核算不规范会导致建筑企业成本核算失真,建筑企业的工程一般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但虚增成本的情况时有发生。
建筑企业在人员工资的确定上也存在困难,常常出现虚增人员工资少交所得税的现象,甚至有些建筑劳务公司会在开票金额加上管理费后开具发票,虚增了需票方的成本。
风险3:发票使用问题较多
发票涉税问题几乎存在于各行各业,建筑企业中尤为严重,包括:建筑企业在成本、费用列支中的假票现象;代开、虚开增值税发票;专用发票票面信息不合规,如未加盖发票专用章、单位信息不完整等不合规情形;发票票面信息与背后隐藏的经济事实不相符等。
建筑企业如何做好税收风险管理?
第一步:重视财税信息的获取更新
对于中央/地方发布的财税规定始终要保持高度敏感,及时了解并解读最新法律法规。将从财政部门、政府交易中心、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获取的相关信息核实、对比并运用。
每个纳税年度至少一次就营业税申报数据信息、个人所得税申报数据信息、地税项目办开票信息、开具《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信息等向地税部门采集相关信息。
第二步:加强企业相关制度的管理
一是,加强企业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等各项材料的登记、保管、归档、备查流程;制定合理的人工费用方案;规范企业资产的管理,规范发票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建筑企业涉税风险。
二是,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工作。正确核算企业收入、成本、利润,确保各项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将公司的各项成本、资金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第三步:制定合理科学的税筹计划
即算是同一行业,单个建筑企业的自身情况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及各个工程项目的情况具体制度合理科学的方案,才可真正有助于企业税收优化。
第四步:利用第三方专业解决方案
合理利用第三方解决方案资源进行税收风险管理效果更佳,企业省心又省力。专注建筑劳务行业的云蚁企服平台,会根据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通过云蚁的灵活用工解决方案,企业可以获得这些收益:
【安全转型】云蚁平台为建筑企业制定专业的灵活用工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安全高效地完成用工转型。
【优化税收】平台解决建筑企业支出无票增加的税负,平台丰富的园区资源和税收优惠还可同时实现企业和个人的税收优化。
【规避风险】平台的薪酬代发方案规避建筑企业违规转账、虚开发票等涉税风险,且平台专业税务研究团队第一时间解读法律法规,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财税风险。
第五步:定期做好风险方案评估
经济在发展,财税政策不断变化,自然风险管控方案也不可一成不变。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做好数据记录,从获取的数据中对现有的风险管理方案进行评估,结合最新的税法条规进行调整和优化,最终打造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是企业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涉税风险大的建筑企业要尤为重视。若企业对风险管控缺乏专业的认知,建议借助灵活用工平台的专业解决方案,有效优化风险管理和税筹方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警惕!建筑企业常见的16个涉税风险点!
建筑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建筑施工企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一直较高,其经营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
但由于项目施工周期长、资金占用额大,涉及的环节和业务事项等相对较多,意味着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寻求利益的过程中,面临的涉税风险也更大。
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建筑企业必须围绕涉税风险点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分析,找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建筑企业常见涉税风险点
【收入与核算方面】
风险1:建筑劳务收入确认不及时
风险2:兼营与混合销售未分别核算
【发票管理方面】
风险3:取得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风险
风险4:缺失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
风险5:取得虚开、代开的普通发票列支成本费用的风险
【企业纳税方面】
风险6:列支跨期费用的风险
风险7:注册资本多而实际未到位
风险8:取得预收款项未按规定预缴税款
风险9:跨省项目人员未办理全员全额扣缴
风险10:发生纳税义务未及时申报缴纳增值税
风险11:施工过程中产生扬尘未按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
风险12:计提未取得发票便进行成本所得税前扣除的风险
风险13: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未按规定缴纳印花税
【计税方法选择方面】
风险14:简易计税项目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申报抵扣
风险15:承租建筑施工设备取得发票的项目税率易出错
风险16:未按规定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及留存备查资料
解决方法:云蚁企服灵活用工方案
1.建筑劳务公司/建筑企业与云蚁企服签订服务协议,并在平台发布服务;包工头(或工人)与平台签订自由职业者合作协议,在平台领取并完成任务。
2.建筑劳务公司/建筑企业支付服务费给云蚁企服,云蚁企服为建筑劳务公司/建筑企业开具建筑劳务、建筑服务、设备租赁的专票。
3.云蚁企服平台持有建筑劳务资质和税务委托代征资质,支付费用给包工头(或工人),为其代征个税,并提供完税证明。
云蚁企服专注建筑劳务行业,为企业提供灵活用工服务。通过云蚁企服的薪酬代发方案,企业可从平台合法获取专票,重点解决建筑企业发票管理不当引发的涉税风险。
【第14篇】大企业税收个性化服务
最近,高新区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天津中屹铭科技有限公司在经营中急需流动资金作为支持。了解到企业的这一诉求后,高新区税务局主动开展政策辅导,帮助企业办理缓税29万余元,有效地减轻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专业的服务能力、温暖的服务态度,收获了企业相关负责人的由衷点赞。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减税、退税、缓税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促进企业发展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高新区税务局通过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针对高新区企业特点助企纾困,并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落地。
“高新区税务局一直都与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很多税收优惠政策都是由工作人员主动告知我们并耐心解答疑问。”天津中屹铭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不仅仅是税费缓缴,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也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今年,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政策发布后,高新区税务局第一时间给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政策辅导,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金额从去年的160余万元提高至今年的250余万元。”
该负责人高兴地说:“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今年,公司正式推出了自主研发的首台高刚度打磨切割通用一体机器人,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目前,企业的订单激增,生产计划也几乎排满了。”
高新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激发企业发展升级活力,为企业行稳致远注入‘税动能’。”
来源:滨城时报
【第15篇】大企业税收分析提纲
自查提纲
(通用版)
自查期间,企业应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对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自查。自查工作应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涉及的全部税种。自查提纲参考如下:
一、增值税
(一)进项税额
1.用于抵扣进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真实合法:是否有开票单位与收款单位不一致或票面所记载货物与实际入库货物不一致的发票用于抵扣。
2.用于抵扣进项的运费发票是否真实合法:是否有与购进和销售货物无关的运费申报抵扣进项税额;是否存在以开票方与承运方不一致的运输发票抵扣进项;是否存在以项目填写不齐全的运输发票抵扣进项税额等情况。
3.用于抵扣进项税额的海关完税凭证是否真实合法。
4.是否存在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项目等未按规定转出进项税额的情况。
5.发生退货或取得折让是否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
6.用于非应税项目和免税项目、非正常损失的货物是否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
7.用于适用简易征收项目是否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
8.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方法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是否按照规定的比例、公式计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9.是否存在将返利挂入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等往来帐或冲减营业费用,而不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
(二)销项税额
1.销售收入是否完整及时入账:是否存在以货易货交易未记收入的情况;是否存在以货抵债收入未记收入的情况;是否存在销售产品不开发票,取得的收入不按规定入账的情况;是否存在销售收入长期挂帐不转收入的情况;是否存在将收取的销售款项,先支付费用(如购货方的回扣、推销奖、营业费用、委托代销商品的手续费等),再将余款入账作收入的情况。
2.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行为、未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的情况: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如用于内设的食堂、宾馆、医院、托儿所、学校、俱乐部、家属社区等部门,不计或少计应税收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分配、无偿捐助等,不计或少计应税收入。
3.是否存在开具不符合规定的红字发票冲减应税收入的情况:发生销货退回、销售折扣或折让,开具的红字发票和账务处理是否符合税法规定。
4.是否存在购进的材料、水、电、汽等货物用于对外销售、投资、分配及无偿赠送,不计或少计应税收入的情况:收取外单位或个人水、电、汽等费用,不计、少计收入或冲减费用;将外购的材料改变用途,对外销售、投资、分配及无偿赠送等未按视同销售的规定计税。
5.向购货方收取的各种价外费用(例如手续费、补贴、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运输装卸费等等)是否按规定纳税。
6.设有两个以上的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到其他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用于销售,是否作销售处理。
7.对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押金是否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
8.是否有应缴纳增值税项目的业务按营业税缴纳。
9.增值税混合销售行为是否依法纳税:对增值税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征税的行为是否按规定纳税;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是否按照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是否按照销售服务缴纳增值税。
10.免税货物是否依法核算:增值税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是否符合税法的有关规定;有无擅自扩大免税范围的问题;军队、军工系统的增值税纳税人,其免税的企业、货物和劳务范围是否符合税法的规定;福利、校办企业其免税的企业、货物和劳务范围是否符合税法的规定;兼营免税项目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免税额、不予抵扣的进项税额计算是否准确。
11.填报增值税差额征收的纳税人,是否按规定适用差额征税的规定,是否取得合法的扣除凭证,是否正确填报差额征收的金额。
(三)发票管理
1. 发票货物名称栏填写内容是否与实际应税内容一致,发票税率栏选择是否正确。
2.根据2023年53号公告规定,符合纳税人收取款项但未发生销售货物、应税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的情形的,是否按照规定:
(1)规范使用“未发生销售行为的不征税项目”编码;
(2)发票税率栏是否按规定填写“不征税”;
(3)未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3.增值税发票领购、开具、保管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是否未按规定保管专用发票和专用设备:
(1)未设专人保管专用发票和专用设备;
(2)未按税务机关要求存放专用发票和专用设备;
(3)未将认证相符的专用发票抵扣联、《认证结果通知书》和《认证结果清单》装订成册;
(4)未经税务机关查验,擅自销毁专用发票基本联次。
4.是否通过违规作废发票或开具负数增值税发票冲减销售收入。
5.纳税人提供货运服务,开具增值税发票是否在发票“备注栏”注明起运地、到达地、车号、货物信息等内容;纳税人销售不动产开具增值税发票是否在发票“备注栏”注明不动产详细地址。
二、营业税
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1.按规定属于营业额的现金收入不按规定入账。
2.不给客户开具营业税发票,相应的收入不按规定入账。
3.收入长期挂帐不转收入。
4.向客户收取的价外收费未依法纳税。
5.以劳务、资产抵债未并入收入记税。
三、消费税
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1.按照规定应计入应税消费品销售额的包装物、押金,是否按规定计提消费税应纳税额。
2.应税消费品是否按照规定消费税计征办法,计算缴纳消费税。
3.成品油等消费品生产企业是否按规定缴纳消费税,商业企业购进与销售的货物是否一致。
四、企业所得税
自查各项应税收入是否全部按税法规定确认,各项成本费用是否按照税法规定税前列支,各项关联交易是否遵循独立交易原则。具体自查项目应至少涵盖以下问题:
(一)收入方面
1.是否存在接受捐赠的货币及非货币资产,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企业从境外取得的所得是否未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3. 持有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份(限售股),在解禁之后出售股份取得的收入是否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4.企业取得的各种收入是否存在未按所得税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计税的问题。
5.是否存在利用往来账户延迟实现应税收入或调整企业利润。
6.取得非货币性资产收入或权益是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7.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行为未作纳税调整。
8.是否存在各种减免流转税及各项补贴、收到政府奖励,未按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9.是否存在企业所得税年营业收入小于企业当年开票总额、或小于货物劳务税申报表销售额的情形,营业收入的结转是否符合相关政策。
(二)成本费用方面
1.是否存在利用虚开发票或虚列人工费等虚增成本。
2.是否存在使用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发票及凭证,列支成本费用。
3.是否存在将资本性支出一次计入成本费用:在成本费用中一次性列支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物品未作纳税调整;达到无形资产标准的管理系统软件,在营业费用中一次性列支,未进行纳税调整。但如为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4号)规定的固定资产,则可以一次性税前扣除,需要建立台帐备查。
4.是否存在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5.是否存在计提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职工住房公积金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是否存在计提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年金等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6.是否存在擅自改变成本计价方法,调节利润。
7.是否存在超标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未进行纳税调整;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部分,是否进行了纳税调整。
8.是否存在超标准列支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
9.是否存在擅自扩大研发支出的列支范围,享受税收优惠。
10.是否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但视同经营性租赁计提折旧,未作纳税调整。
11.是否存在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进行税前扣除。
12.是否存在扩大计提范围,多计提不符合规定的准备金,未进行纳税调整。
13.是否存在从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支出超过按照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未进行纳税调整。
14.是否存在已作损失处理的资产,部分或全部收回的,未作纳税调整;是否存在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补偿的部分,未作纳税调整。
15.是否存在开办费摊销期限与税法不一致的,未进行纳税调整。
16.是否存在不符合条件或超过标准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未进行纳税调整。
(三)优惠政策方面
1.企业已经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但未按规定履行备案手续;
2.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是否按规定留存备查资料;
3.总机构是否汇总所属二级分支机构已备案优惠事项,并填写《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已备案优惠事项清单》,随同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一并报送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
4. 企业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仍然符合优惠事项规定,但备案内容需要变更的,是否向税务机关办理变更备案手续;
5.企业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不再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是否主动停止享受优惠;
6.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是否符合相关资格条件;
7.享受软件、集成电路企业有关优惠政策的是否符合相关资格条件;
8.享受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的是否符合相关资格条件;
9.创业投资企业按投资额的70%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优惠的,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24个月)以上且符合国税发〔2009〕87号第二条规定的投资条件,否则不得享受优惠,应进行应纳税所得额调整;
10.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的法人合伙人按投资额的70%抵扣从合伙创投企业分得的所得优惠的,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于初创科技型企业满2年且满足财税〔2017〕38号文第二条规定的条件
(四)关联交易方面
是否存在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未作纳税调整。
(五)其他方面
1.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未做纳税调整;
2.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未做纳税调整;
3.企业申报的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是否符合文件规定;
4.企业发生政策性搬迁条件的,是否按税法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包括迁出地和迁入地)报送政策性搬迁依据、搬迁规划等相关材料,并正确计算处理政策性搬迁所得或损失;
5.企业发生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重组行为,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是否符合各类特殊性重组规定的条件。
五、非居民企业所得税
主要是有关对外支付扣缴企业所得税项目,重点自查企业对外支付过程中作为扣缴义务人是否依法扣缴企业所得税,重点自查项目如下:
1. 是否已按规定对对外支付款项进行扣缴申报,尤其关注对外支付金额低于5万美金的情况;
2. 是否按合同约定的实际应承担税款方,准确申报应纳税所得额。如合同约定的实际承担税款方为扣缴义务人的,是否已将非居民取得的不含税所得换算为含税所得计算并解缴应扣税款;
3. 非居民企业提供劳务的,是否已按合理准确的方法划分境内、外劳务比例。以劳务发生地为原则划分其境内外收入,并就其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劳务收入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六、个人所得税
自查企业以各种形式向职工发放的工薪收入是否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重点自查项目如下:
1.为职工建立的年金;
2.为职工购买的各种商业保险;
3.超标准为职工支付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
4.超标准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5.以报销发票形式向职工支付的各种个人收入;
6.为职工所有的房产支付的暖气费、物业费;
7.股票期权收入。实行员工股票期权计划的,员工在行权时获得的差价收益,是否按工薪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8.以非货币形式发放的个人收入是否扣缴个人所得税;
9.股东变更未及时向税务机关报送股东变更情况信息;
10.是否存在多次使用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办法的情形。
11.是否存在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形。
12.是否存在对同一员工扣缴申报工资薪金所得又扣缴劳务报酬所得,或对同一员工扣缴申报工资薪金所得又扣缴偶然所得。
13.是否存在非劳动年龄段人员(70周岁以上),工资薪金申报收入是否属实。
14.是否存在代扣代缴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适用品目是否正确。
七、土地增值税
重点自查以下风险:
1.符合土地增值税清算条件的房开项目是否及时进行申报清算。
2.符合土地增值税预缴条件的房开项目是否进行预缴纳税。
3.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中是否都有相关凭据,是否含有不得扣除内容。
4.土地增值税清算中视同销售部分是否及时确认收入。
八、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重点自查以下风险:
1.企业名下有房产的,是否相应缴纳了城镇土地使用税及城镇土地使用税。
2.是否存在企业名下房产缴纳了房产税,但未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情况。
3.是否存在企业名下房产缴纳了城镇土地使用税,但未缴纳房产税的情况。
4.企业已办理的房产税减免税优惠政策备案是否符合其实际情况。
5.企业已办理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优惠政策备案是否符合其实际情况。
6.企业名下的房产发生变更后,房土两税是否及时变更。
九、印花税
1.自查是否按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足额缴纳印花税。重点关注无合同有订单的情况下是否足额交纳印花税。
2.金税三期上线后,企业是否按照《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金税三期系统上线后印花税申报、完税有关衔接问题的解答》的要求在申报时规范填写《印花税纳税申报表》。
3.使用完税凭证方式完税的纳税人,是否相应制作了清单进行管理,《印花税纳税申报表》、清单、完税凭证是否能相互对应。
4.企业申报的印花税品目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
十、出口退税风险
1.外贸企业用于出口退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有即用于增值税抵扣又用于出口退税的现象。
2.出口退税企业应根据无纸化退税要求无需递交税务机关的纸质资料留存是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