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根据实用程度整理了15篇优质的销售税务知识相关知识范本,便于您一一对比,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范本。以下是销售收入暂估入账范本,希望您能喜欢。
【第1篇】销售收入暂估入账
存货暂估的基本概念:暂估,是指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以及谨慎性的质量要求,在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中,一种与预计负债不完全相同的业务。
暂估也是指本月存货已经入库,但采购发票尚未收到,不能确定存货的入库成本。月底时为了正确核算企业的库存成本,需要将这部分存货暂估入账,形成暂估凭证。暂估业务简单的可理解为货到票未到的业务。
暂估的账务处理
1、 暂估入库
【案例】
甲公司购进原材料a一批用于生产商品b(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17%),原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发票。合同约定材料价格共计1 170元(含税)。
【解析】
借:原材料——a 1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无票(某供应商 ) 1000
注意: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能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因此,不存在进项税额的暂估抵扣问题,且上述分录中,暂估金额应当按照不含税价格口径暂估。
2、暂估回冲
按照规定,暂估入库要在次月月初红字冲回,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如果当月发票还是没有收到,月初冲回月末再次暂估,会无形中加大工作量,一般是在收到发票时再冲回。
①红字冲回暂估入库
借:原材料——a -1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无票(某供应商) -1000
②收到发票,做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a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
贷:应付账款——某供应商 1170
来源:中国税务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第2篇】视同销售确认收入
研究视同销售要搞清三个问题:
一、税法中的视同销售是什么,二、视同销售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正常销售有何不同,三、视同销售的计税依据。
一、税法中视同销售的规定及其异同
视同销售是税法上的概念,会计上并无视同销售一说。税法对视同销售无明确定义,而是在具体税种中以列举的方式确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增税中有关于视同销售的明确规定。
(一)、所有权转移与否的规定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是增值税关于视同销售的列举式规定,原本有8种,2023年4月最后一次营改增后,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复存在,就只有7种行为了,其中第1、2、3项关于代销和纳税人将货物在不同县(市)移送要视同销售的规定是基于增值税抵扣链条完整性的考虑,这种所有权未转移即视同销售的情况在企业所得税和土增税中是不存在的。企业所得税方面,国税函[2008]82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明确:判定原则是“资产所有权属是否改变”,除非将资产转移至境外,否则所有权未发生改变的,就不视同销售;土增税方面,总局公告2023年第7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后土地增值税若干征管规定的公告》规定:所有权转移应视同销售。
(二)、产品用于投资、捐赠或赠送、职工福利、向股东分配等行为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土增税中都是视同销售的。三个税种的表述有异,但实质相同。比如增值税规定赠送视同销售,而企业所得税规定产品“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视同销售,其实就是将产品作为样品赠送的行为视同销售,本质是一样的,再比如增值税规定产品用于个人消费视同销售,企业所得税规定用于交际应酬视同销售,等等。此处不一一详述。
这里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产品购入与自产的不同,对增值税来说可能是视同销售与进项税转出的区别,如购入的产品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不是视同销售而是进项税的转出,但对企业所得税及土增税而言,无论是购入还是自产,只要所有权转移,就都视同销售。
2、主体的不同。对增值税而言,自然人对外投资、赠送的若是货物,并不视同销售,但土增税视同销售。因自然人不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而个人所得税在视同销售上虽未见明确规定,但个税相关规定明确:若收入偏低无正当理由,税务机关可核定收入。此规定与视同销售有相同的效果。
(三)“卖一赠一”的行为
“买一赠一”的行为,对于卖方即“卖一赠一”,企业所得税明确规定不视同销售,不另外确认收入。对增值税而言,若存在有“卖”的基础行为,还要符合在同一张发票上开具的程序性规定,其“赠一”的行为才会不视同销售。
二、视同销售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正常销售有何不同
对于企业所得税而言,正常销售的收入确认明确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增值税也可理解为一般情况下收入的确认是权责发生制,而土增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比较特殊,是合同签订时。但在视同销售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土增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均是应税行为完成时。所以若一份捐赠合同规定2023年10月1日履行该捐赠合同,只要该日未实际履行捐赠,则当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土增税均不确认视同销售,只有在实际交付当日才确认,所以视同销售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可以理解为收付实现制。
三、视同销售的计税依据
视同销售因为没有取得对价或明确的对价,需要确定其计税依据。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增税规定各不相同。增值税按下列顺序确定:1、自己产品的销售均价;2、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销售均价;3、成本加成。这是增值税视同销售的原则,增值税视同销售确定计税依据有一个例外:财税〔2008〕170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关于自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视同销售的规定:纳税人发生细则第四条规定固定资产视同销售行为,对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无法确定销售额的,以固定资产净值为销售额。
企业所得税明确规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销售收入(总局公告2023年第80号),但也有一个例外:即国税发[2009]31号文对房地产企业视同销售的规定,与增值税对于视同销售确认收入的顺序是一样的,也有成本加成。但增值税规定的成本加成利润率是10%,而企业所得税的成本加成利润率是15%。
土增税无成本加成的规定,按市场价或评估价确认收入。
作者及单位:
刘宏伟 河南正平税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
陈利玲 河南元兴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来源:正元财税
编辑:沐林财讯
【第3篇】捐赠收入视同销售吗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纷纷捐款捐物。我现在提醒的是,对外捐赠勿忘视同销售,正确进行税务处理。
一、捐赠人
1、增值税
如果对外捐赠实物,需要视同销售,计提缴纳增值税。此时如果你是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如果以后出台了类似扶贫捐赠的增值税政策,可以免征增值税。这样一般纳税人就不能再抵扣进项税额了,需要进项税额转出。因此还是需要缴纳增值税。所以对一般纳税人来讲,是否出台免征增值税的政策意义并不很大。
对小规模纳税人以及我们个人来讲,捐赠实物免征增值税是实实在在的税收优惠。
2、企业所得税
对外捐赠实物,在企业所得税上也需要视同销售,确认视同销售收入和视同销售成本,其毛利为视同销售所得。
另外,其捐赠属于公益性捐赠时,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限额扣除或者是全额扣除。这里提醒大家的是,必须通过公益性捐赠组织或者是县级以上政府或部门的捐赠才属于公益性捐赠。
现在还没有针对此次疫情全额扣除的政策,估计以后会出台,因为之前的非典时期以及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时,都出台了全额扣除的政策。
二、受赠人
1、公益性捐赠组织
他们属于非盈利性组织,他们收到这些捐赠的款项或者物资,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2、疫区群众
疫区群众如果收到这些善款或者善物,属于偶然所得,应属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范围。但是因为它属于救济金或困难补助,可以享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三、建议
捐赠实物要视同销售,即使出台免征增值税的政策,一般纳税人仍然需要进项税额转出,仍会有税收负担。
建议出台类似于财税36号文件关于无偿提供服务的规定,即: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无偿服务不视同销售。
建议无偿捐赠实物和无偿提供服务采取同等待遇,可以不属于视同销售的范围,而不是免征增值税,以实现财税政策真正助力疫情防控的目的。
【第4篇】视同销售收入和成本
新冠肺炎疫情即将结束,我们迎来了春天。对于我们会计人来说不仅迎来了春天,也迎来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视同销售”情况是很多企业都会碰到的一个纳税调整事项,什么情况需要视同销售呢?视同销售税前扣除收入和成本如何确定?企税汇缴又该如何申报填列呢?搞清楚上述问题的前提是要掌握增值税视同销售情形下会计处理和企税处理的区别,会计处理是前提,企税视同销售是在已有会计处理上进行税务调整播一条福利:
实务中,因工资管理“被举报、被审计、被补缴”案例屡见不鲜
企业及人事财务人员应如何正确理解“工资总额、职工薪酬、工资薪金”的人财统计口径差异?
又如何掌握人财实践操作难点盲点?准确快速完成申报工作?
我们先来看看纳税人咨询“自产货物赠送给客户用于业务宣传企业所得税应如何进行纳税调整?”的问题及广东省税务局的答复内容。
广东省12366纳税服务中心答复:
尊敬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缴费人)您好!您提交的网上留言咨询已收悉,现答复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前款所称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
另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的规定,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一)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二)用于交际应酬;(三)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四)用于股息分配;(五)用于对外捐赠;(六)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此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80号)的规定,企业移送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企业发生《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第二条规定情形的,除另有规定外,应按照被移送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收入。因此,属于上述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等情形,应该规定确认销售收入。涉及具体征管问题请向主管税务机关进一步咨询。
上述回复仅供参考,感谢您对本网站的支持!
官方将纳税人问询的问题通过条款的形式做出了回复,小编这里将回复的内容进行提炼具体化,以期能加深您对此问题的理解。
企业自产的货物用于广告推广,会计处理上是不确认收入的,但是税法上需要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上也需要视同销售处理。
【案例一】我们用具体案例将这段话场景话,d公司主要是从是化妆品生产销售,为了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在2023年将自产成本10000元化妆品用于广告宣传。(该产品正常出售的公允价值为不含税18000元)
会计处理:将产品用于广告宣传计入销售费用
注意此时增值税需要视同销售,按公允价值18000*13%=2340元计入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销售费用 12340
贷:库存商品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40
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将自产货物用于市场推广,因为所有权已经发生了转移,企税上需要视同销售。
第一步:
应确认视同销售收入18000元,填写a105010《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第3行“(二)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视同销售收入”。应按历史成本确认视同销售成本10000元,填写a105010《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3行“(二)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视同销售成本”。根据上述业务合计需要纳税调增的金额是8000元。
第二步:
对于上述税会差异的8000元,实际上是此项支出的账面数与实际数的差额(试想企业将上述产品出售,以出售收入额进行赠送,那么实际赠送支出不含税价应该是18000元,而不是10000元),故应该需要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30行“(十七)其他”调减。所以需要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30行第1列“账载金额”填写0元,“税收金额”填写8000元,纳税调整减少8000元。
通过上述两个步骤的调增调减,把视同销售导致的该部分纳税调整金额变为0。也就意味着企业不需对该项行为支付额外企业所得税税款。
小贴士:《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1号)对企业所得税部分纳税申报表进行了修订,其中修订内容就涉及视同销售的纳税调整。
上面介绍的是自产货物用于宣传推广的情形,只是属于视同销售的一种情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行为在会计做账下是否需要确认收入、在企业所得税下是否需要确认视同销售收入,详见下表:
注:此表格作者汪诗雅,如转载请列明来源作者
看到上表的总结是不是一目了然呢,上面将自产货物用于市场推广例子就是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中的⑨,会计上不确认收入,所得税上需视同销售确认收入。
【补充】外购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不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会计上不确认收入,所得税法上需要确认收入视同销售。
接下来我们再例举自产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将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的案例:
【案例二】a公司生产手机,将本公司生产的1000只手机发放给企业职工。每只手机成本3000元,市场零售价为每只5000元。该情形下税会处理分别是怎样的?
【分析】此情形属于上表中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⑤,会计和企税上都需要确认收入。
若适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处理对于收入的确认、销售成本的结转以及相关税费的处理,与企业正常商品销售的会计处理相同;同时应当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职工薪酬金额,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在税务处理时,a公司应分解为两个行为:一是按照产品公允价值500万元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300万元;二是按照产品公允价值500万元作为职工福利费支出。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一致,不需做纳税调整。自然也无须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视同销售相关内容。
【案例三】a企业外购不锈钢保温杯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购买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不含税金额10000元,税额是1300元。
【分析】此种情形属于上表下面所列的【补充】内容,不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会计上不确认收入,企税上应视同销售确认收入。
会计处理:用于员工福利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需要做转出,增值税上无需视同销售。
购入时:
借:库存商品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
贷:银行存款 11300
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时: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等 11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113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11300
贷:库存商品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300
税务处理:将外购货物用于职工福利的,所有权已经发生转移,税法上是需要视同销售,但是会计上没有确认收入,所以就产生了税会差异,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税法应将不含税公允价格10000元确认视同销售收入,填写至a105010《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第5行“(四)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视同销售收入”。应确认视同销售成本10000元填写a105010《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5行“(四)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视同销售成本”。根据上述业务合计纳税调整金额为0元,无需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30行继续填报。
总结:
(1)案例一自产货物赠送给客户用于业务宣传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会计上不确认收入,企税上需确认视同销售收入,税会差异需要填写视同销售申报表,且需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30行填报。
(2)案例二自产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会计上确认收入,企税上也确认收入,不存在税会差异,无需填写视同销售申报表。
(3)案例三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不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会计上不确认收入,企税上需确认视同销售收入,税会差异需要填写视同销售申报表,但无需在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30行填报。
本文所例举的例子是三个非常典型的情形,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文能够举一反三,彻底弄清楚与增值税视同销售、企税视同销售相关的知识,并正确运用到实务当中。
【第5篇】视同销售确认收入的方法和顺序
一、视同销售已从原来的八类变成了七类第一、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第二、销售代销货物;第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第四、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第五、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第六、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第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包括作为企业的业务宣传。
需要指出的是原始中销售中“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再视同销售。因为随着全面营改增,“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已不复存在,比如将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货物的本身并未流出企业,所以,“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再视同销售。二、如何判断这七种视同销售收入中的需确认收入的标准总的来说,区分增值税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和进项税额转出的两个标准:凡是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均需作为销售收入,同时结转成本。
第一、判断是否增值,
第二、判断是对内还是对外。第三、当同时具备增值,且对外,那这种情形的视同销售才可确认销售收入,根据这个断依据,则符合这个条件的视同销售为以上五种类型
1、销售代售货物
2、将货物交给他人代销
3、将自产,委托加工的物资作为投资
4、对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分配给股东
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物资用于个人消费
第四、无需确认收入的视同销售主要有两种类型
1、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2、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包括作为企业的业务宣传。
三、视同销售作为收入的应用举例,以对外投资为例
某企业将存货一批作为对外投资,该存货的原始购进成本100万,进项税额13万元,价税合计113万元,企业对外销售的价格为120万,销项税额15.6万元,价税合计135.60万元,投资双确认的价值也为135.60万元。具体处理及注意事项如下:
1、企业发出存货的会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135.60,贷主营业务收入120万,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60,,同时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100万,贷库存商品100万
2、投资双方应对存货的价值进行确认,存货在进行评估时应提供评估报告,双方需签字确认
3、被投资企业的处理:借库存商品120万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6万元,贷实收资本135.60万元.
4、企业非现金资产进行投资,目前是允许的,但货币性投资应维持在一定的比例不能低于30%,无形资产的出资,对技术类公司来说,最高可达到60-70%.
四、视同销售中无需作销售收入的两种类型的财务处理
1、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处理成往来:
a:调出方:借:其他应收款,货:库存商品,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b:调入方:借: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或其他应付款.
2、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包括作为企业的业务宣传。
1,如存货外购,入库时,则借记: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领用时:借记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等,货库存商品,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自产或库存存货,领用时借记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等,货库存商品,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当时购进存货时,已确定存货用于宣传及赠送,可当时将进项税额作转出处理,在领用时,再不作销项税额处理。
4,通过上述处理,就能明白,这两种不需确认收入的视同销售,实质是特点是没有增值。
5、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金税三期强大的功能,本人建议所有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应认证,再进行转出,从而为了减少税务预警的概率。、
黄振实务财税点点通,持续讲企业的实务事,致力于打造成企业全体系管理的综合服务平台,始终本着点拨而不点破的原则独立的分享自已对具体事项独到的观察及理解,观点并不尽然全对,仅供参考,谢谢大家的持续关注,期待能有合作共赢的机会。
【第6篇】国税确认产品销售收入规定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9)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职工个人福利;
会计上不确认收入(注:可对比满足收入的5个条件理解,即1.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2.不再继续管理和控制3.能可靠计量收入金额4.能流入经济利益5.能可靠计量成本)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第二条规定,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
(一)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
(二)用于交际应酬;
(三)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四)用于股息分配;
(五)用于对外捐赠;
(六)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第7篇】视同销售的收入的情况
第一、增值税如下行为都要视同销售,依法纳税: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将前两项作为一组。两项中均涉及到了“代销”和“货物”。“代”为“代理”属营业税服务业的征税范围,“销”为销售,“货物”是有形动产,也就是代理销售有形动产,既涉及增值税征税范围又涉及营业税征税范围,在这里应视同全部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举个例子,比如a为生产西服的一家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没有销售渠道,但该企业找到一家商场b帮其代销西服。b在销售西服的过程中发生了增值税应税行为(销售有形动产),应缴纳增值税。b在销售西服之后与a企业进行结算。a给b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则b有了增值税进项税额,a有了增值税销项税额。此种情况a和b都视同发生了增值税的应税行为,应视同销售。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相关机构设在不同县(市)的,由不同的税务局来管理,脱离了原税务局的管辖范围,应视同于发生了销售行为,应征收增值税。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将第4、5项做为一组。这两项强调了货物的来源是企业内部,货物的去向也是用于企业内部,即“内对内”。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将6~8作为一组。该组强调了货物的来源既可以是来自企业内部,又可以是从企业外部购进的,货物的去向是用于企业外部的,货物的所有权发生了改变。即“内外对外”。
上述八项视同销售行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货物的所有权发生了变化。比如上述第2、6、7、8项。
2、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从生产领域转移到增值税范围以外或者转移到消费领域。比如上述第4、5项。
3、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基于堵塞管理漏洞的需要,而视同销售。比如上述第3项。
现在回到文章开头提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视同销售行为呢?增值税征税范围涉及到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四个环节(暂不讨论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也就是涉及到货物流转的所有环节。如果上述几项情况不视同销售,则增值税链条会发生中断。为了保证增值税链条的延续,则需要对其视同销售。
第二、视同销售行为的具体分录如下:
①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委托方的处理,视同买断方式下一般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收取手续费方式下在收到受托方开来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货物发出时计入发出商品科目。
发出商品时
借:委托代销商品
贷:在库商品
收到货款(代销清单)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销售代销货物:受托方先有销项后有进项,销售代销货物不确认收入,按收取的手续费确认收入。
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转进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③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不确认收入)
发出商品时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转销项税额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④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⑤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借:应付股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⑥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⑦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销售应税服务、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但以公益活动为目的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付职工薪酬/无形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清理
【第8篇】增值税商品销售收入
潍坊卓尔财税服务有限公司致力于工商财税行业。专业为企业提供注册公司、财务代理、工商代办、公司注销、商标注册、财务外包、财务咨询、税收筹划等一站式服务。携手卓尔财税,让您财税无忧!
我正在进行征期申报,请问申报增值税时的销售收入是否仅指开具增值税发票的收入呀?
不是哦!申报增值税时的销售收入,除了开具增值税发票的收入,还包括未开票收入、视同销售收入、预收的租金收入等。跟我一起来看一下吧!一、未开票收入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有些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企业,收取货款后,客户没有索要发票,但企业收取货款就应当承担纳税义务,应在增值税申报表中“未开票收入”中填报。
二、视同销售收入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二)销售代销货物;(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企业发生上述视同销售行为,例如将产品赠送客户,或者将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都要按规定进行视同销售处理,同时在增值税申报表“未开具发票收入”中填报。
三、预收款收入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第四项规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四十五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对于以上两种预收款收入,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如果发票尚未开具,就应该在增值税申报表“未开票收入”中填报。
四、稽查查补收入、纳税评估收入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年应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因此,企业除了申报开票收入外,还应申报稽查查补收入、纳税评估收入。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一中有“纳税检查调整”栏,企业被检查后如需自行更正申报增值税,可以在此栏中填列稽查查补收入。
本文来源:诸葛会税。
【第9篇】销售收入增值税是什么
什么是增值税?
一、什么是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50%为中央财政收入,50%为地方收入。
二、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区别?
1、认定标准不同
2、进项税额是否可以抵扣3、增值税率不同4、出口退税不同5、缴纳增值税计算方式不同计算方式为:一般纳税人=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税率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税率
三、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税率是多少?
小规模纳税人税率是3% (不能抵扣进项)
一般纳税人税率:服务行业6% 建筑运输9% 商贸行业13% (进销必须匹配)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想了解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详情,可移步--《税税子》。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0篇】存货周转率与销售收入变动率
存货周转率——它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看清企业卖货的真实速度和真假优劣。
算法:用相应时间内的销货成本除以存货平均余额。
例如你是卖手机的,手机的成本为1块钱(方便计算),年初你的存货是1000部,年末还是1000部,但你这一年卖了1万部,你卖了1万块钱的手机,这是销货成本,再处于你的余额(1000+1000)/2=1000,就是10,也就是说存货周转了10次。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拿上边的例子来说,365/10=36.5,也就是它的存货36.5天就周转一次,用白话说,它36.5天就能把仓库里的手机卖空一次。
拿片仔癀三季报来举例:公式就是用三季报的营业成除以平均存货余额。2023年存货为16.67亿,2023年三季报为18.71亿,二者的平均17.69,三季报营业成本为23.98,如此用23.98/17.69=1.355次,存货周转率为1.355,周转天数为270/1.355=199天,也就是相当于不到7个月,把存货卖空一次。
阿胶呢?存货周转天数从09年的60多天到如今的700多天,也就是之前俩月卖空一次,而如今得不到两年,从阿胶的存货周转率上看,似乎卖的“越来越慢”,因为它周转天数越来越多嘛。但事实上周转天数还要抵扣掉一个因素才能真实反应它的卖货数量,那就是存货的平余额,否则你的余额不变,周转天数涨了十几倍,你的销量也必然是下滑。(涨价、存货余额)
问题来了,周转率快,说明企业的变现速度快吗?非也!因为它有可能转成应收账款,由此,如果你要做假,会不会把周转率假戏真做呢?
这也是一种造假方式,所以我们在看周转率式,一定要结合应收来看,周转的快不算,你还得变现率高。否则我天天把货卖给我大舅,最后收到一堆白条,几年后再做坏账减值处理,这就是利益输送的好游戏啊。
如果说存货周转率都转化成了白花花的银子,那么这个周转率越快,对营运资本的占用就会越少,而存货周转率低是不是就一定不是好事呢?逐渐下滑,这说明公司的货卖的越来越慢。
但这里我们要找存货余额这条线路,因为有的公司因为某些原因就不断的大量新增存货,可能是考虑到原材料上涨等原因,或者刚并表的新公司,这样一来存货余额就加大。周转率就会下滑,但事实上公司卖货速度并没啥改变。
对于那些销售很稳定的公司来说,从单个季度的周转率,我们就可以推算出整年的周转和销售额,对于存货周转率的绝对值,我们还是要像背口诀一样,记下某个周转率所代表的天数,如此,我们内心也好有个概念,比如,存货周转率为1,说明一年才周转一次,周转天数就是一年,为2,则是半年周转一次,3就是四个月……以此类推。以上按照成本来计算。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按照收入来计算,那就是用营业收入除以存货平均余额。我们还是假设以上卖手机的例子,你卖了1万部手机,收入15000,如此,就用15000/1000=15
然后我们用这俩收入和成本算出的数值一减,得出的数值等于5,这个数值=毛利/平均存货余额。
由此呢,如果我们分析的目的是倾向于看公司存货管理怎么样,那么就用成本来算;如果更倾向短期偿债能力,那可以用收入来计算。
是不是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呢?绝对不是,看公式,成本/存货余额,如果公司减少存货量呢,如此一来周转率刷刷上升,但事实上对增长并没有什么卵用,如何看周转率高低呢,我的答案就是一定要在同行业内比较,不同行业没任何比较意义。
存货平均余额它只是年初和年末的一个平均,就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存货变动,我们还是不要忽略,但这个余额通常都能衡量出存货的周转速度,那么存货周转率跟什么有关呢?
1、跟产品属性有关,卖酒的和卖奶的它们肯定周转率不同;
2、跟产品竞争优势有关,同样的产品,人家卖的就是比你快,比如说同样是卖奶,伊利的周转天数是37天,而光明就是49天。
3、跟公司战略模式有关,上世纪戴尔将战略模式改为按订单生产,如此,周转天数下降到六七天,而同行则是四五十天。
如何衡量存货周转率的含金量呢?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和现金流量来配合衡量。
1、两全齐好:周转和应收都向好,比如美的,我们看到从12——16年,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从5.35次到8.87次,这个数据看起来不错,然后我们再看下一点,就是你的货卖的比之前却是快了,但是否收到的现金也多了呢?还是打白条式的提升周转?好了,看它的应收账款天数,从35天回落到27天,这说明人家的应收比之前还要好,这说明货卖的不仅快,而且都是实打实的银子,从侧面反映出产品对下游的议价权在增强。
2、半吊子:就是存货周转率在提升,但应收天数也在上升,这种公司要小心。华钰矿业,这个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从12年的4次上涨到如今的9.58次,看起来很不错吧,但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却从12.34次落到了如今的6.31次,这就有问题了,货卖的越来越快,但回款却越来越慢。
3、存货周转率在下滑,但利润在上升,这种公司有两个原因:模式改变或者增加了存货。前者比如说提价导致卖的越来越慢,由此导致周转率下滑,但最终却由于提价导致整体利润增长。增加存货的案例:如绝味食品,存货周转率从12年的10多次到现在的5.5次,下降了很多,再看应收天数变化不大,从1天到1天之内,而利润却是上涨的,按理说你卖的越来越慢,利润理应越来越少才对,这又说明什么呢?答案就在存货上面,我们发现它的存货从1.5亿涨到了6个亿,接下来知道该怎么办了吧,那就是顺藤摸瓜找存货增加的原因。
4、存货周转率和应收周转率同时下滑:这类公司如果不是存货增加,通常不是个好信号。比如康美药业,从12年的3次到18年的0.5次,这么一看,你得去存货找答案,果不其然,存货增加了很多,但问题是,你的应收周转率从11次降到3.6次,这说明你的货卖的并不那么如意,因为你的应收周转越来越长嘛,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不断增加存货呢?岂不是走进死胡同?
存货周转率的另一层意思在于营运资本,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经营过程中对资金的占用,存货周转率越快,你的资金占用越少,资金回报率越快。
举个例子:有两个人,都批发了一批货去卖,甲批发了1万块钱的,用了一年买完了,收入15000,赚5000;而乙则批发了2500的货……一年下来也卖了15000,也赚了5000,试问,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如果看结果,它们都卖了一样的货,一样的营收,赚了一样的利润,但不同的是,它们的存货周转率不同,从而导致资金利用率和回报率是完全不同的,甲的存货一年周转了1次,而乙周转了4次,甲是拿1万赚了5000,回报是50%;而乙是拿2500赚了5000,回报率是200%。这就是资金回报率,我们把钱投出去,不就是希望人家用我们的钱,帮我们赚取最大的回报吗?如果这是两家公司的话,那么你投甲的结果就是回报率50%,投乙公司则是200%,为何会这样呢?答案就在存货周转率上,我们要认清,存货是占用资金和营运资本的东西,他的存在是对资金的“浪费”。
表现出阿来的就是它们的营运资本及其收益率是不同的,那个营运资本少的无疑营运资本收益率更高,我们要认清一点,那就是存货周转率影响着资金回报率和速度。
比较两家公司:第一家是三只松鼠,它的存货周转天数是83天,应收天数为10天左右;营运资本7亿左右,利润是3个亿;第二家是洽洽,它的存货周转天数是141天,它的营运资本为17个亿,利润是4.3个亿。
这是两家零食界的小巨头,三只松鼠用不到三个月就能卖空一次,而洽洽得不到5个月,三只松鼠的营运资本率的是43%,洽洽是25%。也就是说前者的周转速度更快,导致它的资金利用率就更高,占用100块钱,可以赚43,而洽洽周转速度慢,导致它的资金利用率低,占用100,只能赚25。
再比较收集行业:小米和苹果。小米的存货周转天数为55天,而苹果八九天,再看销量,小米手机出货量1.19亿部;苹果手机出货量2.25亿部;苹果卖的比小米又多又贵,它的周转率比小米还快,导致的结果就是营运资金的回报率是不同的,苹果2023年的营运资本差不多在300亿美元,撬动的收益是595亿美元;而小米则是400亿左右的营运资本撬动135亿利润。
从存货数量上去看,18年末小米有191亿存货,苹果有40亿美元存货,按照成本来计算,很显然,小米的存货数量更多,由此,看到没,它们的存货量是不同的,这是它们不同的存货管理模式多导致的,苹果存货少,周转更快,不同的存货管理导致的另一头结果就是应收天数的不同,苹果的应收天数是一个月左右,而小米只有十来天。
这些都是我们从存货周转这个点,能都看到的企业在存货管理上的不同。存货周转率的意义在于,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四点:
1、存货的变动趋势;
2、卖货的速度快慢;
3、配合应收周期找出企业的猫腻;
4、看出营运资本的回报率,以及对资金占用的程度。
【第11篇】销售收入要交印花税吗
企业与个人(包括个体户和自然人,下同)签订的合同,类型涉及多种多样,这些合同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呢?
今天,就为您仔细盘点一下与个人订立合同涉及的印花税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个人应交的印花税,在2024年12月31日之前,可减半征收印花税。
货物销售合同
selling
根据印花税法所附税目税率表,作为应税凭证的合同不包括个人书立的动产买卖合同,亦即,有个人参与书立的动产买卖合同,不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因此,企业与个人签订的货物销售合同,无论个人是销售方还是购买方,均不属于印花税的应收凭证,合同书立双方均不征印花税。
建设工程合同
constructing
企业与个人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勘察、设计和施工合同),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适用税率为万分之三。如建筑公司与作为业主的自然人签订的总包合同,双方均需要贴花;劳务公司与作为分包方的自然人签订的分包合同,双方也需要贴花。
租赁合同
renting
企业与个人签订的租赁合同,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适用税率为千分之一。
住房租赁合同有免税规定,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24号)第二条第(二)项的规定,对个人出租、承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事项政策执行口径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22号)第四条第(一)项规定,对应税凭证适用印花税减免优惠的,书立该应税凭证的纳税人均可享受印花税减免政策,明确特定纳税人适用印花税减免优惠的除外。
因此,对于个人参与书立的住房租赁合同,无论个人是承租方还是出租方,企业与个人均可免征印花税。
承揽合同
working
企业与个人签订的承揽合同,属于印花税的应税凭证,税率为万分之三。如企业与个人签订的委托加工合同、修理合同、定制合同、检测合同、测试合同等。
不动产销售合同
selling
企业与个人签订的不动产销售合同,属于印花税中的产权转移书据,需要缴纳印花税,适用的税率为万分之五。
住房销售有免税规定。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37号)第二条规定,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
因此,不动产销售合同中的个人书立方,免征印花税,企业书立方应征印花税。《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事项政策执行口径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22号)第四条第(一)项规定,对应税凭证适用印花税减免优惠的,书立该应税凭证的纳税人均可享受印花税减免政策,明确特定纳税人适用印花税减免优惠的除外。
股权转让合同
selling
股权转让合同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适用税率为万分之五。
感谢您的阅读,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获取实用好文章!
「理个税」提供最专业财税资讯及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管家服务。
来源:何广涛 何博士说税
【第12篇】如何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公司是在一个线上平台上销售货物,卖了货了后每次线上结算会扣10%的结算款作为时间资产,随着时间推移会涨也可能跌,这10%到时候怎么账务处理?什么时候确认收入?
扣 10%的结算款,看情况分析。如果是延迟支付这种情况,这个款项可以计入往来科目中。如果是平台的手续费会计账务上确认收入,是要遵守会计准则中的规定的,满足条件就需要确认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第五条规定,当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一)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
(二)该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以下简称“转让商品”)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三)该合同有明确的与所转让商品相关的支付条款;
(四)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
(五)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了,你学“废”了么,关注我,每天都是小惊喜
【第13篇】国外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
增值税免征,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销售商品或者劳务,免征增值税。增值税免税仅免除纳税人在该环节销售的货物或劳务的应纳税额,购买货物的税额不予退还(抵扣)。
以下7项免征增值税:
一、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三、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四、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五、由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六、避孕药品和用具;
七、古旧图书;
增值税的免税、减税项目,除前款规定外,由国务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
此外,各地区将根据当地情况增加部分增值税免税项目。详情建议大家到当地税务部门咨询!
【第14篇】税负中的销售收入
昨天给大家分享了关于税负的基本知识。今天分享增值税税负的实际运用及风险预警的知识。
1. 基本公式(不含税)
进项税=(税率-税负)*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进项税/(税率-税负)
2. 引申公式(含税)
进项票(价税合计)=销售收入*(税率-税负)*(1+税率)/税率
开票额(价税合计)=进项税*(1+税率)/(税率-税负)
3. 公式的推导过程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
=销售收入*税率-进项税
根据税负定义有:应交增值税=税负*销售收入
所以有:销售收入*税率-进项税=税负*销售收入
【公式】进项税=(税率-税负)*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进项税/(税率-税负)
4. 实际运用
a. 已知销售额(即开票金额),计算最低需要认证的进项税额金额。
【公式】进项税=销售收入(开票额)*(税率-税负)
进项票额=销售收入*(税率-税负)*(1+税率)/税率
b.已知进项票(或进项税),推算最多能开多少发票?
【公式】开票额(价税合计)=进项税*(1+税率)/(税率-税负)
【目的】确认本月最多能开多少发票。如果开票超标了,赶紧找进项发票;如果已到了预警线,就不能再开票了,需要开票的需协商推迟开票到下个月。
【实质】控制开票,防止多开票多交税。
5. 企业需要规避的异常风险
a. 企业税负变动异常,税负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引起税务机关关注。
b. 企业发票相关数据异常。
c.企业进项税额变动率远大于进项税额变动率。
d.企业长亏不倒,连年亏损还持续经营,税务机关会怀疑企业虚增成本或少计收入。
e.企业3个月未正常进行纳税申报,将被列为非正常户。
f.企业有进项发票还零申报的,这是红线,不能碰。
h.库存账实不一致。存货实物比账上多时,多出部分税务局会要求补缴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
i.虚增员工、虚列工资。
j.企业经营与收入不匹配。如:用电量、用水量跟经营收入不匹配。
6. 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a.企业正常报税、交税,但还是税负低怎么办?
税局询问给出正当理由即可。无需担心。
b.税负率的数据从哪里得到
从税务局专管员处获取,向审计的老师询问,同行业前辈询问。税负率每个行业都不相同,具体到每家公司也会有差异。
【第15篇】销售收入如何缴纳印花税
对于企业来说,给予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重视肯定不会少。毕竟这两位“老大哥”在所有税种里面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我们也要明白一些小税种虽然看着不起眼,您要是不按时足额缴纳,也是偷税漏税行为。我们对于小税种,也是给予足够的关注才行呀!下面,虎虎就来说说印花税这个“小不点”!
印花税是按销售收入交税吗?
印花税是按销售收入交税。当然,不是所有的业务都需要缴纳印花税。企业税法列举的凭证,进行计算缴纳印花税即可。另外我们要注意这里的销售收入是不含税的销售收入。具体来说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就是”合同金额,且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当然,如果公司在签合同时没有把增值税单独列明,就需要按照全额计算印花税。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把增值税单独列明。毕竟,对于企业来说,能少一点是一点。我们要知道这属于正常的税务筹划,而不是避税行为。
企业按照含税额缴纳印花税,不仅没人说你的好,还要说企业的财务“傻”!连这点税法知识,都没有!
印花税的纳税期限和申报期限
其实印花税已经完成了立法工作,在《印花税法》中,也是具体规定了印花税的纳税期限和申报期限。
可以说《印花税暂行条例》在这一方面,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况,也是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
毕竟,在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实务处理方面就要出现很多困惑和争议。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对于纳税期限的理解肯定不能统一。
新《印花税法》当中,对于纳税期限和申报期限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即印花税按季、按年或者按次计征,在纳税义务发生以后,十五日内申报缴纳税款。
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特殊性
这里之所以对于证券交易印花税进行展开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即证券交易印花税征税环节的特殊性,以及证券交易印花税终于以法律的行为规定了下来。
证券交易印花税征税环节的特殊性
如果对印花税有的了解的财务人员,肯定都知道印花税的征税环节比较特殊。其他的税种基本都是“单边”征税,而印花税比较特殊是双向征税。
当然,虎虎说的不是印花税的一般规定,而是印花税的特殊规定。虽然印花税是双向征收,但是证券交易印花税毕竟特殊就是单边征税。当然,原来证券交易印花税也是双向征税,后来为了激发资本市场的活力,才降为单边征税的。
具体来说,即我们在进行股票交易时,只需要在卖出股票时才需要缴纳印花税,而在购入股票时不需要缴纳。
证券交易印花税终于“转正”
证券交易印花税在印花税里面的地位,肯定是其他税目不能相提并论的。但是,你要是看过《印花税暂行条例》就会发现,那里面根本没有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影子。
可以说,证券交易印花税并没有出现在正式的法律条文里面。当然,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影响力还是很猛的。股市中有名的530惨案,就是由于把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税率从1‰调整到3‰造成的。
当然,新《印花税法》当中证券交易印花税终于获得了转正的机会。可以说这样的情况,也有利于我国股票交易市场的稳定发展。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虎说财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