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根据实用程度整理了15篇优质的退增值税相关知识范本,便于您一一对比,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范本。以下是退增值税怎么做分录范本,希望您能喜欢。
【第1篇】退增值税怎么做分录
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关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退税方面的会计处理!欢迎小伙伴们赶紧一起往下看并转发分享吧!
1
增值税退税分录
增值税返还分直接减免、即征即退、先征后退三种返还形式。无论哪种返还形式,都是属于与日常经营有关的政府补助,损益计入返还当期,科目计入“其他收益—政府补助”。
ps: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计入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哦~
1.直接减免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其他收益—政府补助
抵消税款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特殊情况:
①减免税款指的是应当缴纳增值税,但根据法律对纳税者减免的税款。增值税免税项目,不属于减免税款。
②小规模免税:小规模企业记账本身简单,只要能够反映经营的实际情况,是可以进行简化的,所以小规模免税可以如下做账。
有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月底交税符合免税条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其他收益—政府补助
2. 即征即退、先征后退
以税款确认退还日确认收入。
借:其他应收款
贷:其他收益—政府补助
留抵退税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出口退税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政策依据:
1.《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4号)
2.《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21号)
2
企业所得税退税分录
所得税退税(补交)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少交或多交所得税汇算后补税或退税。
第二种:政策性减免或退税。其中第二种情况又分为征前免税与现征后退两种情况。
1.年终汇算多交退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所得税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ps:多交税款最终“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余额在借方。
2.跨年调整所得税(多交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征前减免所得税
企业在计算应纳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金—企业所得税
确认减免税时:
借:应交税金—企业所得税
贷:所得税费用
4.先征后退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金—企业所得税
缴纳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企业所得税:
贷:现金/银行存款
确认减免税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所得税费用
政策依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3号)
来源:中税答疑新媒体知识库。
【第2篇】管道运输服务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
摘要:经人民银行、银监会或者商务部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和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
一、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1.财税【2000】102号,自2000年1月1日起,对飞机维修劳务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即征即退。
2.财税【2011】100号,软件产品即征即退。3.财税【2015】73号,新型墙体材料即征即退。4.财税【2016】52号,安置残疾人即征即退。5.财税【2015】74号,自2023年7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50%。
6.财税【2016】36号文附件三,一般纳税人提供管道运输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
7.财税【2016】36号文附件三,经人民银行、银监会或者商务部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和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
8.财税【2018】38号,自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动漫企业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软件,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
9.财政部 总局公告2023年40号,资源综合利用即征即退。
二、取消税务证明事项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取消一批税务证明事项以及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国家税务总局令第48号)附件1规定,软件产品、动漫软件检测证明材料,不再提交。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后续管理,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一经发现不符合免税条件的,应及时纠正并依法处理。
以下均仅以软件产品作具体分析。
1.废止了财税【2011】100号第三条第1项规定。
2.未废止取得《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3.谁质疑谁办检测。原由纳税人去办理检测,现改为由税务机关办理。
4.纳税人质疑税务机关委托检测结果的,如何处理?
三、即征即退进项税额分摊特殊规定
财税【2011】100号第六条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软件产品的同时销售其他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对于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应按照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确定软件产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纳税人应将选定的分摊方式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自备案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变更。
1.即征即退项目单独核算、单独填报增值税相关数据。
2.即征即退项目与其他增值税项目,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应按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占比分摊。
3.不同于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营改增36号规定的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计算方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分摊,仅以销售额占比计算。
财税〔2016〕36号附件1第二十九条规定,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
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上述公式依据年度数据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清算。
4.两者并不矛盾,是两项不同业务的进项税额分摊。
5.即征即退的分摊方式由纳税人选定,备案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变更,年度内可能存在两种分摊方式。
6.即征即退的分摊方式,未规定税务机关有按年度数据调整的清算权,未规定税务机关有选择按成本或销售额分摊的决定权。
如毛利较大的软件产品且其他项目均为一般计税的,选择按实际成本分摊更有利。
四、未及时备案能否追溯享受
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3.0版)4.1.2—125税收减免备案:“符合备案类税收减免的纳税人,如需享受相应税收减免,在首次享受减免税的申报阶段或在申报征期后的其他规定期限内提交相关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收减免备案。”
“3.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减免性质代码:01024103,政策依据:财税〔2011〕100号),应报送:(1)《税务资格备案表》2份。(2)取得软件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或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1.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是备案类税收减免。
2.假设,纳税人2023年元月已取得登记证书等符合即征即退条件,或者纳税人2023年9月才取得登记证书但证书注明日期为2023年元月,那么,2023年10月备案能否追溯享受2023年1-9月份的即征即退?
后期依规备案的,应能追溯享受2023年1-9月份的即征即退。税务机关可按征管法相关规定予以处理,但纳税人享有首违免罚的权利。
税总发[2014]107号规定,(十一)实施备案管理。各级税务机关应当严格区分行政审批和备案管理方式,不得以事前核准性备案方式变相实施审批。实施备案管理的事项,纳税人等行政相对人应当按照规定向税务机关报送备案材料,税务机关应当将其作为加强后续管理的资料,但不得以纳税人等行政相对人没有按照规定备案为由,剥夺或者限制其依法享有的权利、获得的利益、取得的资格或者可以从事的活动。纳税人等行政相对人未按照规定履行备案手续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进行处理。
五、即征即退与留抵退税、加计抵减和免抵退税
1.纳税人不能同时适用即征即退与留抵退税。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4号规定,纳税人自2023年4月1日起已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可以在2023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取得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留抵退税。
2.纳税人符合加计抵减的,即征即退项目可加计抵减。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5号规定,附列资料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及其附列资料填写说明规定,(三十三)第19栏“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1.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按以下公式填写。本栏“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第11栏“销项税额”“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实际抵减额”。
3.不参与出口项目免抵退税计算。
财税[2012]39号规定,增值税即征即退和先征后退项目不参与出口项目免抵退税计算。出口企业应分别核算增值税免抵退项目和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并分别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和免抵退税优惠政策。
六、即征即退与企业所得税
财税[2011]70号第一条规定,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一)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二)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1.以上即征即退,除软件产品外,不符合以上规定,应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
2.软件即征即退不征税收入特殊规定。
财税[2012]27号第五条,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按财税〔2011〕100号规定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款,由企业专项用于软件产品研发和扩大再生产并单独进行核算,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由财税[2012]27号,能否推知财税[2011]70号的专项用途资金拨付文件、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的,所谓同时符合情形:重在专项用途资金拨付文件,可忽略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3.专项用于软件产品研发和扩大再生产。即征即退增值税款作为不征税收入的,要有专项用途并单独核算。
4.每一笔费用及资产折旧涉及繁琐的纳税调整。
财税[2011]70号,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5.60个月内限期使用。
财税[2011]70号,企业将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应税收入总额;计入应税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6.不征税收入用于研发的,不得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0号第七条第(一)款规定,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时采用直接冲减研发费用方法且税务处理时未将其确认为应税收入的,应按冲减后的余额计算加计扣除金额。
来源:税白天下 作者:罗老师
【第3篇】即征即退软件企业增值税申报
“即征即退”是对于增值税的一项优惠政策,那么今天我们先从哪些企业可以享受,怎么申请,来说明。
首先,我们来说明,“即征即退”是什么意思?
通俗的来说“即征即退”就是税务机关将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征收入库,再按照优惠政策,经纳税人申请,由税务局批准后即时退还多缴的税款。
而涉及到即征即退的行业有:01飞机维修劳务 02风力、光伏发电 03 资源综合利用 04安置残疾人 05软件产品 06 新型墙体材料 07管道运输服务、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
其中,残疾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月可退还的增值税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所在区县(含县级市、旗)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确定。
其次,“即征即退”要退多少呢?
对于软件行业来说,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自产自销的软件产品,按13%缴纳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
比如,一家软件生产企业,如果本月软件产品销售额10万元,那么应交增值税1.3万元,税负率为13%,可以退10%,也就是10*10%=1万元。
这里需要说明,不同的行业即征即退的比例不同,比如说飞机维修服务是税负超过6%的部分即征即退,而光伏发电是增值税额的50%可以即征即退,因此涉及到大家的不同的行业,我们要先查询退税的比例。
那么,我们来看下,在哪里申请享受即征即退呢?
需要登录电子税务局→我要办税→税收减免→增值税即征即退备案。申请后,需要税务局审批,税务局审批完成后,单位得到“税务事项通知书”,那么在申报时,就可以按照即征即退来填报。
下篇文章,小编将主要介绍即征即退的记账和申报,大家不要错过哦!
【第4篇】增值税退税的账务处理
本次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非常大,具体文件什么的就不赘述了,具体聊一聊增值税留抵退税额的账务处理细节。
一、 会计明细科目
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二、账务处理
1、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准予留抵退税时,按税务机关核准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
借记“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在实际收到留抵退税款项时,按收到留抵退税款项的金额
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3、纳税人将已退还的留抵退税款项缴回并继续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时,按缴回留抵退税款项的金额
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记“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同时
借记“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记“银行存款”
举个栗子
2023年3月申请留抵退税48047.49并批准,2023年4月银行收讫,2023年5月开出去销项税额为9808.09,进项税额为4412.67,2023年6月缴纳5月税款增值税为5395.42,附加税为零。
2023年3月
借记“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48047.49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8047.49
2023年4月
借:银行存款 48047.49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48047.49
2023年5月
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395.42
贷记“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5395.42(从留抵退税额里面转回到进项税额)
借记“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5395.42
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5395.42
2023年6月
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5395.42
贷记“银行存款” 5395.42
分析:6月当月销项税额=9808.09 进项税额=4412.67+转回的进项税额5395.42=9808.09所以需要缴纳的税款5395.42本质上为退还留抵退税额,本月附加税为零。
【第5篇】残疾人增值税即征即退
增值税即征即退是什么?哪些范围可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税优惠政策呢?退税比例是多少呢?不要担心,与其独自思考,不如跟着网校来学习,只要3分钟,教您如何看懂增值税退税相关程序。
一、增值税即征即退定义
指税务机关对按规定缴纳的税款,在征税时部分或全部退还纳税人。
二、增值税即征即退范围
(一)安置残疾人就业增值税即征即退
(二)软件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
(三)动漫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
(四)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即征即退
(五)飞机维修劳务增值税即征即退
(六)水力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
(七)光伏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
(八)管道运输服务增值税即征即退
三、退税比例
(一)安置残疾人就业增值税即征即退
按照(财税﹝2016﹞52号)文件的规定,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月可退还的增值税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所在区县(含县级市、旗,下同)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人民政府批准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规定。假设重庆2016最低工资标准为1500人/月,可退税标准为1500*4=6000元,全年为6000*12=72000元,大于2023年前规定的35000人/年残疾人退税标准37000人/年。
ps:
1.纳税人(除盲人按摩机构外)月安置的残疾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比例不低于25%(含25%),并且安置的残疾人人数不少于10人(含10人)。
2.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
3.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社会保险。
4.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支付了不低于纳税人所在区县适用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5.该纳税人信用级别为b级(含b级)以上。
(二)软件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
按照文件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软件缴纳增值税,税负超过3%部分可销售增值税即征即退。假如x企业当月销售xx系统500万,进项税额20万,应退税额是多少呢?
软件销售增值税额=500/(1+17%)*17%-20=52.64万
软件销售即征即退增值税额=52.64-500/(1+17%)*3%=39.81万。
ps:
享受退税的软件销售,软件需至税务局备案,备案所需材料如下:
1.《软件著作权证书》或《软件产品证书》
2.软件测试报告
(三)动漫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
已进行资格备案符合条件的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动漫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可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纳税人应提出申请,主管税务机关按规定办理。
(四)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即征即退
按照政策的规定,资源综合利用设置的四档退税比例分别为100%、70%、50%、30%,如以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废油;利用废渣资源生产的微晶玻璃、u型玻璃等,详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项目》。
ps:
1.公司必须为一般纳税人;
2.销售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为非禁止类、限制类项目;
3.销售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为非“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或者重污染工艺;
4.如果做的是危险废物利用,必须取得省级以上环保部门颁发的《危险废物经验许可证》,而该危险废物的利用在许可经验范围内;
5.资料必须齐全。
6.不符合规定条件以及目录规定的技术标准和相关条件不满足了,从次月起就不能再享受规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7.违反税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自处罚决定下达的次月算起,三年内不等再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8.纳税人应当单独核算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未单独核算的,不得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五)飞机维修劳务增值税即征即退
飞机维修劳务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六)水力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
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水力发电站销售自产电力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8%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ps:优惠政策截止至2023年12月31日。
(七)光伏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
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太阳能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八)管道运输服务增值税即征即退
一般纳税人提供管道运输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
四、虚假退税需要承担的后果
(一)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不得免税、减税。
(二)纳税人享受核准类或备案类减免税的,对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材料有留存备查的义务。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后续管理中不能提供相关印证材料的,不得继续享受税收减免,追缴已享受的减免税款,并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税务机关在纳税人首次减免税备案或者变更减免税备案后,应及时开展后续管理工作,对纳税人减免税政策适用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对政策适用错误的告知纳税人变更备案,对不应当享受减免税的,追缴已享受的减免税款,并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三)已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纳税人,因违反税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警告或单次1万元以下罚款除外)的,自处罚决定下达的次月起36个月内,不得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四)采用伪造或重复使用残疾人证、残疾军人证等手段骗取本通知规定的增值税优惠的,应将纳税人发生上述违法违规行为的纳税期内按本通知已享受到的退税全额追缴入库,并自发现当月起36个月内停止其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
学习更多财务知识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正保教育开放平台
【第6篇】软件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计算
在实务中,很多软件企业满足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但是由于财务人员经验不足或者对政策解读有误,致使软件企业不能合规享受此优惠政策,甚至由于财务人员操作不当,致使企业缴纳退税后还要补税,承担滞纳金,影响企业纳税信用等级。
为了帮助软件企业规范增值税即征即优惠政策实务操作,本人特梳理如下退税流程,希望能帮助读者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一、政策依据
(一)即征即退依据
财税[2011]100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税率(现行税率13%)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48号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取消一批税务证明事项以及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原来规定纳税人办理软件产品、动漫软件增值税即征即退手续时,需提供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决定意见为软件产品、动漫软件检测证明材料,改为不再提交。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后续管理,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一经发现不符合免税条件的,应及时纠正并依法处理。
(二) 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的计算方法
即征即退税额=当期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售额×3%
当期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
当期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售额×13%
二、日常准备工作
(一)软件检测报告
项目申报人员需要保证公司软件产品拥有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有效的检测证明材料。
(二)建立软著台账
公司研发人员、产品经理、项目申报人员应建立软件产品、软著信息共享,保证公司能及时对公司软件产品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项目申报人员应建立并及时更新公司《产品与软著对应台账》,包含的内容有:产品分类、产品名称、对应软著名称。
另外软著应该单独建立台账,单独管理,台账内容有:证书名称、获得年份、有限年限、登记号、证书编号、取得方式、取得公司名称;证书需要扫描,电子档案存档。
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软件著作权必须为公司自主研发取得,受让取得的软件产品不得享受即征即退政策。
三、销售合同签订
销售人员在签订销售合同时,涉及销售公司软件产品时,需要参照《产品与软著对应台账》,选择与客户需求相对应的产品,且产品名称按照产品对应的软著名称填写,销售合同条款为软件产品销售条款,并在销售合同中约定软件著作权归我方所有。
产品销售合同签订前关于增值税即征即退条款需财务审核。
四、开票管理要求
开票申请人员在提交开票申请时,软件产品开票必须提交销售合同,且开票申请产品名称、销售合同产品名称、软著名称必须保证三者一致,如果不一致,不允许开票。
税率适用现行税率,目前为13%,商品税收编码为软件。
财务部开票人员在开票时要核对开票信息,严格按照要求开具发票。
开票申请审核人员、开票人员应按照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相关要求严格把关软件产品开票,防止不能享受即征即退政策。
五、纳税申报
财务人员严格按照税务局规定申报软件产品增值税,目前公司软件产品增值税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六、增值税即征即退办理流程规定
(一)申请表填制
财务办理增值税即征即退税由会计每月20日(节假日向后顺延)发起,并填写增值税即征即退申请表。
会计需要填写的内容有:办理公司名称、填制日期、开票年月、发票号、商品代码、货物或劳务名称、客户名称、数量、收入金额、税率、税额、价税合计金额、销售合同编号、已纳税额、应退税额;校对实际增值税税负率是否等于3%,如果不是查找原因并更正。
财务主管确认开票名称是否与软著名称一致、软著是否为自主研发、销售合同商品名称是否与发票名称一致;只需要填写是或者否即可。
(二)签批
增值税即征即退申请表须相关人员(会计、会计主管、财务负责人、公司负责人)审批、签字齐全后财务方可申请退税。
财务工作时一项严谨、精确的工作,失之一毫,谬之千里。
【第7篇】增值税留抵税金退还
近期,针对个别市县存在的“增值税留抵退税”负担压力大的现实问题,财政部将采取调整收入划分、库款调度、先垫付后结算等措施缓解市县留抵退税压力,同时,及时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研究完善省以下留抵退税分担机制。
关于增值税留抵退税,最近,税小念的朋友有这样的一个困惑:
根据政策,可以申请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减少企业资金的占用,这对企业来说是件利好的事情。所以我们公司准备申请退税,今年4月份留抵税额6万元,累计至9月份留抵税额66万,至10月留抵70万(4-10月每月留抵金额均大于0),11月申请退还10月的增量留抵时,是按70万计算,还是按4万(70万-66万)计算呢?还有就是,按文件要求需要在增值税申报期内申请,现在是11月报10月增值税,应该是先做退税申请,还是先把10月的增值税申报后,再做进项留抵退税的申请?
这个问题很典型,属于对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的概念理解不准确,只理解了表层含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增量留抵退税政策。
1、什么是增量留抵税额?
答: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23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比如2023年3月底留抵税额为10万元,上期增值税留抵税额为50万元,本期增值税留抵税额为60万元,则增量留抵税额为50万元。
2、退税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1)连续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零;
2)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
3)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
4)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
5)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或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的;
6)自2023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或先征后返(退)政策。
注:以上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3、如何计算增量留抵税额?
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
进项构成比例,为2023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内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占同期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比重。
回到最初的案例,假设2023年3月底留抵税额为0,至10月留抵税额70万(4-10月每月留抵金额均大于0),已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全部取得专用发票。11月申请退还10月的增量留抵税额时,满足了连续6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零,并且,9、10月份的增量留抵税额大于了50万元,所以可退还的增值税为:
“70万×100%×60%=42万元”。
除此之外,还有这些常见的留抵税额退税的困惑:
4、新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为m级,是否可以申请留抵退税?
答:退税要求的条件之一是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所以,纳税信用等级为m级的纳税人不符合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的条件,以后年度评为a级或者b级纳税人后才有资格。
5、纳税人申请留抵退税后,因违法行为纳税信用等级被调整为了c级,对于已退税款税务机关会追缴吗?
答: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申请留抵退税当期的纳税信用等级,来判断是否符合规定条件。如果在申请时符合规定条件,后来等级被调整为c、d级,税务机关不追缴已退税款。再次申请留抵退税时,如果信用等级为c、d级,则不能享受该政策。
6.什么时候申请退税?
答:留抵税额是个时点数,会随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每一期的申报情况发生变化。提交留抵退税申请,必须在先办理了增值税正常纳税申报(最终确定上期期末留抵税额的金额)缴款之后,并且在申报期内完成,以免对退税数额计算和后续核算产生影响。
7.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涉及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如何计算?
答:对实行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的纳税人,允许其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计税依据中,扣除退还的增值税税额。
【第8篇】软件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专项用途
朋友来电问:
我公司是河北一家风电企业,可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优惠。同时我公司还处在企业所得税3免3减半的免税阶段。请问我们收到的这50%增值税退回能否作为项目投资所得,享受企业所得税免税?
回复如下:
根据《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解答>的通知》(冀国税函〔2013〕161号 )规定:
一、 风力发电企业即征即退50%的增值税是否应该缴纳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规定,风力发电企业即征即退50%的增值税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应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9篇】增值税退税
本报记者 康晓博 佟海艳 贺艳 通讯员 刘书怡
编者按 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对于相关企业来说,要想合规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退税“大餐”,首先需要搞懂相关的具体政策规定。
3月25日,本报发起了一项专门针对大规模留抵退税的问卷调查(以下简称“问卷调查”),涵盖1439名受调对象(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占比77.48%,中型企业占比19.67%,大型企业占比2.85%)。结合问卷调查和记者采访的情况看,企业对退税政策内容、退税额计算公式和最佳优惠方案选择关注度高。对此,有关专家提醒企业,要及时、合规地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退税“大餐”,关键是要按照政策规定的方法和步骤,准确拧开退税管道上的“阀门”。
记住“数字口诀”,抓住政策重点
49.76%
问卷调查显示,49.76%的受调对象关心是否符合退税条件。还有的关心如何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副处长谭润森说,留抵税额的形成与增值税税制设计有关。增值税实行链条抵扣机制,以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而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就会形成留抵税额。从实践看,企业之所以出现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形成留抵税额,与其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当企业大量采购原材料或设备而同期销售额较少,就可能出现留抵税额。
今年3月2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4号,以下简称“14号公告”),明确了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具体内容。重庆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副处长包刚表示,只要纳税人记住几个“数字口诀”,就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政策的要点。
——理解优惠内容,牢记“1+1”,即“存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也就是既向纳税人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又按月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确定适用对象,牢记“1+6”。“1”指小微企业这一类企业;“6”指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6大行业企业。也就是说,只要属于小微企业或6大行业,满足14号公告规定的前提条件,企业就可以适用该政策。
——判定留抵税额,牢记“2023年3月31日”这个关键日期。在判断存量留抵税额时,将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2023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这一基数进行对比,哪个数额低哪个就是存量留抵税额。如果纳税人获得了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则存量留抵税额为0。例如,某微型企业2023年3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税额为100万元,2023年4月申请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时,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120万元,该纳税人的存量留抵税额为100万元;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80万元,该纳税人的存量留抵税额为80万元。该纳税人在4月获得存量留抵退税后,将再无存量留抵税额。
在判断增量留抵税额时,纳税人需要用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减去2023年3月31日的基数,增加的数额就是增量留抵税额。如果纳税人获得了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那么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就是增量留抵税额。例如,某纳税人2023年3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税额为100万元,2023年7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税额为120万元,在8月纳税申报期申请增量留抵退税时,如果此前未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该纳税人的增量留抵税额为20万元(120-100);如果此前已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该纳税人的增量留抵税额为120万元。
——判定适用条件,牢记“4+4”。前一个“4”指14号公告的所有适用对象均须同时满足4个前提条件,即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2023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后一个“4”指纳税人应准确区分自身属于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这4类中的哪一类,因为不同类型企业申请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的起始时间不一样。微型企业可以自2023年4月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小型企业可以自2023年5月纳税申报期起进行申请;中型企业可以自2023年7月纳税申报期起进行申请;大型企业可以自2023年10月纳税申报期起进行申请。纳税人应仔细对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和《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银发〔2015〕309号)中的营业收入指标、资产总额指标,确定自身属于哪类企业。
理解计算公式,准确计算退税额
40.38%
问卷调查显示,40.38%的受调对象关心怎样具体计算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
根据14号公告,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100%;允许退还的存量留抵税额=存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100%。“只要准确理解了14号公告给出的计算公式,特别是把握好进项构成比例这个关键,允许退还的留抵退税额很好计算。”朝阳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副科长杨静说。
杨静表示,企业的进项税额构成一般既包括真正负担的税额,又包括一部分计算抵扣的税额,如根据农产品收购发票、农产品销售发票计算抵扣的税额,而计算抵扣的这部分税额实际上并没有在上一链条中缴过,因此需要计算企业真正负担的税额占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比例,也即进项构成比例,这样才能确保征扣一致。
根据14号公告,在计算进项构成比例时,分子部分只包括4类凭证所注明的增值税额,即2023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带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字样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和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分母部分除了上述4类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外,企业可能还有以下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取得的电子普通发票,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等。
实务中,企业按照政策规定时间条件收集、统计好分子、分母部分后,用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得出进项构成比例;然后再根据自身的存量或增量留抵税额,相应地乘以进项构成比例,就可以计算出允许退还的存量或增量留抵税额。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号)规定,纳税人在计算进项构成比例时,相应期间内发生的进项税额转出部分无需扣减,这无疑为纳税人减轻了计算负担。
举例来说,某制造业纳税人2023年4月—2023年3月取得的进项税额中,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500万元,道路通行费电子普通发票注明税额100万元,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税额200万元,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进项税额200万元。2023年12月,该纳税人因发生非正常损失,此前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有50万元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该纳税人2023年4月按照14号公告的规定申请留抵退税时,进项构成比例为(500+100+200)÷(500+100+200+200)×100%=80%。进项转出的50万元,在上述计算公式的分子、分母中均无需扣减。假设该纳税人存量留抵税额为10万元,增量留抵税额为2万元,则其允许退还的存量留抵税额为10×80%×100%=8(万元);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为2×80%×100%=1.6(万元)。
分析政策实质,选择最佳方案
37.11%
问卷调查显示,37.11%的受调对象关心该选择享受留抵退税政策,还是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根据规定,留抵退税政策与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是“互斥”的,只能“二选一”,一些纳税人很关心如何作出更好地选择。采访中,多位专家告诉记者,纳税人有必要充分理解这两类政策作用的本质,结合自身业务经营实际情况进行测算比较和统筹考量,进而作出最佳选择。
“虽然都是税收利好政策,但两类政策的本质是不一样的。”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冬生表示,留抵退税是向纳税人退还待抵扣的税额,并非减税,纳税人相应的应纳税额并没有减少,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种“无息贷款”,可以帮助其改善现金流,补充资金实力。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则可以帮助纳税人减轻税收负担,比如符合条件的企业销售其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按13%税率缴纳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就为企业降低了税负。因此,纳税人应在充分理解这两类政策不同作用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业务特点,权衡补充资金实力和减轻税收负担究竟哪一种对企业发展最有利,然后再进行选择。
上海德勤税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税务总监张如建议,纳税人在具体进行选择决策时,有必要对企业当前的资金情况,业务规划安排,可享受留抵退税的额度,可享受即征即退或先征后返(退)优惠的额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同时要把目光放长远,结合历史经营情况对未来一段时间的业务经营趋势及可享优惠的额度进行预测,从而找到有助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较优方案。
例如,某从事环保业务的企业f公司,同时符合享受留抵退税政策和资源综合利用即征即退政策的条件,该公司经营较为稳健。f公司财税人员测算发现,企业目前的资金周转压力较小,近期也没有大规模投资计划,如果选择享受留抵退税政策,退税的规模较小。按照企业过去几年的业务发展情况,预计未来3年内业绩将持续增长,可享受即征即退优惠额度将增大。基于此,f公司认为享受即征即退政策、减轻税收负担更有助于企业发展,因而作出了放弃享受留抵退税,将留抵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决定。
本文刊发于《中国税务报》2023年4月8日b1版。
原标题:
精准拧开“阀门”,退税资金直达
有关专家提醒企业,抓住政策重点、理解退税额计算公式、选择最佳优惠方案
来源:中国税务报
责任编辑:于燕 宋淑娟 (010)61930016
【第10篇】软件企业增值税退税
前几天有人问了我关于软件退税的问题,当时我没有立即回复,一直想抽空写一写软件退税的政策,两个原因吧,第一,我搜了很多文章发现一直没有系统化的解读,第二,就是不少朋友已经问过我这个问题了,而且基于华为事件,大家应该也能看到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产业的大力支持,我也仅以此文,向那些投入高研发,大力支持新技术的科技型高新企业致敬~
什么是软件产品即征即退?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2023年第39号公告已经调整为13%)税率申报缴纳增值税,税款缴纳入库后,再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申请退税。这是一种增值税先征后退的政策。
小谈栗子:当月销售100万(不含税)的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抵扣完进项后交了13万的增值税,增值税税负为13%,对超过3%的部分返还,即退还10万,最终增值税税负为3%。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第一条第一款: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该文件也是软件产品即征即退的核心文件,后续出的财税2023年38号文关于延续动漫产业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中第四条关于动漫软件也是上述文件规定执行。
什么软件产品能够享受即征即退政策?
首先,软件产品是必须自行开发的,纳税人将进口软件产品进行本地化改造后对外销售的也可以享受软件产品即征即退的政策。(本地化改造是指对进口软件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改进、转换等,单纯对进口软件产品进行汉字化处理不包括在内)
其次,软件产品是指信息处理程序及相关文档和数据,包括计算机软件产品、信息系统和嵌入式软件产品。
嵌入式软件产品是指嵌入在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中并随其一并销售,构成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部分的软件产品。例如,智能语音机器人芯片中的语音软件。
★审核条件:
① 取得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
(上述图片来源均为网上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谈)
② 取得软件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或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上述图片来源均为网上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谈)
如何计算即征即退税额?
1)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
即征即退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售额×13%-当期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售额×3%
2)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
即征即退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13%-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3%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合计-当期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按照下列顺序确定:
① 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
② 按其他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
③ 按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确定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计税价格=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成本×(1+10%)
备注:此处的10%为成本利润率
如何正确开具发票?
① 发票上应注明软件产品名称及版本号,且必须与《软件产品登记证书》的相关内容一致
② 销售嵌入式软件产品时,应在发票备注栏分别注明软件、硬件部分的销售额
③ 随同机器设备等硬件产品一并销售的软件产品,应单独开具软件收入部分发票;若不能单独开具,应在发票备注栏注明包括与登记证书一致的软件产品
小谈提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软件产品的同时销售其他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对于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应按照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确定软件产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对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设备及工具的进项税额,不得进行分摊。纳税人应将选定的分摊方式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自备案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变更。
办理流程?
一、软件产品即征即退的资格备案
路径:网上办税服务厅->优惠办理->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办理。
step1.填写表单:
step2.上传资料:
点击“加号键”提交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软件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或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step3.提交之后,在首页->事项进度查看办理结果。
(小提示:事项进度须显示“已办结同意”~如果是“申请中”,记得重新提交哦!)
二、大厅申请退税
符合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应在规定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如实申报并缴清税款,当月销售的软件产品时间税负超过3%的,于申报纳税后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退税申请。
退税材料:
1. 退(抵)税申请审批表
2. 增值税即征即退申请报告
3. 纳税人完税凭证复印件
4. 多缴税费证明资料原件及复印件
【第11篇】增值税专票退税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解读
一、留抵退税适用主体一览表
适 用 主 体(三类)
划 型 标 准(营收/资产)
未 列 明(年vat销售、不含)
小微企业
微型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100万
小型
2000万
制造业等行业
微型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100万
小型
2000万
中型
1亿元
大型
除上述
其他企业
除以上
——
——
1.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增值税销售额)按照上一会计年度确定。2.不满一年的:增值税销售额(年)=上一会计年度增值税销售额/实际存续月数×123.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申报、稽查查补、评估调整。差额征税的以差额后销售额。4.制造业等六行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制造业等行业企业: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六行业企业发生的增值税销售额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销售额比重按申请退税前连续12个月的销售额计算确定;申请退税前,经营期不满12个月但满3个月的,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计算确定。
二、留抵退税办理时间一览表
退税主体
存量
增量
小微企业
微型
自2023年4月申报期起
自2023年4月申报期起
小型
自2023年5月申报期起
制造业等六行业
中型
自2023年7月申报期起
大型
自2023年10月申报期起
其他行业企业
——
符合条件的申报期起
1.存量、增量退税可同时申请;申请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的起始时间,当期未申请的,以后纳税申报期也可按规定申请。2.2023年4月至6月的留抵退税申请时间,从申报期内延长至每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包括增量、存量的办理)。3.后期申请应只限于存量,增量要在申报期或4-6月的全工作日。4.同时符合小微企业或制造业等六行业的,可选择申请;从退税办理时间来看,只是制造业等六行业的小微企业可以选择在4月或5月办理存量退税。5.2023年5、7、10月办理存量退税的,但增量退税是自22年4月申报期就可办理的,会出现先计算增量、后计算存量?因办理时间不同而造成存量、增量的计算结果不同?因进项构成比例是计算至申请退税前税款所属期,且存量计算是按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前当期期末留抵与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孰小确认的。
三、留抵退税计算方式一览表
退税主体
存量
增量
小微企业
微型
一次性退还;存量×进项构成比例×100%
按月全额退还;增量×进项构成比例×100%
小型
制造业等六行业
中型
大型
其他行业企业
每年最多两次部分退还;增量×进项构成比例×60%
1.存量:以2023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为参考值;2023年4月及其后,或新办、或新登记一般纳税人、或转登记小规模的,存量为0;对比退税前当期与参考值留抵税额,按孰小原则确认存量一次性实际退税额。2.增量: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2023年3月31日相比新增加的;2023年4月及其后或新办或新登记一般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的,增量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3、进项构成比例:已抵扣四票[专票(电专、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公路通行费电普+海关进口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期间已作进项转出的不剔除计算;构成比例新计算方法,适用于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39号的其他行业企业。4.按月全额退还增量:小微企业、制造业等行业企业自2023年4月纳税申报期起一直享受,除后续出台新文件废止外。5.免抵退税的,先免抵退,后留抵退税;免退税的,其对应进项不得用于退还留抵。
四、留抵退税条件一览表
退税主体
有效期起
退 税 条 件(同时符合)
小微企业
增 量22/12/31前
四条件:(一)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二)退税前36个月未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专票;(三)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四)2023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存量22/4/1起
制造业等行业
22/4/1起
其他企业
19/4/1起
五条件:自2023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及以上四条件。
1.2023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全部缴回留抵退税款的,可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反之亦然(能否追溯享受前期的即征即退?)。2.如无后续文件或解读,小微企业增量退税条件,在22年12月31日前,按14号的四个条件。2023年又按什么条件呐?是否按其他企业五个条件执行,但文件并未明确。14号公告明确小微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量,是自22/4/1起,并未明确截止日期。如果2023年小微增量的条件,按其他企业的五个条件执行,则按月全额退还增量本身,与39号第一个条件是矛盾的。
以上来源:税白天下,不足之处,欢迎留言讨论!
【第12篇】管道运输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
最近几年里,国税局对多个行业和多个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减税降费优惠政策,所以为帮助广大群众更好的享受该优惠政策,我们对于此做了汇总合集:
1、飞机维修劳务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为适用飞机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确定自2000年1月1日开始对飞机维修劳务增值税具体税负超出6%的部分推行由税务部门即征即退的现行政策。
2、风力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从2023年7月1日开始,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3、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纳税人销售自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提供资源综合利用劳务,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4、安置残疾人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实行由税务机关按纳税人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的办法。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月可退还的增值税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所在区县(含县级市、旗)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确定。
5、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满足下列条件的软件产品,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1)取得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
(2)取得软件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或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6、新型墙体材料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列入本通知所附《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的新型墙体材料,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7、管道运输服务、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与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1)一般纳税人提供管道运输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2)经人民银行、银监会或者商务部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和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8、纳税人适用该政策需要何时向有关部门提供申请资料?
纳税人首次申请增值税退税时,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退税申请材料和有关政策规定的证明材料。纳税人后续申请增值税退税时,相关证明材料未发生变化的,无需重复提供,仅需提供退税申请材料并在退税申请中说明有关情况。纳税人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在发生变化后首次纳税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
【第13篇】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条件
增值税的问题如今变得越来越难缠,国内为此颁布了诸多的增值税相关政策。那么今天我们钇财税就来给您说一说即征即退的增值税条件要求是什么?欢迎阅读!
即征即退的增值税条件要求是什么?
增值税即征即退:
(一)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政策纳税人销售自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提供资源综合利用劳务,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不属于税务机关评定的c级或d级。
即征即退的退税比例三档:30%、70%、100%
(二)指定的货物、劳务、服务
1.飞机维修劳务:增值税实际税负超6%的部分即征即退。
2.提供管道运输服务:增值税实际税负超3%的部分即征即退。
3.经人民银行、银监会或者商务部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和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4.销售自产的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三)软件产品、动漫产业的增值税优惠
1.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产品、信息系统和嵌入式软件产品):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即征即退税额=当期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售额×3%
2.动漫企业
(1)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软件,享受上述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2)动漫软件出口免征增值税。
(四)安置残疾人: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按纳税人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每人每月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确定。
(五)黄金、铂金:
1.黄金期货交易:上海期货交易所会员和客户通过上海期货交易所销售标准黄金:
(1)发生实物交割但未出库的,免征增值税;
(2)发生实物交割并已出库的,由税务机关按照实际交割价格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
2.铂金及铂金制品:
(1)对进口铂金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
(2)国内铂金生产企业自产自销的铂金,增值税即征即退。
享受条件纳税人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纳税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销售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不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淘汰类、限制类项目。
(3)销售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不属于原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综合名录》中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或者重污染工艺。
(4)综合利用的资源,属于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列明的危险废物的,应当取得省级及以上生态环境部门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且许可经营范围包括该危险废物的利用。
(5)纳税信用等级不属于税务机关评定的c级或d级。
(6)产品原料70%以上来自所列资源。
(7)废水排放符合《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规定的技术要求。
(8)纳税人符合《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规定的技术要求。
(9)纳税人必须通过iso9000、iso14000认证。
即征即退的增值税条件要求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说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多谢阅览!
注意: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一切都以钇财税顾问所述为准。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14篇】软件产品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备案
【享受内容】
企业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基本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企业将进口软件产品进行本地化改造后对外销售,其销售的软件产品可享受财税〔2011〕100号第一款规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本地化改造是指对进口软件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改进、转换等,单纯对进口软件产品进行汉字化处理不包括在内。
企业受托开发软件产品,著作权属于受托方的征收增值税,著作权属于委托方或属于双方共同拥有的不征收增值税;对经过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纳税人在销售时一并转让著作权、所有权的,不征收增值税。
【报备资料】
1.《纳税人减免税备案登记表》;
2.取得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
3.取得软件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或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政策依据】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
【注意事项】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软件产品的同时销售其他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对于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应按照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确定软件产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对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设备及工具的进项税额,不得进行分摊。纳税人应将选定的分摊方式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自备案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变更。
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的设备及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用于软件设计的计算机设备、读写打印器具设备、工具软件、软件平台和测试设备。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随同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一并销售嵌入式软件产品,如果适用本通知规定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确定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的,应当分别核算嵌入式软件产品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部分的成本。凡未分别核算或者核算不清的,不得享受财税〔2011〕100号规定的增值税政策。
【第15篇】增值税退税账务处理
随着增值税留底退税政策的落地,申请企业陆续都收到了退税款,收到退税款是好事,可是做财务的小伙伴又犯难了,收到的退税该如何做会计分录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1
增值税留底退税分录
留抵税额是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形的,留抵退税就是把增值税期末未抵扣完的留底税额退还给纳税人,应相应冲减进项税额。
在账务处理上为保证账面进项税额与在发票平台勾选确认的金额一致,不会直接红字冲减进项税额,而是通过进项税额转出这个科目来进行核算。
具体分录是这么做的:
提交留抵退税申请时: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退税款
如果在申请的当月收到退税款,也可以将以上二笔分录合并,直接做: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
举个例子
问:a公司4月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8697.34元,5月份收到退税款。那4月、5月的账务要分别怎么做呢?
答:
4月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退税款 8697.34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697.34
5月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8697.34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退税款 8697.34
你明白了吗?
* 本文为会计圈那点事儿原创文章,作者:王老师,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