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根据实用程度整理了15篇优质的中国会计知识相关知识范本,便于您一一对比,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范本。以下是中国融资租赁会计范本,希望您能喜欢。
【第1篇】中国融资租赁会计
融资租赁(现在购买方称为长期租赁)
例子:车价为30万,首付10万,融资20万,每月还款1.25万,分20期(总付款额就是25),支付其他费用5万(车购税、上牌等)
一、会计处理部分
①假设是11月购入,固定资产入账:
借:固资 35
未确认融资费用 5(这个会通过计提利息方式最后就没有了)
贷:银行 10
银行 5
长付 25
②12月计提折旧:假设按照4年计提,残值为0
借:费用 35/48=0.73
贷:累折 0.73
③12月计提利息费用
借:利息 0.4452 (利息怎么算比较复杂,暂时不讲)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0.4452
借:长付 1.25
贷:银行 1.25
二、企业所得税申报部分调整:
①假设一次性抵扣固资:
第一年
本年折旧已经抵扣了0.73万,此处税法认为固资是40万(10+5+25,初始费用+付款总额)
然后,调整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表,费用调整39.27万(40-0.73);利息费用税法不承认,调减利息4452
第二年
因为第一年固资都抵扣了,第二年所得税申报表,要把第二年计提的折旧(8.76万=0.73*12)和利息(38248)都做调减
第三年
把第三年计提的折旧(8.76万=0.73*12)和利息(7300)都做调减(4452+33248+7300=5万,利息都调完了,以后就不用调整了)
第四年,第五年,把当年计提的车辆折旧都调减就行了。
②假设不一次折旧
第一年
本年折旧已经抵扣了0.73万,此处税法认为固资的总额是40万(10+5+25,初始费用+付款总额)
税法月折旧额就是40/48=0.83,调整费用0.83-0.73=0.1;利调减利息4452.46(往后利息调整部分跟上面是一样)
第二年
会计年度折旧总额8.76,税法认可的折旧是9.96,调整税法折旧金额9.96-8.76=1.2万
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大家自己也会调整折旧和利息了。
【第2篇】中国融资租赁案例分析
【报告类型】产业研究
【报告价格】¥4500
【出版时间】即时更新(交付时间约3个工作日)
【发布机构】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报告格式】pdf版
本报告介绍了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相关概述、中国中国融资租赁行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现状、中国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1章:中国融资租赁行业企业市场定位分析
1.1 按股东特点划分的定位
1.1.1 银行系融资租赁公司
1.1.2 厂商系融资租赁公司
1.1.3 独立第三方的融资租赁公司
1.1.4 三类企业定位的比较
1.2 按业务所属行业划分的定位
1.2.1 飞机领域融资租赁
(1)融资租赁主要模式
(2)融资租赁风险
(3)业务主要竞争者分析
1.2.2 船舶领域融资租赁
(1)融资租赁主要模式
(2)融资租赁风险
(3)业务主要竞争者分析
1.2.3 印刷设备领域融资租赁
(1)融资租赁主要模式
(2)融资租赁风险
(3)业务主要竞争者分析
1.2.4 工程机械领域融资租赁
(1)融资租赁主要模式
(2)融资租赁风险
(3)业务主要竞争者分析
1.2.5 汽车领域融资租赁
(1)融资租赁主要模式
(2)融资租赁风险
(3)业务主要竞争者分析
1.3 按经营范围不同划分的定位
1.3.1 金融租赁
(1)业务范围
(2)金融租赁风险分析
(3)主要竞争者分析
1.3.2 内资租赁
(1)业务范围
(2)内资租赁风险分析
(3)主要竞争者分析
1.3.3 外资租赁
(1)业务范围
(2)外资租赁风险分析
(3)主要竞争者分析
第2章: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政策环境与前瞻
2.1 融资租赁行业政策环境现状
2.2 国家政策、监管层面存在的问题
2.2.1 租赁机构的权益缺乏有效保障
2.2.2 租赁机构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2.2.3 租赁方式单一
2.2.4 政策支持乏力,社会认知度较低
2.3 政策、监管层面问题未来解决路径
2.3.1 建立健全融资租赁法律体系
2.3.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3.3 拓宽融资渠道,开辟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
第3章: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3.1 融资租赁行业内部竞争情况
3.1.1 注册资金排名
3.1.2 资产排名
3.1.3 利润排名
3.2 融资租赁行业外部竞争分析
3.2.1 商业银行融资渠道分析
(1)融资渠道发展现状
(2)融资渠道优劣势对比
3.2.2 信托融资渠道分析
(1)融资渠道发展现状
(2)融资渠道优劣势对比
3.2.3 债券融资渠道分析
(1)融资渠道发展现状
(2)融资渠道优劣势对比
3.2.4 股权融资渠道分析
(1)融资渠道发展现状
(2)融资渠道优劣势对比
3.2.5 境外融资渠道分析
(1)融资渠道发展现状
(2)融资渠道优劣势对比
3.2.6 资产证券化融资渠道分析
(1)融资渠道发展现状
(2)融资渠道优劣势对比
第4章:中国融资租赁行业金融环境与预测
4.1 现有融资渠道竞争结构分析
4.2 全社会融资主投方向与区域分布
4.2.1 全社会融资主投方向分布
4.2.2 全社会融资主体区域分布
4.3 融资租赁渠道市场地位现状
4.4 外商投资租赁公司融资渠道现状与趋势预判
4.4.1 外商投资租赁公司融资渠道现状
4.4.2 未来外商投资租赁公司融资路径
第5章: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5.1 融资租赁行业企业发展规模
5.1.1 融资租赁企业数量
(1)企业总量
(2)不同性质企业结构
5.1.2 融资租赁行业规模
(1)融资租赁业务总量
(2)行业细分市场结构
5.2 金融租赁企业发展规模
5.2.1 金融租赁企业数量
5.2.2 金融租赁市场规模
5.2.3 金融租赁企业市场份额
5.3 内资租赁企业发展规模
5.3.1 内资租赁企业数量
5.3.2 内资租赁规模与增长
5.4 外资租赁企业发展规模
5.4.1 外资租赁企业数量
5.4.2 外资租赁规模与增长
第6章: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预测
6.1 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6.1.1 融资租赁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6.1.2 融资租赁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银行系租赁公司发展前景
(2)厂商系租赁公司发展前景
(3)独立第三方租赁公司发展前景
6.1.3 融资租赁其他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1)融资租赁海外市场发展前景
(2)保税区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前景
6.2 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6.2.1 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规模平稳增长
(2)业务领域纵深拓展
(3)聚集效应进一步扩大
(4)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5)风险防控不断强化
(6)发展基础持续夯实
6.2.2 融资租赁行业创新趋势
(1)理论创新
(2)模式创新
(3)风控创新
6.3 中国融资租赁行业需求预测
6.3.1 中国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预测
6.3.2 中国融资租赁市场需求预测
第7章: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新兴领域市场容量预测
7.1 融资租赁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7.1.1 医疗设备领域融资租赁需求分析
7.1.2 未来融资租赁在医疗设备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7.1.3 未来主要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模式分析
(1)传统模式分析
(2)新模式的创新
7.1.4 中国融资租赁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1)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2)融资租赁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7.1.5 未来中国医疗设备领域融资租赁的需求结构分析
7.2 融资租赁在基础建设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7.2.1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租赁需求分析
7.2.2 未来融资租赁在基础建设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7.2.3 未来主要基建融资租赁模式分析
(1)直接租赁模式分析
(2)售后回租模式分析
(3)杠杆融资租赁模式分析
7.2.4 融资租赁在基础建设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1)中国基础建设市场规模预测
(2)融资租赁在基础建设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7.3 未来潜力巨大的新型领域预测
7.3.1 教育领域的开拓策略
(1)涉足的主体推荐
(2)涉足的模式推荐
(3)涉足的风险分析
7.3.2 房地产领域的开拓策略
(1)涉足的主体推荐
(2)涉足的模式推荐
(3)涉足的风险分析
7.3.3 it领域的开拓策略
(1)涉足的主体推荐
(2)涉足的模式推荐
(3)涉足的风险分析
7.3.4 新能源、清洁能源领域的开拓策略
(1)涉足的主体推荐
(2)涉足的模式推荐
(3)涉足的风险分析
7.3.5 节能环保设备领域
(1)涉足的主体推荐
(2)涉足的模式推荐
(3)涉足的风险分析
第8章:融资租赁市场主要对标企业分析
8.1 中交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8.1.1 简介
8.1.2 股东背景
(1)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中和物产株式会社、中交国际(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8.1.3 企业主营业务及产品结构分析
(1)直接融资租赁
(2)售后回租赁
(3)经营性租赁
(4)商业保理
(5)其他服务
8.1.4 企业典型案例分析
8.1.5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8.1.6 企业最新动向
8.2 北京国资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8.2.1 简介
8.2.2 股东背景
8.2.3 企业主营业务及产品结构分析
8.2.4 企业典型案例分析
8.2.5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8.2.6 企业最新动向
8.3 工银金融租赁公司
8.3.1 简介
8.3.2 股东背景
8.3.3 经营情况分析
8.4 渤海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8.4.1 简介
8.4.2 股东背景
8.4.3 经营情况分析
【第3篇】中国的融资租赁售后回租
从2023年开始至今,疫情反反复复已过去三年,在这三年时间里,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击和影响,不仅如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经济出现大幅度下滑,就业压力也显著增大,同时,不少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的经营也是困难凸显。
自“新十条”出台后,取消了常态化核酸检测,健康码也退出历史舞台,一切都在朝着往期繁荣状态逐步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还有多久恢复往日常态?经营状况是否会因政策的放开而变更好?
自从疫情政策放开后,最近一段时间各地的疫情逐渐进入高峰期,中小企业的第一责任人其实压力更大了。不仅要考虑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更要应对不稳定的人员调整风险,最重要的还要解决企业资金运转等问题。
解决资金问题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融资,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资金活水的持续灌溉。目前市场上,除了银行融资外,融资性售后回租渐渐成为企业筹措资金的主流方式。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售后回租信用门槛低、操作灵活、方便快捷,能够有效的缓解资金压力。
售后回租融资租赁,是承租人(设备的所有者)先将自制或外购设备出售给出租人(资产租赁公司),然后又以租赁的方式租回原来设备并使用的一种租赁模式。
这是一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融资租赁模式,它能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让企业一次性获得一笔可使用的流动资金。同时操作更便捷,不涉及租赁物的实际交付风险,税费没那么复杂,对交易双方都很有吸引力。
那么售后回租融资租赁相对与传统的融资方式有哪些优势呢?卡尔数科列举了以下5种优势可以参考:
01
帮助企业实现节税
税法规定,融资租赁按租赁物法定折旧期限与租赁期限孰短原则确定融资租赁物的实际折旧期,可加速折旧。加速折旧能增大当期成本,降低当期所得税的缴纳,从而取得节税效果。
02
租约灵活程序简单
售后回租的信用审查手续简便,将融资和融物结合为一体,节约了时间成本,使企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设备使用权,进行生产经营,迅速抓住市场机会。
03
维护企业的信用额度
售后回租属于表外融资,不体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目中。而一般贷款则全部体现为企业的负债,影响企业的资信状况。这对于需要多种渠道融资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可以按租赁物的价值进行融资租赁,从而节省流动资金并维护现有的信用额度,解放流动资金,扩大资金来源,突破当前预算规模的限制。
04
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
出租方直接将出租物计入资产,按照有关规定计提折旧;而承租方则将租金计入成本费用,达到优化承租方资产负债结构的作用。
05
节约企业的成本
通过银行融资一般融资成本高,期限短,条件苛刻。而在售后回租交易中,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融资费用相对低,资金使用期限长,只需要在期初支付较少的租金就能获得固定资产的全部使用价值。
注:部分内容数据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end
本篇文章仅供读者理性讨论
欢迎在底部发表评论,与我们交流!
【第4篇】2023年中国融资租赁
十年来,中国船舶租赁在中国船舶集团的领导下,始终以“产融结合,服务主业”为核心使命,坚定走“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路线,秉持“专业、专注、创新、高效”四大核心价值,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船厂系船舶租赁公司,谱写“砥砺奋进耀香江、战略引领铸辉煌”的恢宏乐章。
第一乐章
十年弹指一挥间
改革创新敢为先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通过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快速传导至造船业,有意向签新单的船东寥寥无几。在此严峻形势下,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多家船厂联名提出成立船舶租赁公司的建议,旨在利用中国船舶集团的产能资源、市场资源、信誉资源,在船市行情低迷、船价较低的时候自主下单造船,待市场回暖择机出售船舶资产以获得盈利。
2023年,中国船舶集团经过广泛调研、缜密研究,决定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报关于在香港投资设立航运租赁公司的请示并获批准,同年获得《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并办理完成外汇管理等相关手续。至此,大中华区首家船厂系租赁公司呼之欲出。
经过一年多的积极筹备,中国船舶租赁于2023年6月25日正式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船舶集团为应对极端严峻的国际船市大萧条,审时度势、主动求变,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开启参与国际航运租赁业务新征程。
十年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中国船舶租赁积极践行“产融结合,服务主业”初心使命,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创业路。
第二乐章
十年创业路漫漫
产融结合开新篇
从零到一,从大到强,敢为人先,创新发展,中国船舶租赁创下了数个“第一”,不断书写中国船舶集团产融结合新篇章,引领中国船舶租赁业务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2日,中国船舶租赁在北京召开第一届第一次董事会。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翻开了大中华区首家船厂系船舶租赁公司走向市场、开拓奋进崭新的一页。同年11月,中国船舶租赁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就17.6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建造正式签订合作备忘录,并决定在香港成立中桥航运有限公司,开展相关航运租赁业务。这一首创,既为外高桥造船解决了“交船难”的问题,也帮助中国船舶租赁迈出了实施“产融结合、服务主业”核心战略,进军国际航运金融租赁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步。
2023年6月,中国船舶租赁与世界著名的班轮公司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签订了3艘1.8万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光船租赁合同,助力中国造船企业首次进入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一举打破了韩国造船企业的垄断地位,改写了世界造船市场的整体格局。同年7月18日,中国船舶租赁充分利用新造船价格处于低位的历史契机,与巴拉歌航运成立合资公司,联合投资4+4+4艘6.4万吨散货船。这是中国船舶租赁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和突破。
2023年9月,中国船舶租赁与red box公司签署2艘全球首制极地模块运输船售后回租项目协议,标志着中国船企积极参与冰上“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中国船舶租赁作为中国船舶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支点,着眼于对高端船舶细分市场领域的重点突破。同年,中国船舶租赁选择超大型液化气船(vlgc)作为清洁能源装备目标市场,与天津西南海运合资建造2+2艘8.5万立方米vlgc项目。这是该公司首次进入清洁能源海上装备领域,也帮助其成为境内最早踏入航运清洁能源领域的租赁公司。
2023年6月,中国船舶租赁与芬兰containerships签订4+2艘世界首型双燃料冰区加强型1400teu集装箱船售后回租项目合同。这也成为中国船舶集团绿色造船战略的重要一环。
2023年,中国船舶租赁与dynagas签署2座17.4万立方米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及再气化装置(lng-fsru)融资租赁项目协议。这是中国船舶企业首次承接lng-fsru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同年,由中国船舶租赁投资的全球首艘智能船舶——3.88万吨智能散货船“大智”号成功交付,标志着中国智能船舶研发与建造实现历史性突破,引领中国船舶工业进入“智能船舶1.0时代”。
2023年1月,船市仍处寒冬,中国船舶租赁与多家船东、船厂共同签订了包括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船、30万吨超大型油船(vlcc)、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等在内的总价值超过100亿元的一揽子新船合同,创下中国船舶市场一次签约价值最高、船型品种最多、船东船厂最多的新纪录。
第三乐章
十年立志磨一剑
砥砺前行建旗舰
作为中国船舶集团唯一境外红筹上市公司,自2023年6月17日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以来,出色扮演了“服务主业的主力军”“资本市场的架桥人”“改革创新的探路者”的三大角色。
一是坚持服务主业,以投资、融资和咨询服务“三驾马车”带动中国船舶集团经营接单,已累计投放船舶海工订单超过1000万载重吨。
二是架桥资本市场,融通境内外资金,独立融资能力稳步提升,融资成本不断下降。为中国船舶集团境外发债、股权投资、财务投资搭建平台,累计发行包括8亿美元债、5亿欧元债、5亿美元绿色和蓝色双标签债券等,获得香港品质保证局颁发的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大奖。
三是探索管理改革,推动境外上市,建立“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规范管理体系;以非船业务拓展,培育综合经营能力;以“业绩薪酬双对标”“风险基金”“职业经理人”路线,探索专业化人才选聘激励;以“租赁核心运营”平台建设,探索经营管理数字化改革。
上市三年来,中国船舶租赁在资本市场的受认可度及活跃度不断增强,连续3年获得惠誉“a”、标准普尔“a-”的评级。同时,凭借自身专业优势,中国船舶租赁精准把握市场机遇,积极探索新经营发展策略,实现从逆周期投资向跨周期发展转型的平稳过渡。
第四乐章
十年奋进正当时
乘风破浪促改革
十年的风雨兼程,中国船舶租赁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船厂系船舶租赁公司,持有船舶资产居全球租赁公司前列,市场信誉度、号召力和品牌形象日益提升,连续8年净利润增长率超20%,连续8年获得中国船舶集团a级评价;2023年净利润实现创新高的13.9亿港元,资产规模超过400亿港元。
船队规模创历史新高。截至2023年底,中国船舶租赁船队规模达到158艘,其中起租运营130艘。海上清洁能源装备、液货船、散货船、集装箱船、特种船分别占比41.4%、22.5%、16.2%、10.1%、9.8%,船队平均船龄3.8年。优质均衡的运营资产、绿色环保的船队组合,为中长期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清洁能源业务加速发展,海上lng装备实现全产业链布局。截至2023年底,中国船舶租赁已拥有lng运输船、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lng)、lng-fsru、超大型气体运输船(vlgc)等20艘/座清洁能源装备,形成了在业界独树一帜的完备的海上清洁能源存储—运输体系。
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完善。中国船舶租赁以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数据为基础,设计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险量化评估工具,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量化管理。
制度创新释放深层次发展动能。作为国内首批入围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综合改革试点的企业,中国船舶租赁围绕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职权、股权激励、职业经理人等内容,全面实施“五位一体”综合改革,激活了企业发展活力,焕发出更大的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年来,中国船舶租赁深入推进企业改革,“双百行动”实现重大进展。2023年,首次兑现实施超额利润奖励计划,实现了薪酬体系市场化的第一步,为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上市成功后即着手推动股权激励方案;2023年4月30日,股权激励方案经股东大会批准正式落地,对部分高级管理层人员及骨干员工进行了期权授予,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同年启动了职业经理人改革;2023年4月,职业经理人聘任工作全部完成,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在市场公开招聘了“一正四副”年轻有为的经营管理团队。一系列改革对提升中国船舶租赁治理效能、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意义。
新的乐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扬帆再启航
风好帆正悬,奋进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船舶租赁高质量发展的航船将驶入新的航程。
展望未来,中国船舶租赁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耕船海租赁行业,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把握新技术、新船型、新市场机遇,持续加大对具有长期价值的优质船舶资产投入。创新资产运营管理,加强船舶资产数字化管理和智能管控,提高资产运转效率和效益。坚持绿色金融理念,为客户提供更定制化、更灵活的融资解决方案。
中国船舶租赁将把握航运市场持续向好和绿色航运转型机遇,持续加大清洁能源装备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拓展产业链上下游业务,积极布局新兴海洋经济产业;将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以“设计、制造、配套、服务、融资”为一体的整体营销思路,与“船东、货主、船管公司、融资机构、船厂、船舶经纪商”构建船舶租赁生态链,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建立新的竞争优势。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中国船舶租赁将依托中国船舶集团强大的产业背景和技术优势,以“专业、专注、创新、高效”为核心价值观,坚定践行“产融结合、服务主业”使命;继续发挥“懂船”的专业优势,深耕船舶租赁行业,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继续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加大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持续发展绿色金融;锚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向跨周期调控转型,全力打造中国船厂系租赁上市公司旗舰,努力建成中国船舶在香港的耀眼明星,续写“砥砺奋进耀香江、战略引领铸辉煌”的崭新篇章。
编辑来源:《中国船舶报》
【第5篇】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报告
报告发布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委员会连续第五年组织编撰并发布的金融租赁行业专业报告。《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委员会牵头组织、68家金融租赁公司参与调研、7家金融租赁公司共同编写、2家国际顶尖咨询公司支持(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和iba集团公司),近期将由中国金融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报告》以“回归租赁本源、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从多层面、多维度对中国金融租赁行业近一年来的总体运行情况、资产业务发展情况、负债业务发展情况进行全景式梳理和总结,聚焦分析金融租赁行业绿色租赁、数字化建设等热点问题,探索金融租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坚定稳健发展,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2023年,在全球疫情反复中,我国持续坚持“常态化”的防疫政策和手段,阻断了疫情的大面积爆发,为经济发展竖起坚实的后盾。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金融租赁行业探索转型发展道路,由关注资产增速向重视资产质量转变,稳健发展成为行业的主旋律。截至2023年底,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为3.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9%;租赁资产余额3.33万亿元,同比增长6.08%,在增速放缓的经济环境中彰显了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韧性和活力,为巩固经济恢复基础贡献了金融租赁力量。
二、助力双碳目标,加快绿色租赁发展
金融租赁行业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内在驱动力,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践行绿色金融理念,在发展过程中注入“绿色基因”。金融租赁公司依靠自身灵活的业务模式、产融结合的专业优势和高度的市场敏感性,把握市场机遇,发挥“融资+融物”的特色优势,持续加快绿色租赁产品开发和业务拓展,服务于我国“双碳”目标。2023年,金融租赁行业新增绿色租赁业务投放1243.40亿元,同比增长81.75%;截至2023年末,行业绿色租赁资产规模达2114.07亿元,同比增长24.57%。金融租赁行业绿色业务投放快速增长,在推动能源产业革命和实体经济绿色转型与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实施数字化转型,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各金融租赁公司依托自身的市场定位与禀赋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金融赋能模式,在运营能力、风险控制、资产管理、客户拓展等领域,持续提升数字化水平。一是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提升公司内部流程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打造中后台高效的运营能力。二是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技术红利,开展数据挖掘和风险量化分析,增强风险管控能力。三是运用智能化管理系统,支撑租赁回归本源的业务策略,构建租赁资产管理的数字化能力。四是借助产业互联网,赋能业务模式创新,提升客户拓展能力,扩大金融租赁产品的客户覆盖范围。行业呈现出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的数字化转型态势,提高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
四、回归租赁本源,全力服务实体经济
回归租赁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目标,也是金融租赁行业对我国金融体系有益补充的重要体现。2023年,金融租赁行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立足实体、贴近实物、融入实业的发展方向,支持国轮国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货运物流保通保畅等实体经济领域。在支持国轮国造方面,整合境内外资源,提升自身船舶业务管理能力,大力支持了我国造船业、航运业的稳定和发展;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积极加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截至2023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租赁资产余额3753.88亿元;在支持货运物流方面,加大对保障物流通畅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保证要素流通、恢复生产生活等提供了基础支撑作用。
五、寻求业务突破,加速行业转型发展
2023年,金融租赁公司继续在转型道路上开展有益探索,着力向专业化提升竞争力、特色化差异经营、区域化服务当地三个方向寻求突破。一是积极扩大在飞机业务、船舶业务、机车业务、盾构机业务等设备领域投放力度,提升租赁资产的经营管理能力,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二是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市场定位,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化业务模式。三是依托股东资源,立足区位优势,找准切入点,将业务转型与国家区域战略相结合,将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转型统一,融入发展新格局。
回顾2023年,金融租赁行业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中心,为巩固经济恢复基础、推动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展望未来,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金融租赁行业迈入更加专业化、差异化、精细化的发展阶段,行业发展将更为稳健。面对经济形势多变、行业转型发展的局势,金融租赁行业全体同仁将继续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回归租赁本源,勤勉尽责,精业笃行,凝心聚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订购链接:http://go.cfph.cn/b1263.html
【第6篇】中国动产融资租赁登记系统
2023年12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2023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的决定。上述两个重磅新规随民法典一起在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共同构建动产担保统一登记制度,将给融资租赁行业带来重大变化。
动产担保统一登记制度正式实施
一 、现实背景:动产融资方式多,重复融资现象普遍
如果一个市场主体想购买动产但缺乏资金,或者想以正在使用的动产进行融资,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动产抵押:在不转移动产占有的前提下,以动产为债权人设定担保。
融资租赁:出租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在租赁期内出租人享有租赁物的所有权。
所有权保留:购买动产时分次付款,在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之前,出卖人保留标的物的所有权。
这三种融资方式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于,债权人虽然拥有动产的所有权或抵押权,但不实际控制动产。债务人很容易将动产多次转让或多次设定抵押权,进行重复融资。如果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债权人担心自己所拥有的动产抵押权或所有权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动产融资的功能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需要融资的市场主体,特别是没有不动产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融资。
开展动产融资交易,必须寻求一种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展示权利状态的方式,且该公示方式具有较强公信力并易于查询。为此,市场主体、监管机构、最高人民法院及各高院进行了长期探索,但仍然存在规范性文件效力低且全国不统一、公示方式混乱、效力不明确等问题。
二、民法典出台:建立动产融资担保登记法律体系
2023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民法典明确赋予了动产融资登记对抗第三人的效力,用多个条款建立了动产融资担保权利的法律体系,确立了竞存权利的优先顺位。
动产抵押制度:第四百零三条规定,以动产抵押的,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融资租赁制度:第七百四十五条规定,出租人对租赁物享有的所有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所有权保留制度:第六百四十一条规定,出卖人对标的物保留的所有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根据上述规则,动产上为融资设定的担保性质的权利,全部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同一动产上多个权利(包括动产抵押权、融资租赁出租人的所有权和出卖人保留的所有权)竞存的,拍卖、变卖动产所得的价款根据登记确定优先受偿顺序:
均已经登记的,按照登记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已经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均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三、国务院决定:确认中登网为统一登记公示系统
民法典虽然规定了登记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但民法典作为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并没有对登记操作进行具体规定。长期以来,动产融资担保的登记机关和登记系统不统一。动产抵押登记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融资租赁和所有权保留登记由中国人民银行的中登网承担。而中登网虽然运行效果良好,也受到广泛认可,但多年来没有法律支持,需要行政机关制定详细规则进行填补。
2023年12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登记类型包括动产抵押、融资租赁、所有权保留等动产融资担保方式以及应收账款质押、应收账款转让(保理)、存款单、仓单、提单质押等权利融资担保方式。纳入统一登记范围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由当事人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自主办理登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不再承担“管理动产抵押物登记”职责。
根据上述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除由交通主管部门各自负责的机动车、船舶、航空器抵押,由工商部门负责的股权质押,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以及债券质押、基金份额质押以外,全部动产和权利担保纳入中登网的登记范围。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动产登记平台,解决登记和公示困难,让善意第三人快速、便捷地查询动产权属是解决交易安全问题的根本之道。国务院这一规定显著提高了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效率,加强了对动产权利人的法律保护,满足了市场急需,优化了营商环境,将促进融资租赁等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最高人民法院修改司法解释:删除了在租赁物做标识及将租赁物抵押给出租人的规定
由于在民法典颁布以前融资租赁的登记一直缺乏立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为弥补立法不足,曾在2023年3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探索了除登记以外的公示方式。该司法解释第九条规定,出租人已在租赁物的显著位置做出标识或者出租人授权承租人将租赁物抵押给出租人并在登记机关依法办理抵押权登记的,可以对抗第三人善意取得的主张。
但实际上,出租人出于控制成本考虑,对租赁物通常只进行书面审核,不会去现场巡查,如果租赁物数量多、体积大、埋于地下或架在空中,贴标识在技术上也难以实现。而且标识容易被承租人涂改损毁,不易保持,公示效果并不好。办理租赁物抵押登记,也会给出租人增加额外负担。实践中还有观点认为,出租人已经是所有权人,不应该再接受抵押。
贴标识和租赁物抵押都是在融资租赁没有登记机关的背景下不得已采取的辅助性、替代性公示方法。民法典实施后,中登网登记成为出租人对抗第三人的唯一途径,因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23年12月31日发布了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的决定,删除了上述条款,在租赁物上加标识和租赁物抵押不再有对抗效力。
五、融资租赁公司的应对
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制度的建立是融资租赁行业翘首以盼的根本性利好。新规则实施后,融资租赁公司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在每笔融资租赁业务投放前,出租人必须全面查询租赁物的权属状态,不仅要查询融资租赁登记,还要查询动产抵押、所有权保留登记,确保租赁物不存在重复融资。
第二,在中登网进行租赁物登记即可,无需再办理抵押登记,车辆、船舶、航空器等在交通主管部门登记的特殊动产除外。
【第7篇】国药控股中国融资租赁
2023年3月8日,国药控股(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作为原始权益人和差额支付承诺人的“2022国药控股融资租赁第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交所成功发行!项目规模13.814亿元,其中优先a1级5.20亿元,期限0.98年,aaa评级,发行利率3.07%;优先a2级5.52亿元,期限2.22年,aaa评级,发行利率3.5%;优先a3级1.44亿元,期限2.73年,aaa评级,发行利率3.85%;次级档1.65亿元,无评级。本期产品计划管理人为国泰君安资管,销售机构为国信证券和海通证券,托管银行为渤海银行。
国药控股(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2023年2月,国药控股(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简称“国控租赁”)由中国医药集团核心企业——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设立,是集团旗下专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子公司,并通过下设的子公司提供商业保理、产业运营和投资咨询服务。
公司已成功引入多家战略投资人,注册资本为27.778亿元,总资产超400亿元、净资产近60亿元,主体评级aaa,员工人数超过400人,下设8家主要子公司;同时在北京、深圳、成都等地设有办事机构,业务范围已覆盖除港澳台外的所有中国地区,服务实体产业客户超过2000家,累计支持实体经济项目近千亿。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以专业金融服务为基础,同时深度融入产业,为医疗产业链上各类机构提供产业金融的综合服务商。
依托强大的产业资源优势和投融资能力,国控租赁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为指引,聚焦医疗大健康产业发展,深耕医疗服务、健康制造、医疗普惠和民生健康等产业板块,为医疗大健康产业领域内各类医疗机构、企业客户及个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融合产业、汇聚创新。国控租赁将持续践行“以专业创新服务成就产业发展”的公司使命,强化与集团战略协同,不断创新业态和模式,助力产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为国家医疗产业发展和国民健康贡献力量。
【第8篇】中国融资租赁负责人
日前,“2022中国融资租赁总经理高峰论坛金鼎奖颁奖盛典”在上海举行。据悉,本届活动以“金黎鼎盛,奋楫扬帆”为主题,旨在进一步表彰年度融资租赁行业的先进模范,树立行业标杆。海尔融资租赁总经理张磊获得“2023年融资租赁行业最佳领袖奖”。
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尔融资租赁秉承“为产业而金融”的经营理念,专注于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真实产业。2023年,海尔融资租赁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截至目前,累计服务实体经济投入超700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5000家,资产管理规模超170亿元。
【第9篇】中国融资租赁登记查询
2023年5月26日,银保监会印发《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租赁物的价值评估和定价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根据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认定虚构租赁物的融资租赁合同无效。租赁物合规性成了融资租赁行业项目审查的重点。
中登登记到期,意味着租赁物的释放。小达对部分即将登记到期的融资租赁业务进行了整理,统计得出:本周(2022.08.01-2022.08.07)将有1415笔融资租赁动产登记到期(数据仅供参考):
医院学校到期
交通运输到期
水类到期
1亿以上到期
【第10篇】海尔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
12月14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正式对外发布了2021中国融资租赁榜,“中国融资租赁榜”自2007年创办以来,已连续评选了十四届,得到了业内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广泛认可。
经由业内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一致审定,榜单共评选出年度人物3位、年度公司18家、成就奖25家、卓越服务机构3家。海尔融资租赁在众多租赁公司当中脱颖而出,荣获2021中国融资租赁榜“年度公司”称号,代表了协会和行业对公司今年经营成果的高度肯定。
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产业链全面升级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给租赁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租赁业在拉动社会投资、促进产业升级、活跃金融市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业内领先的产业运营综合服务平台,海尔融资租赁秉持“服务真实产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理念,坚持“产业金融”模式,深度布局产业链,业务范围包括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教育文化、农牧食品、小微金融等多个领域,积极发挥产融结合的协同效应,助力产业用户高质量发展。截止目前,海尔融资租赁累计服务实体经济投入超500亿,资产管理规模超180亿。
近年来,随着租赁业务逐渐向科技化、数字化转型,海尔融资租赁也持续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以资金、资产、资本组合配置为“工具”,基于传统融资租赁业务,在模式和产品上持续创新,着力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上实现突破,构建以“saas+b2b+ai”为核心的金融场景,不断满足用户“全周期、多场景”的个性化需求。
未来,海尔融资租赁将持续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向科技化、智能化转型,通过“金融服务+产业运营”双轮赋能,持续为客户提供更多创新灵活、便捷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为助力产业转型提供源动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持续的助力。
【第11篇】中国现有融资租赁公司
导报讯(记者 黄奕琳 张芯雅)两岸金融合作又增添一鲜活案例。昨日上午,仲信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仲信租赁”)厦门分公司在厦揭牌,与此同时,仲信租赁与9家银行签订9亿元银团贷款,其中,有5家系已“登陆”的台资银行。
据了解,此次银团贷款中,厦门银行为牵头行兼代理行统筹主办,上海银行、华南银行、第一商业银行、玉山银行为共同牵头行,富邦华一银行、合作金库银行、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农商银行为参贷行。据仲信租赁秦总经理秦焕富介绍,本次银团贷款原计划募集6亿元,最终参贷超额认购达152%,“这代表了厦门银行、上海银行等牵头、参贷银行对仲信租赁的认可与肯定。”
仲信租赁为中国信托金融控股公司设立的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2023年进入大陆地区市场经营租赁业务,是国家业务主管部门核准设立的台资融资租赁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此前,仲信租赁聚焦经营长三角与珠三角等经济区域,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方面的融资租赁积累了先进的经验和核心竞争力。
而仲信租赁厦门分公司是继东莞、苏州分公司之后,仲信租赁在大陆设立的第三家分公司,也是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首家台资融资租赁机构。仲信租赁董事长沈仁德表示,厦门是仲信租赁业务拓展版图的一个“新坐标”,未来仲信租赁将依托厦门核心产业优势,增进交流,在多方合作与支持下,快速发展,扩大规模。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牵头项目的厦门银行是大陆首家具有台资背景的城市商业银行,也是福建省首家上市城商行,立行二十六年来,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稳健耕耘,在两岸金融合作方面不断先行先试,致力于打造“两岸金融合作样板银行”,积极用金融力量切实帮助台企解决融资难题。
厦门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项目是厦门银行首单牵头筹组的台企银团贷款,也成功邀请了多家台资银行共同牵头和参贷。以此次与仲信租赁的合作为新起点,未来将持续助力台资金融企业在大陆更好发展,促进两岸金融机构合作,为厦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融汇两岸金融资源共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第12篇】中国融资租赁企业名录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林红)12月13日,记者从重庆市金融监管局获悉,“2022中国融资租赁榜”于近日正式揭晓,重庆银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重庆明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获2022中国融资租赁成就奖,标志着这两家渝企继2023年之后再度蝉联该奖项。
据了解,获奖企业之一的明德融资租赁公司是目前重庆市注册资本金最大的国有全资外商融资租赁企业,其租赁规模和盈利能力位居西部地区外商融资租赁企业前列。
两家渝企获“2022中国融资租赁榜”租赁成就奖。榜单截图
据明德融资租赁公司董事长曾红伟介绍,2023年,公司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增长潜力较大的口腔医疗、宠物医疗细分领域,进一步回归融资租赁本源。同时,该公司还与国内头部场景金融科技平台合作,创新推出医疗设备线上融资租赁业务,探索推动普惠租赁向功能化、本地化、一体化、专业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型。
公开资料显示,明德融资租赁公司与上海即科智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在第五届进博会上签署10亿元进口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项目合作协议,带动川渝两地口腔诊所及宠物医院等中小型健康服务机构硬件设施的更新迭代。
据悉,“中国融资租赁榜”评选活动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主办。自2007年创办以来,“中国融资租赁榜”已连续评选了十五届,得到业内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广泛认可。本届共评选出年度人物3位、年度公司20家、成就奖31家、卓越服务机构3家。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第13篇】中国融资租赁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东风标致雪铁龙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标致雪铁龙荷兰财务公司均退出,新增psa finance nederland b.v.为全资股东;企业类型由中外合资变更为外国法人独资;殷耀亮等多位主要人员退出,新增douglas robert ostermann等。
东风标致雪铁龙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注册资本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租赁汽车的残值处理及维修、租赁交易咨询和担保等。
编辑:戴林
审核:万里
总值班:丁香乐
【第14篇】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工程机械租赁产业链
建筑行业的租赁市场主要包括周转材料租赁和工程机械租赁。周转材料是指建筑安装施工过程中能多次使用并基本保持其原来实物形态,其价值逐渐转移到施工过程中去但又不构成工程实体的工具性材料,主要包括钢支撑、脚手架、铝模板、爬架、钢便桥等等;工程机械则顾名思义,主要包括叉车、混凝土泵车、装载机、挖掘机、打桩机、塔式起重机、摊铺机、平地机、压路机、高空作业车等。周转材料和工程机械的租赁服务贯穿整个建筑施工全过程,租赁商主要通过赚取租金和提供配套服务获取营业收入。
工程机械租赁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工程机械租赁行业现状
工程机械设备运营服务,主要包括传统设备运营租赁服务,也包括用户对一站式解决方案需求不断增加产生的其他增值服务。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工程机械设备运营服务市场规模保持逐年上涨,据统计,2023年市场规模为7554亿元,同比上涨13.71%,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为11.5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130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结构上来看,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约75亿元,占比1.0%;支护系统市场约275亿元,占比约3.6%;模架系统市场约2575亿元,占比约34.1%;其他设备市场约4629亿元,占比约61.3%。其他设备市场主要包括挖掘机、铣刨机、叉车及道路建设运营服务等。
资料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工程机械设备市场渗透率情况来看,我国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据统计,我国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市场渗透率由2023年的13.7%上升至2023年的55.0%。
资料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工程机械租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三、工程机械租赁行业竞争格局
从我国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设备运营服务市场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市场规模虽大,但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多、缺乏有绝对话语权的头部企业、行业竞争格局极为分散。据统计,2020 年前三大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仅 1.2%,超过15000 名中小规模参与者占据剩下 98.8%的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北美成熟市场来看,租赁龙头企业美国联合租赁(united rentals)2023年营业收入93亿美元,占北美设备租赁市场的份额约为14%,前10大租赁商市场份额合计占比约34%,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设备运营服务市场存在集中度不断提升的可能,龙头企业凭借资本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持续整合行业资源,未来国内设备运营服务市场的行业集中度有望对标北美成熟市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细分市场—高空作业平台现状
高空作业平台(aerial work platform,简称awp)是一种将作业人员、工具、材料等通过平台举升到一定位置进行施工、安装、维修等工作的专业高空作业设备。其应用场景正在从制造及建筑等传统领域逐步多元化拓展,包括房屋修缮、外墙修缮、工程施工、场馆建设、市政绿化、影视拍摄、农业、消费等。
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统计,2023年我国高空作业平台运营服务市场规模约为16亿元,而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75亿元,4年年化复合增速为47.1%。根据宏信建设招股书中的预测,2021-2025年高空作业平台运营服务市场规模仍将保持23.3%的年化复合增长,到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达到215亿元左右,未来5年仍是行业发展的黄金期。
资料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宏信建设招股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设备保有量来看,据统计,中国高空作业平台设备保有量从2023年的4.0万台增加至2023年的26.8万台,年化复合增速达60.8%,而根据宏信建设招股书中的预测,2021-2025年设备保有量年化复合增速将达到24.6%,2025年末设备保有量达到80.5万台。
资料来源:宏信建设招股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细分市场—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竞争格局
从生产厂家来看,国内主要厂家一方面包括传统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厂商,如浙江鼎力、湖南星邦、美通重工、湖南运想等,另一方面包括徐工集团、临工重机、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新进入高空作业车领域的传统工程机械巨头;海外知名厂家如捷尔杰(jlg industries)、特雷克斯(terex awp,包含知名品牌genie)。
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生产商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比设备运营服务市场的各细分赛道竞争格局存在一定差异,高空作业平台运营服务的竞争格局相对较优,行业集中度相对更高。从设备保有量角度看,据统计,2023年前三名参与者合计占有市场份额52.3%。
资料来源:宏信建设招股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第15篇】2023上半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
2023年,重点22城迎来供地“两集中”新政,多个重点城市积极响应,租赁用地供应大幅提升。目前,越来越多的房企与地方国企开始进入住房租赁产业,并推动长租公寓品牌规模进一步扩大。
一、土地市场
1、年度租赁用地市场:新政要求22城集中供地,租赁住房用地占比10%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租赁住房”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通过增加土地供应、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十四五规划”指出: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支持将非住宅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从土地供应端推动租赁市场发展。
2023年2月,重点22城供地“两集中”新政爆出,要求在22个重点城市实施供地“两集中”,2023年发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过三次。所谓“两集中”,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新政明确要求重点22个城市在年度计划中要单列租赁住房用地,占比一般不低于10%。
具体22个城市包括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以及南京、苏州、杭州、厦门、福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青岛、济南、合肥、长沙、沈阳、宁波、长春、天津、无锡等18个新一线及二线城市。
22个城市先后发布用地计划,2023年计划供应租赁住宅用地2123万㎡,占比宅地供应计划的11%,占比商品房用地供应计划的15%,基本达到10%的占地标准。其中,上海租赁住宅用地占比商品房用地42%、占比最高,北京租赁住宅用地占比39%、位列其次,济南占比为8%比重较低,其他城市则基本设置在10%以上的年度目标。
2、22城土地市场表现:“两集中”政策下,租赁用地供应大幅提升
“两集中”政策下,22个重点城市积极响应。截止至2023年底,22城实际成交租赁住宅用地845.98万㎡,完成了既定目标的40%。
不同城市因地制宜,租赁用地供应大幅提升。
全年三次集中供应后,仅北京100%完成了供应计划;上海、杭州、成都、宁波、合肥完成计划指标的60%以上。这其中,杭州、成都都是2023年人口净流入主要城市,区域房价地价也较为稳健。武汉完成供应计划的36%,深圳、广州、青岛、南京、重庆、福州、苏州、长沙、沈阳和天津等则在10-30%之间,剩余城市10%不到。
据悉,住房租赁用地的供应主要来源于纯租赁用地、竞自持和竞配建租赁用地。在第一批次中,“竞自持”和“竞配建”成为主旋律,是涉租赁用地的主要供应方式,主要集中在杭州、成都、合肥等强二线城市。由于变相提高了拿地价格,或将传导至房价,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于是,在政府指导下,各城在第二、三批次集中供地中减少了“竞自持”和“竞配建”,以拿地后配建租赁用地或自持租赁用地为主要来源。尤其是第三批次,以纯租赁用地为主,没有竞自持租赁用地成交。
3、小结
2023年,随着“租赁住房”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全国重点城市开始因地制宜、增加租赁用地,土地市场供应多元化格局形成,有力地缓解了各地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需矛盾,推动和健全了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未来,对于一些市场下行压力较大的城市,土地出让门槛也将放松;而对于三轮土拍地市热度明显回升的城市,供地结构的调整也将促进市场恢复常态。经过三批次集中出让土地的尝试,地方政府和房企企业更加理性面对市场。2023年,集中供地土拍将保持在低位平稳运行,租赁住宅的建造实施任务依然严峻。
二、融资环境
2023年,长租公寓行业融资环境日益收紧。在经历了2023年集中暴雷的事件后,住房租赁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投资进入更加理性的阶段。2023年,行业融资整体保持低位运行,房企普遍面临融资压力,不得不拓展更多融资渠道。
1、年度融资环境变化:资本遇冷,长租公寓企业普遍面临压力
2023年行业融资整体保持低位运行,长租公寓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压力。长租公寓领域融资总额在2023年达到峰值384.4亿元,随后在2023年、2023年持续下跌。
据迈点研究院统计,截至2023年底,市场上的融资行为主要包括住房租赁专项债券9笔、类reits产品2笔、股权融资1笔、信贷2笔,总计募集资金超过136亿元。发行住房租赁专项债券的房企背景包括民企、央企和国企,共计10家。从发行利率来看,12笔专项债票面利率较低,这与整体利率水平下降以及政府对住房租赁融资的支持有关。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绝大部分资金投向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剩下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如华润将不低于35亿元(发行总规模50亿元)拟用于住房租赁项目,不超过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万科将21亿元(发行总规模30亿元)拟用于公司住房租赁项目建设和运营,剩余部分拟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荣盛将不低于21亿元(发行总规模30亿元)拟用于发行人住房租赁项目建设、住房租赁项目改建或升级等与住房租赁相关的投资,剩余部分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总体来看,年度融资主要集中在房企发行的住房租赁专项资金债券。2023年的住房租赁专项资金债券投放量充足、发行规模大、利率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租公寓企业建设公寓的融资问题,尤其是房企,对于住房租赁专项资金虽然只有不到30%的资金可支配,但也可部分帮助房企解决融资方面的燃眉之急,利于促进住房租赁市场的长期规范化发展。
国办22号发文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金融支持,除了将保障性租赁住房纳入reits 试点范围外,还支持银行提供长期贷款,支持租赁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公司信用类债券。这也释放出国家为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放宽融资渠道的信号。公募reits作为创新金融工具,打通了投、融、建、管、退环节,保障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权益融资渠道,有助于盘活住房租赁存量资产,解决住房租赁行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问题。由资产运营产生的净现金流是投资者分红付息的主要来源,公募reits的发行要求企业具备稳定的现金流,reits的落地将推动中国房地产行业大资管时代的到来。
未来,租赁住房的价值创造主要来自不动产资产本身的真实运营情况,这将驱动住房租赁品牌提高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通过升级不动产的日常运营管理、提高租金收入和资产估值,带来长期的持有收益。
2、年度热门融资渠道:政策推动房企发行住房租赁债券
2.1房企系长租公寓的融资渠道
目前,长租公寓的主要融资类型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现金流融资,常见的融资方式有pe/vc参与的公司股权融资、ipo、住房租赁专项债券、类reits、cmbs和abs等。
房企的重资产运营模式决定了其融资方式。不同于轻资产运营模式的长租公寓企业,由于无法提供抵押、在债权性融资方面比较困难、以未来的现金流作为资产进行股权融资,房企系长租公寓企业融资方式与一般商业地产类似,往往采用银行信贷、债券发行、类reits、cmbs等融资途径。
2.2政策推动房企发行住房租赁债券
住房租赁债券成为年度热门融资渠道主要是受到了政策对行业的扶持以及房企本身亟需融资救急的影响。
过去一年,中央发布了一系列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明确提出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保驾护航。2023年7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在政策的推动下,各大房企纷纷布局住房租赁领域,积极发行住房租赁专项债券。
回顾住房租赁专项债券在我国的发展,早在2023年8月15日,发改委就发布《关于在企业债券领域进一步防范风险加强监管和服务实体经济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表明相关部门可以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专门用于发展住房租赁业务,住房租赁专项债券就开始步入房企融资的舞台;2023年3月21日,龙湖集团成功发行第一期30亿元人民币的五年期住房租赁专项公募债券,债券票面利率5.6%,这标志着全国首单住房租赁专项债券正式发行。
在中央“租购并举”和“房住不炒”基本纲要的引领下,金融机构对住房租赁专项债券的支持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为“房企系”公寓的发展带来了长期利好。“房企系”公寓需把握窗口期,坚定长期发展战略,加速布局住房租赁市场。房企踊跃发行住房租赁专项债券进行融资背后,也说明了资本对于住房租赁市场的长期看好。
3、小结
因此,2023年整体融资环境遇冷的背后,融资能力强的“房企系”公寓企业依然通过大额融资解决了建设公寓的燃眉之急。同时,安歆集团获前海母基金数亿元pre-d轮融资的消息,也意味着其他类型公寓依然能够得到资本的青睐。另外,2023年,长租公寓市场或将再次开启资本上市之路,部分企业已经蠢蠢欲动,这也将加速行业洗牌。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中小品牌则需依据自身优点,尝试“强强捆绑”和“草船借箭”,探索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的资本路。以上为《中国住房租赁品牌发展报告(2021~2022)》节选内容,白皮书电子版已于近期发售。迈点研究院期待与您一起回顾和展望行业发展,共同见证与交流品牌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