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公司无忧网
当前位置:公司无忧网 > 公司运营 > 合同知识

民法典合同中关于定金条款的规定(14篇)

发布时间:2024-11-04 查看人数:37

【导语】本文根据实用程度整理了14篇优质的民法典合同知识相关知识范本,便于您一一对比,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范本。以下是民法典合同中关于定金条款的规定范本,希望您能喜欢。

民法典合同中关于定金条款的规定

【第1篇】民法典合同中关于定金条款的规定

民法典中对于定金条款的规定主要是,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而关于合同违约,当事人可以主张定金罚则,即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而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因此对于定金条款的约定和违约后的定金罚则,当事人一般可以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进行处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第五百八十七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第五百八十八条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第2篇】民法典生效后合同法还有效吗?

民法典(民法典于2021.1.1实行)生效后合同法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于2021.1.1实行)第一千二百六十条:本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第3篇】民法典规定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合同的法律效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

一、是否具备生效的条件,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合同当事人双方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二、合同是否存在法律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盖违规目的的;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第4篇】民法典新增加了哪些典型合同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新增的典型合同有保证合同、保理合同、物业服务合同、中介合同、合伙合同。

其中,保理合同是指应收账款债权人将现有的或者将有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人,保理人提供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或者催收、应收账款债务人付款担保等服务的合同。

此外,《民法典》还规范了准合同的定义,即准合同主要指两类,即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

【第5篇】民法典出台了合同法还有效吗?

民法典(民法典于2021.1.1实行)施行以后,合同法就无效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于2021.1.1实行)第一千二百六十条:本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第6篇】民法典生效后合同法还有效吗

民法典(民法典于2021.1.1实行)生效后合同法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于2021.1.1实行)第一千二百六十条:本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第7篇】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8篇】民法典规定合同撤销权的期限多长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权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在可撤销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有权撤销合同,但是当事人的这种撤销权并非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也就是说,撤销权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间内行使撤销权。因为,可撤销的合同往往只涉及当事人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问题,如果当事人自愿接受此种合同的后果,则法律就会让此种合同有效。然而,如果撤销权人长期不行使其权利,不主张撤销合同,就会让合同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即不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也不利于加快交易的发展。同时还可能使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在判断是否准予撤销时,由于时间太长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正是基于此种考虑,各国的立法往往都明确规定撤销权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如果超过了此期限还不行使,撤销权人就会失去撤销合同的权利,该合同有效。

【第9篇】民法典里有合同法吗?

《民法典》里有合同编的内容。

根据我国《民法典》(2023年1月1日起生效)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第10篇】民法典出台了合同法还有效吗

民法典(民法典于2021.1.1实行)施行以后,合同法就无效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于2021.1.1实行)第一千二百六十条:本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第11篇】民法典里有合同法吗

《民法典》里有合同编的内容。

根据我国《民法典》(2023年1月1日起生效)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第12篇】民法典规定了多少种有名合同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民法典规定了19种有名合同,即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保证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保理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物业服务合同、行纪合同、中介合同、合伙合同。

【第13篇】民法典颁布后合同法还适用吗

《民法典》施行后合同法将废止。根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民法典颁布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发、民法总则将被废止。

成因:

1、立法权与司法权的混乱。审判机关不具有立法权,但受限于缺失详细的、可操作的民法典,故只能由审判机关发布条文式的司法解释,以推进审判实践的进展。

2、司法解释颁布的混乱。多年来,最高法颁布了大量的司法解释,但并未注重司法解释的废止,因此在目前阶段,存在较多已与社会生活经验并不相符的司法解释,导致整个司法解释体系庞大驳杂。

【第14篇】民法典颁布后合同法还适用吗?

《民法典》施行后合同法将废止。根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民法典颁布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发、民法总则将被废止。

成因:

1. 立法权与司法权的混乱。审判机关不具有立法权,但受限于缺失详细的、可操作的民法典,故只能由审判机关发布条文式的司法解释,以推进审判实践的进展。

2. 司法解释颁布的混乱。多年来,最高法颁布了大量的司法解释,但并未注重司法解释的废止,因此在目前阶段,存在较多已与社会生活经验并不相符的司法解释,导致整个司法解释体系庞大驳杂。

民法典合同中关于定金条款的规定(14篇)

民法典中对于定金条款的规定主要是,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而关于合同违约,当事人可以主张定金罚则,即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民法典范本

  • 民法典合同中关于定金条款的规定(14篇)
  • 民法典合同中关于定金条款的规定(14篇)37人关注

    民法典中对于定金条款的规定主要是,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而关于合同违约,当事人可以主张定金罚则,即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 ...[更多]

  • 民法典规定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3篇)
  • 民法典规定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3篇)11人关注

    合同的法律效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一、是否具备生效的条件,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合同当事人双方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更多]